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制作火铳 - 穿越大宋,我为岳飞保命 - 任之轩辕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45章制作火铳

正在这时,一名信使匆匆而来,跪禀道:“启禀岳将军、泠大人,金贼已退至五百里之外,似有重整旗鼓之意。”

岳飞闻言,眉头微皱,旋即又舒展开来,望向泠轩道:“金贼虽退,但边防之事不可懈怠。泠兄,你曾言及需回分宁县研发新武器,此事关乎我大宋未来战力,宜早不宜迟。”

泠轩点头,眼中闪过一抹决绝:“岳将军所言极是,分宁县有我旧日友人及工匠,正可助我一臂之力。新武器若能成,必能大大增强我军实力。”

于是,二人商定,泠轩即刻启程前往分宁县,岳飞则留守临安,继续加强边防。临行前夜,岳飞设宴为泠轩送行,席间二人把酒言欢,谈及过往战役,无不感慨万千。

“泠兄,此行务必小心,金贼狡诈,恐有伏击。”岳飞举杯,眼神中满是关切。

泠轩一笑,豪情万丈:“岳将军放心,我自有分寸。待新武器问世,必是我大宋扬眉吐气之时。”

次日清晨,泠轩携吕凤及一众随从,轻装简行,踏上了前往分宁县的路途。沿途风景如画,却也难掩他心中的急迫与期待。

数日之后,一行人抵达分宁县。县令赵子昂早已闻讯,亲自出城迎接,两人相见甚欢,赵子昂更是热情地将泠轩一行引至县衙安歇。

“泠兄,久别重逢,实乃幸事。此番前来,可有要事相商?”赵子昂一边引路,一边询问道。

泠轩微微一笑,道:“确有要事。我欲在宁都制作坊研发新武器,以增我大宋军力。特来请赵兄相助。”

赵子昂闻言,拍掌笑道:“此乃大利国之事,赵某定当全力支持。且说需要何种资源,赵某即刻调配。”

泠轩感激道:“多谢赵兄。此行我还需与陆子逸、卢林、樊云、泠寿等人商议具体事宜,且待我先回宁都村。”

赵子昂连连点头,便陪同泠轩吕凤等人一同前往宁都。

“泠兄,你终于回来了!我等已想念多时。”陆子逸上前,与泠轩紧紧握手。

泠轩环视四周,心中满是感慨:“诸位,此行我欲研发新武器,需借诸位之力。此乃关乎我大宋安危之事,望诸位鼎力相助。”

众人闻言,皆是一脸肃然,纷纷表态愿意效劳。泠轩于是将心中的“猎枪”构想详细道来,从设计图纸到材料选取,再到制作工艺,无不一一阐述。

“此枪名为‘火铳’,以火药为动力,射程远,威力大,实为战场之上克敌制胜之利器。”泠轩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期待。

众人听后,皆是惊叹不已,纷纷围绕泠轩,讨论起如何制作这等神器来。陆子逸负责研究火药配方,卢林则负责设计铸造枪管,樊云与泠寿则负责制作扳机与枪托等部件。一时间,宁都制作坊内热闹非凡,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激情与活力。

绍兴八年夏,阳光炽热,却挡不住宁都制作坊内热火朝天的干劲。岁月悠悠,转眼间,从泠轩一行人踏入分宁县已过月余,时间转眼就到了仲夏,这日晨曦初破,宁都村的鸡鸣声中夹杂着工匠们忙碌的脚步声。泠轩身着一袭简朴的长衫,穿梭于各个工坊之间,眼神中既有对成品的期待,也不乏对细节的苛求。他首先来到了火药工坊,只见陆子逸正埋首于一堆瓶瓶罐罐之中,不时用鼻尖轻嗅,神情专注。

“子逸兄,可有进展?”泠轩轻声问道,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

陆子逸抬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泠兄,我已调整了数种配方,其中一种威力大增,但稳定性尚需进一步测试。”

“好!那便再试,安全为上,切勿操之过急。”泠轩叮嘱道,随即转向一旁的工匠们,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第二天午后日头高悬,宁都制作坊内温度骤升,但工匠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卢林正指挥着徒弟们,在铸铁炉前忙碌,火花四溅中,一根根精致的枪管逐渐成形。泠轩走到他身旁,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彼此间的信任与默契尽在不言中。

“卢兄,这枪管质量上乘,定能经受住实战的考验。”泠轩拍了拍刚出炉的枪管,赞叹道。

卢林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道:“全赖兄弟们齐心协力,只是这火候与冷却,还需多加注意,一丝不苟方能成大事。”

等到了傍晚,夕阳西下,余晖洒满了整个宁都村。泠轩与樊云、泠寿等人围坐在村头的大树下,讨论着扳机与枪托的设计细节。樊云以其精湛的木工技艺,绘出了几幅图纸,每一处线条都显得那么精准而富有创意。

“樊兄,这扳机设计巧妙,既省力又准确,真乃匠心独运。”泠轩仔细端详着图纸,赞不绝口。

泠寿则在一旁打磨着一块铁片,那是他为新火铳特制的零件,每一击都显得那么有力而坚定:“枪托亦是关键,既要稳固又要舒适,这样才能让战士们在战场上更加自如。”

直到时间再过了十日有余的深夜,此时外面万籁俱寂,唯有宁都制作坊内灯火通明。泠轩独自一人,在工坊内反复试射新制成的火铳,每一次轰鸣都伴随着他对完美的不懈追求。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大宋战士们保卫家园的希望。

“再调低一些角度,火药量需精确到分毫。”泠轩自言自语,不断地调整着火铳的每一个细节。终于,在一次试射中,火铳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准与威力,远处的靶心被一击即中,引得远处的赵子昂等人也纷纷前来围观,赞叹不已。

第二十日清晨,宁都制作坊内举行了一场简短的朝会,虽非朝廷之礼,但众人皆以礼相待,共商大计。泠轩站在众人之前,手中握着那支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火铳,沉声道:“诸位,此火铳已初具规模,但距离大批量生产尚有诸多难关需克。我提议,即刻成立专项小组,分头攻克技术难题,同时筹备材料与资金,力求早日将火铳装备我军。”

众人闻言,皆是精神振奋,纷纷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赵子昂更是当即拍板,承诺将全力支持火铳的研发与生产,并着手调拨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宁都制作坊内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希望。工匠们各司其职,夜以继日地工作,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伴随着欢声笑语。陆子逸终于找到了稳定的火药配方,卢林则通过无数次试验,解决了枪管铸造中的裂纹问题。樊云与泠寿的合作也日益默契,扳机与枪托的设计越来越完美。

而泠轩,则像一位指挥官,穿梭于各个工坊之间,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大宋的希望所在。

经过四十余日的艰苦努力,宁都制作坊终于迎来了一个重大的突破——第一批试制的火铳全部完成,并通过了严格的测试。这些火铳不仅射程远、威力大,而且稳定性极佳,完全符合战场需求。

消息传出,整个宁都村乃至分宁县都为之沸腾。泠轩站在村头,望着远处欢呼雀跃的工匠们,心中满是感慨与自豪。他知道,这一刻,他们不仅创造了一件武器,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岳将军,待到这些火铳装备我军之日,便是我大宋扬眉吐气之时!”泠轩心中默念,仿佛已经看到了战场上金贼溃败的场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