长乐(二)羲和的百日宴…… - 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 - 秦方方方方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长乐(二)羲和的百日宴……

长乐(二)羲和的百日宴……

羲和的百日宴,朝中文武重臣纷纷应邀前来,宋恪办得场面盛大而热闹。刘琼身着华服,携宋恪姗姗来迟,虽然是羲和百日宴,但宴上人太杂,宋恪怕小孩感染什么细菌病毒,便拒绝抱羲和出来,他坐于工部尚书的位子,与众人交好寒暄,显得从容不迫。

刘琼坐于主位,起身与诸位同饮,“诸公,这两年多事之秋,朕却因身子躲于后宫,国事皆仰仗诸位劳心,朕敬诸公一杯,更敬诸公撑起的盛世太平。”

众臣皆已起身一道饮,金碧辉煌的太极宫映着众臣的身影,待刘琼坐下,他们才落座,这两年皇帝不在,他们才知道,刘琼这定海神针的作用,他们都快被曹家人欺负惨了,曹操不动关张,不找诸葛亮法正这种铁板,但是其他朝臣可是胆战心惊。尤其是地方上,今年中央缓过来了,诸葛亮比刘琼还讲究海清河晏。

地方官员是极其难糊弄他们,刘琼终究还是念些旧情,讲究一个因果,但政治博弈的其他人可不是,上皇放权丞相府与内阁,他们成了曹相与诸葛丞相立威的炮灰。就好比两大国正互相秀肌肉,旁边路过的吃吃瓜,结果被混合双打了。

曹操自然也出席了宴会,他依旧是一副沉稳从容的模样,与周围的官员谈笑风生,仿佛之前的风波从未发生过。刘琼远远望了他一眼,心中暗自思忖,曹操此人,果然深不可测。他既能在大事上果断狠辣,又能在细节上滴水不漏,难怪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

还好猛虎已老,而且曹操还未同原来一样赢了官渡尽收北地,成了北方霸主,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他在官渡时就折在刘琼手里,野心燃到一半就熄了火,还没变成那个,“若天命在孤,孤愿为周文王”的魏王。

刘琼占了这份天命,强压了世族门阀,但也给他们相同的考试路径。其实这样,相比于农家子来说,世家子依旧是天之骄子,他们拥有财富,人脉,信息差,还拥有名师校外辅导,他们占尽了优势,但还是以与农家子在同一地读书为耻。

霸凌的事屡禁不止,有一次闹出人命,学子们群情激愤,刘琼便让学校对于欺辱同窗的学子,按事情大小记过,有大过者不得为官吏,这才消停了下来。

这其实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校老师也不会为了什么公平正义去真的给士族子弟记大过,给自己竖敌。

毕竟让农家子入学,抢士族子弟的饭碗已经在逼人家卷了,如今学子们还未有根基,她不能再插手,否则士族们弄不死她,弄死学子还是很容易的。

这一段路,她给他们开了门,但路途的艰难困苦,终究要他们自己咬牙走下来,权力与公平不是靠上层给予的,是必须自己去夺,去抢的,赐予的终究是空中楼阁。

就像女子为官,她这一朝,女官实在太少了,黄月英嫁与诸葛亮,她就不能再重用了,但好在她是理科人才,她可以组建科学院,她觉得醉心数学与墨家学术这样比当官,与让她充实。

刘琼与她科普科学二字,她听了,自动代入墨家学术,于是她领了这份职。

杂交水稻过了这么些年,失去了亩产千斤,变成了东汉原来的收成模样,但无妨,粮食这些年很多,而且人口很少,还有土豆玉米红薯这些高产的粮种。刘琼成立农业局,已经在报纸上登,亲自求贤大司农。

泱泱大国不缺能人,真的被她凑齐了农家能人,真有两把刷子的那种。自从刘琼将粮种种下,亩产千斤时,最先疯的是农家人啊,他们真就天天研究为什么,还真让他们琢磨出来了,虽然不能如最开始那般,但是也能一年两熟,还微微提高了产量。

领头的那人姓田,名衍,是田畴的女儿,田畴是东汉末年的隐士、学者和官员。他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著称,尤其在乱世中坚守节操,深受后人敬仰。

田畴早年在东汉朝庭,因不满朝廷腐败和宦官专权,选择隐居山林,专心治学,教授弟子。他以德行和学识闻名,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可以说桃李满天下。

田畴对于农事科研非常深耕,他在杂交水稻出来的第一年,就托人运来粮种,多年研究,终于出了一点成果,但也年老病故已两年。刘琼求贤令一发布,田衍就带着父亲的成果,与自己的专业,来投了。

刘琼看见田衍来自荐,简直两眼放光,如遇知己。田衍是个飒爽的女人,三十有五,说话大大咧咧,没有城府,她在刘琼对面特别紧张,说话越到后面越不顺溜。

刘琼温和的拍了拍她的肩,“就你了,大司农。”

三公九卿里,终于迎来第一个女子。

“谢陛下!陛下万岁!”

田衍简直泪流满面,她爹生错了时代,但她没有,她随父亲归隐读书,父亲劝她嫁人,但她拒绝了,一直在他身边读书,为他养老送终。

她看见报纸求贤,过五关斩六将来到陛下跟前,终于让她一步登天,如当年淮阴韩信。

羲和的百日宴后,虽然未见到小孩,但是这孩子生来背景强大,又有新后这般护着,未来造化难以预料。毕竟潞亲王已经新后排挤去了交州,昭阳公主虽为长,但是嫡妹势头更猛啊。

昭阳今年五岁,本应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但近两年却变得沉默寡言。刘琼看在眼里,心中不免忧虑。刘琼怕孩子多想,谢衣确实不靠谱,于是决定让昭阳拜诸葛亮为老师。宫内宫外风云变幻,孩子们虽年幼,但从她们出生开始,就注定卷入权力的漩涡之中。昭阳的沉默,或许正是她对周遭环境的敏感与不安。

刘琼思前想后,决定为昭阳寻一位德才兼备的老师,以引导她健康成长,刘琼将目光投向了诸葛亮。

刘琼亲自带昭阳去丞相府,昭阳有记忆以来头一次出宫,她对什么都很好奇,她掀开马车的帘子,小小身子几乎趴在车窗上了,锦衣卫都紧张得四望,刘琼扶着她,她倒是激动得蹬了蹬小腿,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外面的世界。街道上人来人往,小贩们吆喝着卖着各式各样的东西,有糖葫芦、泥人、风筝,还有她从未见过的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母皇,那是什么?”昭阳指着一个卖糖画的老人,老人手中的铜勺在石板上飞快地转动,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

刘琼顺着她的手指看去,扶着她腰,“那是糖画,昭阳若是喜欢,回宫让御厨给你做一个。”

昭阳哦了一声,眼睛却已经转向了别处。她看到一群孩子在不远处追逐打闹,笑声清脆悦耳,她从未见过这么多孩子一起玩耍。

“他们玩得真开心。”昭阳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

刘琼看了她一眼,心中微微一叹。“昭阳也可以与阿斗玩,过两年母皇为你寻伴读,陪你玩,怎么样?”

昭阳没有回答,她好生坐回原位,刘琼实在没养孩子的经验,甘夫人一病不起,看着熬不过今年了,糜夫人那状态,她也不敢让她继续带昭阳。刘备更是交友太广,别说皇宫,洛阳都难寻着他人,生怕刘琼又摆烂让他接盘。

马车缓缓驶过繁华的街道,最终停在了诸葛府门前。陆铮为她搬来踩凳,刘琼掀帘先下了车,然后伸手抱昭阳下来。昭阳站在丞相府门前,有些无措。

刘琼看出了她的紧张,揉揉她脑袋,“昭阳不必担心,丞相一直很喜欢你。”

昭阳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一副小大人的模样,逗笑了刘琼。

诸葛亮接到消息忙出府门相迎,刘琼是微服私访,并没有先吱会。“陛下前来,臣有失远迎,罪也,陛下怎不提前差人与臣说道一声?”

“无妨,朕也是临时起意,打扰丞相了。”

“陛下敢说,臣不敢应。”

昭阳跟着刘琼身后,由诸葛亮领着走进府门,府内的布置简单,也不大,不如皇宫那般富丽堂皇,却处处透着雅致与庄重。昭阳一边走,一边打量着四周,心中对这位丞相的好奇又多了几分。

“陛下,何故带着昭阳公主前来?”诸葛亮的目光落在昭阳身上,眼中带着几分慈爱。

刘琼将昭阳推上前,昭阳看了看她,又回头看向诸葛亮,小小的人有些局促地行了一礼,“昭阳见过丞相。”

“丞相,昭阳为长公主,朕希望她能明理知事,胸怀天下。她性子却越发沉默,朕思来想去,唯有丞相能担此重任,不知丞相可愿收昭阳这个学生。”

诸葛亮微微颔首,倒也没有推辞,神色从容,“陛下厚爱,臣自当竭尽全力,教导公主成才。”

毕竟比起羲和,功臣们自然更倾向于昭阳,当作帝国的继承人,昭阳自然不能如此长大,诸葛亮也不放心宋恪,人心隔肚皮,他并不想冒这个险。

昭阳为嫡长,日后只要不犯错,她自然是太子的第一人选。

“昭阳见过老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