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青州(三)宽阔的身影将她笼罩其中。……
第65章青州(三)宽阔的身影将她笼罩其中。……
漆黑的夜里,伸手不见五指,站在院中向外看,只觉仿佛有鬼魅夜行于天地之间。
学堂之前,明珂正拉着一个声泪俱下的老婆婆,再三劝慰。
她赶来时,穿戴整齐,层层叠叠的衣衫一丝不茍,腰间玉佩并未取下,显然是劳累至深夜还未歇下。
“明大人,今日学堂放学后,陆晏到现在都没有回家,他是最乖巧听话的孩子,绝不会和那些不学无术的子弟混在一起,他一定是……”
老婆婆哽咽了一声,像是想到了什么极恐怖的事情一般,将未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这是陆晏唯一的亲人,是他的祖母。
积年累月的劳作与贫苦比年迈更能摧折人,风霜雨雪在她的脸上刻下道道深若沟壑的皱纹,那一双手既要栽种粮食又要洗衣缝补,已经微微畸形。
“明大人,我这半截入土的人,就只剩下陆晏这一个念想了,若他有个好歹,我也不活了。”
陆婆婆跪下去,因常年劳作而佝偻的腰弯曲着,匍匐在地上时,像一座矮矮的坟茔。
“求明大人救救我们。”
老人的声音带着无限凄苦,仿佛即将熄灭的残烛,“老婆子我求你,求你救救我。”
“婆婆您快起来。”
明珂双手握住老人的双臂,用了点力气,将她扶起来。
“麻烦您再与我详细说说这些天的情形,陆晏他为何会忽然失踪?”
“好,明大人,我这就说与你听。”
陆婆婆被明珂扶着坐下,她愁苦着一张脸,冲着众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道:“这孩子是个死心眼,他爹娘走得早,是我一手将他拉扯大的。这么些年,他一直寸步不离地守在我的身边,哪儿都不去,就连上学堂,都是我再三逼迫,他才肯来的。”
“但是老婆子我知道,他其实特别羡慕那些在学堂里读书的孩子,只是咱们家穷,没法送他去私塾里读书,所以他一直假装不在意。”
“自从来了明大人这里,他时时刻刻用功,回了家还要读书,在帮我割草、放牛的时候,依旧不忘在心中默记先生所授诗文。”
“但是,”陆婆婆浑浊双眼中盈满泪水,从发皱的皮肤上流下来,“昨晚他忽然告诉我,今日下学后他要晚一点回家。一开始我问他去哪里,他死活不肯说,后来我不断追问,他才告诉我是要和学堂里的朋友一起去玩。我还高兴他终于有了玩伴,但是现在想来,一切都不对劲。”
听罢,众人不动声色地对视了一眼。
确实不对劲。
陆晏素来孤僻独行,他于诗文上越用功,学堂里的孩子们就越讨厌他。所以,他在学堂里求学这么久,始终孤零零一个人。
在那些孩子们心中,只要人人与他们一样堕落,只要陆晏不被夫子夸赞而被责骂,那父亲母亲就不会耳提面命逼着他们学习,也不会拿着讨人厌的陆晏做榜样。
若真有哪一个孩子忽然伸出援手与他相交,那多半是另有所图。
“他有说过,学堂里的朋友是谁吗?”
“问题就出在这里,老婆子我一时疏忽,光顾着高兴了,连追问他是谁都没有。”
这便棘手了。
明珂眉头紧锁,她细细想过陆晏可能会去的每一处地方,可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月山县山灵水秀,蜿蜒河流众多,不少孩子们喜欢成群结队地去溪边捉鱼摸虾。但这显然与陆晏无关,他下学之后,要么在后山上割草拾柴火,要么就是在温书。
谁会约他出去玩呢?他口中的“学堂中的朋友”,又真的存在吗?
明珂道:“陆婆婆,您先在这里坐着,哪里也不要去。陆晏的行踪我会派人去找,今夜,我们这几个年轻人也会一同出去找,一定会把他给找出来的。”
“好,明大人你可真是活菩萨一样的人,”陆婆婆抹着眼泪,“这事若是告到县衙,那县令也不会为我做主,只会糊弄我老婆子几句,而后就将我打发了。”
这样抱怨县衙的话,从明珂来到月山县,已经听过无数遍了。
明明阳奉阴违欺压百姓的陈松已经死了,可他的死没有半点杀鸡儆猴的作用,后来者越来越猖獗,手段也更高明。
她只能安慰道:“陆婆婆您别着急,我这就派人去找。”
老人家已经急得六神无主了,只会重复她的话,“好,去找,去找,我就坐在这里不动,等你们回来。”
*
月山县的街道并不宽广,石子铺成条条小路,在夜色中曲折着向前延伸开来。
街边商铺繁多,现下都已关闭门庭歇息了,只有百年古树屹立于道路边,投下婆娑树影。
此刻,乌云游走,月光渐渐漏了下来。
李茵独自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感觉有些瘆得慌。
她与崔燕本同行一路,可方才行至岔路口,二人为了尽快找到线索,便分头寻找。
眼前虽有月光映照,但天地间寂静得很,崔燕的脚步与呼唤声渐渐远去,仿佛只剩下了她一个人。
“陆晏!”
她像是壮胆一般,冲着眼前虚无的黑唤了一声。
无人回应。
并且,这一声落定,世间仿佛更安静了。
李茵还在继续往前走,心里却有越来越多的不祥念头闪过。
陆晏究竟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