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女童失踪案01:走丢的小女孩
“老大,你说,这是人口拐卖还是绑架,我怎么觉得都不是。”小王端着下巴,盯着小黑板,手指有规律的点着脸颊。
“是诱拐。”
李小花一边说一边在小黑板上写了一句话,‘爸爸妈妈,我去救哥哥,等我们回来。’
“她哥哥三年前就去世了,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留下这样一句话,然后失踪。”
“你的意思是说,有人以她哥哥的名义骗了她?并且还是个熟人?不然她没有机会写下纸条,或许…这纸条就是那个人让她写的。”
小王走到小黑板前面,站定想了一会,在上面写下了“熟人作案”几个字。
李小花犹豫了一下,随后在那几个字后面都写了一个问号,他不确定。
“几个路口的监控都调来了吗?”
“已经拷到你电脑了。”
小王说完,就去接了个电话。
走丢的小女孩名字叫杨依依,六岁,两天前放学后失踪
李小花电脑里的正是杨依依学校门口和杨家小区附近主要干道的监控。
监控里,一开始杨依依安静的跟同学站在校门口,有说有笑,周围的家长纷纷接走自己的孩子,慢慢人越来越少,过了一会儿,她朝着一处监控画面之外的地方跑去,然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在监控视频里。
但这并不是她最后失踪的地点,从学校离开之后,她还回了家,放了书包,写了纸条,带走了家里的几包零食。
“老大,又有女孩失踪了,四岁,具体失踪时间不详,父母发现的时候孩子就丢了。”
“失踪时间不详,什么意思?孩子什么时候丢的爸妈都不知道吗?”
“对,具体情况还要继续跟进。”
李小花点了点头,然后给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提醒他哥注意一下圆圆这段时间的安全。
杨家小区是个老小区,小区内没什么监控,小区外除了一条主干道,其他都是小路,小路边杂七杂八堆着些旧家具,灌木丛歪歪扭扭,一看也是好久没人打理了。所以想靠监控找人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
“老大,四岁那个小女孩资料发来了,秦小琴,两年前父母离婚,她跟着妈妈,家里还有个哥哥跟着爸爸。去年她妈妈再嫁,据邻居反映,两个大人对小孩似乎都不怎么上心。”
李小花在小黑板上罗列上这些信息,两个失踪的小女孩,看起来毫无联系,如果不是那一张纸条,他几乎会凭直觉认定这是一起普通的儿童拐卖案件,但是现在,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小王,你知道杨依依的哥哥是怎么死的吗?”
“这个我查过,3年前有一起小学生坠崖事故,死的小孩就是杨依依的哥哥杨浩。”
“坠崖?小孩子怎么会跑到悬崖边上?”
“当时的报道都说是杨浩受电视剧和网络影响相信世界上存在超自然力量,然后他就和小伙伴一起去梁文山上探秘,前几年梁文山上不是发现了一处神秘天坑嘛,然后就有一些神神鬼鬼的传闻传出来。”
眼看着小王就要进行一连串八卦科普,李小花打断他:“你是说,他不是一个人去的,那还有谁?”
“是邻居家的小孩,好像叫郭子阳,14岁,在实验中学上初二。”
李小花盯着小黑板上贴的乱七八糟的照片和交叉纵横的线条,心里大概有了些眉目。
当年的报道多半都是记者根据郭子阳的口述和猜测写的,那件事之后郭子阳一家就搬走了,随后郭子阳的家人再也没有让他接受过采访。
看完报道,李小花又把3年前那起意外事故的卷宗拿出来研究了一番。
记者写稿子的能力,李小花办了这么多年案可太了解了,当时一定有很多隐藏的真相,李小花决定先走访当事人。
“我们去见见这个郭子阳。”李小花看着网页上那篇3年前的事故报道。
李小花和小王在实验中学的门口等到了郭子阳,一个十分阴沉的小孩走了过来。
穿着一身黑,衣服上的帽子盖在头上遮住了大半张脸,在他身上根本看不到一个14岁少年该有的样子。
两人带着他进了一家炸鸡店,这还是小王根据数据研究得出的最受青少年欢迎的餐厅种类之一。
餐厅是典型的美式快餐风格,但是没有肯德基麦当劳那种街边感,整体是白色的色调,黑色的桌子凳子,郭子阳的一身黑简直跟桌椅融为一体。
但是很显然,数据只能评估大部分人的行为逻辑,总有少部分人与众不同,郭子阳就是其中之一。
倒是小王兴致勃勃点了一桌子的炸鸡,郭子阳从进门到现在,只喝了一口可乐。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李小花看着眼前沉默的少年,斟酌了片刻才开口:“能跟我们讲讲,3年前那件事吗?”
郭子阳放下手中的可乐,抬起头看了李小花一眼,一言不发。
“你不用紧张,我们只是想知道,你们进山是为了找什么?”
郭子阳喝了一口可乐,仍旧保持沉默。
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李小花头摸了摸口袋里的烟,想了想又放下。
李小花转过头看着大快朵颐的小王有些不满,小王停下了进食。
“杨浩是不是为了救你才死的?当时你站在悬崖边差点掉下去,他拉了你一把,但是自己没稳住。”
郭子阳手里的可乐落地,把头埋得更低。
“你爸妈怕影响你,所以搬了家,不准你再接受采访。”
“但是你在那之前已经说出过真相,你在警局做笔录的时候说了出来,这些外面那些记者当然不知道。”
李小花没想到小王会这么直接,相比起自己那种略显委婉的方式,小王这一招或许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