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县令探访 - 穿越大宋,我为岳飞保命 - 任之轩辕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11章县令探访

绍兴六年岁末,寒风虽烈,却挡不住分宁县令赵子昂心中的热望。他久闻宁都书院之名,更听闻泠轩先生以一己之力,不仅编纂了《增广贤文》这本聚古今名句至理的书,更在算术之道上开天辟地,编撰了《算学要术》这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的算学,令学子们眼界大开,学识大增。赵子昂心中暗自思量,若能亲眼见证这乡间奇景,并与之共谋分宁之发展,实为幸事。

于是,赵子昂择一吉日,轻车简从,踏上了前往宁都的路途。沿途所见,虽是冬日景象,但田野间仍可见农人忙碌,村舍间炊烟袅袅,一派和谐安宁之态,赵子昂心中不禁对宁都多了几分期待。

及至宁都村口,但见村中道路整洁,孩童嬉戏于巷陌之间,老人则围坐于大树下谈笑风生,一派世外桃源之景。赵子昂暗自点头,心道:“此地果有非凡之处。”

步入宁都书院,只见院内松柏苍翠,书香四溢。欧阳澈先生早已闻讯,率众讲师及学子列队相迎。赵子昂步入正堂,与欧阳澈先生一番寒暄后,便直奔主题:“久闻宁都书院乃分宁之明珠,泠轩先生更是才情横溢,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本官此行,一来是瞻仰书院风采,二来则是想与诸位共商分宁之发展大计。”

欧阳澈先生闻言,笑道:“县令大人言重了,宁都书院能有今日之成就,全赖朝廷恩泽与学子们勤勉向学。至于泠轩贤侄,他确有过人之处,不仅算术了得,更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大人若有意,何不亲自与他面谈?”

赵子昂闻言大喜,连忙道:“如此甚好,请先生引见。”

不久,泠轩被请至堂前。他身着一袭青衫,眉宇间透露出不凡的气质,向赵子昂行礼道:“泠轩见过县令大人。”

赵子昂上下打量一番,心中暗赞:“果真是人中龙凤。”他笑道:“泠轩先生,本官久闻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特别是那《算学要术》,真乃算术界之瑰宝,令人叹为观止。”

泠轩谦逊道:“大人谬赞了,泠轩不过是做了些微末之事,实不敢当此赞誉。倒是大人亲临宁都,定有要事相商,泠轩愿洗耳恭听。”

赵子昂点头,正色道:“本官此次前来,确有要事。分宁虽为小县,但百姓勤劳,民风淳朴,若能得诸位相助,定能更上一层楼。本官想听听先生对分宁未来发展的看法。”

泠轩沉思片刻,道:“大人所言极是,分宁之地,山清水秀,物产丰饶,但长久以来,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发展滞后。依泠轩之见,当先从教育入手,提高民众之素质,再以科技兴农,发展手工业,最后则需修缮道路,加强与外界之交流。如此三管齐下,分宁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赵子昂闻言,连连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与本官所想不谋而合。只是这科技兴农、发展手工业,还需具体之策,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泠轩笑道:“大人莫急,此事还需慢慢筹划。不过,泠轩倒是有个想法,或许能为分宁的文化发展添上一笔。我观分宁之地,人才辈出,诗词歌赋皆有佳作,何不借此机会,举办一场全县诗词大会,以文会友,共襄盛举?”

赵子昂闻言,眼睛一亮,道:“此计甚妙!诗词大会不仅能激发民众对文学的热情,更能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分宁的文化底蕴。只是这具体事宜,还需细细规划。”

泠轩道:“大人放心,此事交由泠轩与书院同仁共同筹备,定不负大人所望。”

赵子昂大喜,道:“如此甚好,那本官就静候佳音了。另外,本官还想邀请先生及欧阳山长等人,前往县衙一叙,共商分宁发展大计,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泠轩与欧阳澈先生相视一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于是,众人移步县衙,围坐一堂,共话分宁未来。泠轩详细阐述了诗词大会的构想,包括参赛者范围、比赛规则、奖项设置等,赵子昂则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相谈甚欢,气氛热烈。

“吾意以为,诗词大会可分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进行,初赛可由各乡村自行组织选拔,复赛则集中在县衙进行,决赛则设于县城广场,邀请全县百姓共赏。”泠轩边说边在桌上比划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赵子昂点头赞同道:“此计甚妙,既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又能让全县百姓参与其中,共享文化盛宴。只是这时间安排上……”

泠轩略一思索,道:“依泠轩之见,可定于明年春日,万物复苏之际,举办此会,寓意分宁文化之春亦将到来。”

赵子昂闻言,拍案叫绝:“好!就定于明年春日,本官定当全力支持,确保诗词大会圆满成功!”

众人闻言,皆面露喜色,纷纷表示愿为诗词大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赵子昂更是当即下令,调拨银两,支持诗词大会的筹备工作。

一场关于文化、关于发展的盛事,就这样在宁都书院内悄然酝酿。而泠轩与赵子昂的这次会面,不仅为分宁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夕阳西下,县衙内的讨论也渐入尾声。赵子昂站起身,望着窗外那片被晚霞染红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希望与期待。他深知,这场诗词大会不仅将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将是分宁走向繁荣与复兴的起点。

“泠轩先生,欧阳山长,诸位同仁,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分宁的明天而努力吧!”赵子昂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县衙内回荡。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响应,誓言要共同书写分宁的新篇章。而这场关于诗词、关于梦想、关于未来的对话,也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流传下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