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南下的李清照
绍兴六年岁末,江南的寒风虽带着刺骨的凉意,却未能阻挡住李清照心中那份对文学与生活的热切向往。自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她与丈夫赵明诚携带着珍贵的书画金石,一路颠沛流离,最终定居于临安(今杭州)。这段日子,对她而言,是无尽的流离与失去,但亦是文学创作的高峰期,那些关于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词句,在她笔下流淌,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时光回溯至李清照的少女时代,齐州章丘的李府,书卷气浓厚,其父李格非乃当朝名士,藏书万卷,家学渊源深厚。自幼受父亲熏陶,李清照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不仅精通诗词歌赋,更对书画金石有着独到的见解。少女时代的她,常常与友人吟诗作对,才情横溢,被誉为“才女”之名,早已传遍乡里。
及至婚嫁之年,李清照嫁给了同样热爱文学与艺术的赵明诚。两人志同道合,共同搜集整理书画金石,生活虽不富裕,却因有了共同的爱好而充满了乐趣与温馨。那段时光,是李清照一生中最为幸福安宁的日子,她的词作也多以描写悠闲生活为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然而,好景不长,金兵的铁蹄踏破了中原的宁静,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得不放弃家园,携带着珍贵的藏品,开始了漫长的南逃之路。这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也亲眼目睹了国家的衰败与人民的苦难。这些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李清照的心灵,她的词风也因此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清新脱俗,变得沉郁顿挫,充满了对家国命运的忧虑与感伤。
绍兴六年,临安城内的冬日虽寒,但李清照的小院却因书卷与茶香而显得格外温馨。这日,她正伏案整理近日的诗作,忽闻门外传来仆人的通报声:“夫人,外面有位书生模样的公子,自称是从分宁县来,有要事求见。”
李清照微微一愣,分宁县?她心中暗自思量,这个地方似乎与近日坊间流传的宁都书院及诗词大会有所关联。她放下笔,起身迎客:“请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位身着青衫、面容清秀的书生步入厅堂,向李清照行礼道:“在下乃分宁县士子,特来向夫人传递一个消息。我县赵县令与宁都书院的泠轩先生,正筹备一场诗词大会,旨在弘扬文化,促进交流。听闻夫人乃当世才女,特来邀请夫人届时莅临指导。”
李清照闻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自南渡以来,她虽身在临安,却时常怀念往昔与友人共赏诗词的时光。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再次沉浸在诗词的海洋中,与志同道合之人共襄盛举,她岂能错过?
“多谢公子相告,清照定当赴约。”她微笑着回应道。
送走书生后,李清照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回到书房,铺开宣纸,提笔写下了一封信,准备寄给远在他乡的友人,分享这份喜悦与期待。
夜深人静时,李清照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思绪万千。她想起了少女时代在章丘的无忧无虑,想起了与赵明诚共同搜集书画金石的甜蜜时光,也想起了金兵南侵后的流离失所与家国破碎。这些回忆,如同潮水般涌来,让她既感心酸又觉温暖。
而此刻,分宁县的诗词大会,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她心中的阴霾。她渴望在那里找到久违的归属感与共鸣,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与努力,为南宋的文化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清照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前往分宁的行程。她挑选了几件换洗的衣物,整理好随身携带的书籍与笔墨,又特意挑选了几幅自己满意的画作与书法作品,打算在诗词大会上与众人分享。
同时,她也通过书信与友人联系,邀请他们一同前往分宁。她相信,这次诗词大会不仅是一次文学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聚会,能够让她与那些同样热爱文学、心系家国的朋友们再次相聚。
启程前的对话
在临行前夜,李清照与侍女小翠进行了一番对话。
“小翠啊,你看这行李可都收拾妥当了?”李清照边检查行李边问道。
“夫人放心,都已打点好了。”小翠答道,“只是夫人此行路途遥远,又值寒冬腊月,您可要多加小心啊。”
“无妨,我自有分寸。”李清照微微一笑,“这次去分宁,不仅是为了参加诗词大会,更是为了寻找一份心灵的慰藉。你知道吗?自从南渡以来,我时常感到孤独与无助。但每当提起笔,写下那些关于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词句时,我便觉得自己的灵魂得到了释放与升华。”
“夫人说的是。”小翠点了点头,“奴婢虽不懂诗词,但也能感受到夫人字里行间的深情与力量。希望这次分宁之行,能让夫人找到更多的知音与伙伴。”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向大地时,李清照已整装待发。她站在临安城门外,望着远方蜿蜒的道路,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分宁啊分宁,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那里的人们是否也像我一样热爱诗词与文学?诗词大会又会是怎样的盛况呢?”她心中暗自思量着。
随着一声清脆的马蹄声响起,一辆马车缓缓驶来停在她面前。李清照深吸一口气,踏上了前往分宁的旅程。她知道,这将是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不仅将让她重新找回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更将让她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自己独特的印记。
随着马车渐行渐远,李清照的身影也逐渐消失在晨光之中。而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坚定与希望——无论前路如何坎坷与未知,她都将勇往直前,用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书写属于她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