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想不到的叛逆
第274章想不到的叛逆日军中队被歼灭,导致邓县附近爆发了一场混乱无序的战争,没人知道这场战争因何而起,即便归根溯源后也很难揣摩为什么正在蓬勃发展的皇协军会突然反抗。
不过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周围的日军部队和伪军们算是打成了一锅粥,双方互相猜忌,亲密无间的合作就此破坏,战斗每天都在打响。
孟小六所制造的混乱,不光打击了伪军,从而削弱了日军的整体实力,还给即将要通过的伤员队伍提供了便利。这是一种战争和敌占期间的奇怪逻辑,可偏偏这种逻辑是成立的,那便是越混乱就越安全,颇有些浑水摸鱼的意思。
原本这一地带戒备森严,日军和伪军各司其职,证件盘查严格,秩序相当严谨,像是孟小六这般伪造几个人的文书尚且容易,可若是大部队转移上哪里伪造证件去呢?
可混乱会毁掉这一切,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伪军首先撂挑子了,不光不查甚至还会为各方部队打掩护。这时候的伪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广结善缘”“左右逢源”,谁知道下一步他们会去投靠谁,先跟人家落下好交情再说。
伪军不管用了,日军兵力稀少自然是有心无力。而且因为战争的开始,再也没有班一级的单位零散行动,出门最少是一个小队。这般一来他们的军事行动动静就大了,行军路线十分好发现,只需派出侦察部队就能察觉他们的动向,进行有效的规避,改变我方路线就能解决问题。
况且按照以往经验,愈是这时候,日本人愈是“和善”。他们倒不是给自己在找后路,而是表现的越和善,越能拉拢人心,唯恐周围的百姓遭遇不顺,趁着这阵混乱加入反抗的热潮当中,日本人自然也知道他们是侵略者,本就和中国百姓呈敌对态势。所以最近他们的表现那叫一个亲民啊,就差替老百姓去扶弱除贫了。故此看似一旦混乱起来,会有战争发生,但实际上却是安全了不知多少倍。
“这才对嘛。”孟小六躺在树下的草坪上,翘着二郎腿,脚一晃一晃的说道:“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看这次我们一箭双雕,既解决了这一片的汉奸走狗,让他们相互猜忌怀疑,增强了抗日力量,又掩护了双方人员和物资的运送。这多好,多好。”
“六爷,您这次怎么亲自来接了?”马仁道:“您不是跟刘大掌穴的约好一起喝酒吗?还有……这位是……”
孟小六瞥了瞥身边依靠在树上的那位,笑答道:“马仁,你不认识他啊?也难怪,当时他在我身边的时候,你一直在北方活动。他叫冯叔阳,你叫他麻子哥就行,是我发小。”
“哦?略有耳闻,只是……”马仁有些担忧的看了看冯麻子,又看了看军统那边的人。
孟小六笑道:“别看了,对,他就是地下党,而且级别好像还很高,这些年我曾查过他却是一无所获。只知道这周围的地下工作都归他管,这不,这次行动,那个叫庄周正的胖子的一应情报就是他提供给我的。”
马仁点了点头,孟小六压低声音继续道:“国共现在正在合作,起码是表面合作,咱们置身事外的人不要表现的那么立场分明。就比如现在吧,有咱们在,他们反倒会装的一团和善,可如果咱们表现的泾渭分明,就等于把这层遮羞布给揭开了,他们还如何伪装成和和睦睦的样子呢?现在这样就挺好,别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是中国人,都打日本鬼子。”
马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试着压低声音说道:“六爷的意思是马家别陷得太深?”
孟小六笑了,坐起身来看着马仁道:“孺子可教,掌灯使中,我最看好马喜,八骏马中唯有你最入我眼。云师兄站在国军那边没错,若非如此,马家也不可能似这些年一般蓬勃发展。可万事不要太绝对,站的太死了,终究……缺门就是个例子。你懂得,这一点,云师兄不如我大哥吴立时啊。”
“六爷高明。”马仁诚心实意的说道。
孟小六摆摆手站起身来,抬头看了看日头伸了个懒腰道:“我就是纸上谈兵罢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真让我到了他们的位置,我不定做得比他们好。我还是当我的闲散蜂王就好,天下大势,你们爱咋地咋地,大爷我这辈子算是跟小日本耗上了,谁抗日我支持谁,我就不信弄不走他们这群倭寇。咦,这都啥时辰了,怎么还不来?”
正说话间,却见一支队伍摸了过来,原来是探路的侦察部队,大家对了暗号各自下了武装。孟小六扫视着几个人眉头不禁一皱,看向冯麻子,他也是满脸疑惑。孟小六沉不住气了出言问道:“这位兄弟,怎么看你们身上有伤啊,难不成最近与人交火了?”
“不是最近,是一个月前,我们从东北杀出来的时候被叛徒出卖,然后……”那名战士满脸的悲戚。
孟小六倒吸一口冷气:“为何我们没有接到消息!”
“这个我不知道。”的确,他只是个侦察兵,自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不好的预感在孟小六的心里盘桓着。
马仁问为什么孟小六会亲自来接,那是因为此次在东北转移的时候,负责掩护的一支队伍正是谢大头的绺子。自那次牛壮被日本人抓了后,谢大头经过绺子中的比试当上了大当家,一直以来跟日本人死缠烂打,与巩叔多次合作后,也不知道巩叔说了什么,最终他们加入了东北抗联成了一支信仰共产主义的队伍。
这几年谢大头与孟小六联络不多,多年未见下甚是想念,此次任务也多有这等原因,孟小六才乐意前来做上一票的,顺便与冯麻子一起跟谢大头兄弟团聚一番。山河破碎之下,兄弟三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做着一个男人该有的贡献。
孟小六通过马家的内线得知,在国军的特务机关那边,自己虽然没有写上任何背景,但评语却是有亲共迹象的。这源于孟小六对国民政府的失望后,对共产党所的所有资助,自己虽然做的隐秘,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离开上海时孟小六送那个姓商的以及去新四军的根据地拜访这些都记录在案,也不知道是谁透露出来的。孟小六虽然也表现出中立和只为抗日的态度,这也是为了应付国民政府别找他麻烦,实际上内心是不屑的,对内内行对外外行,窝里横的情况在国民政府那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内心实际越来越拥护共产党人。调查老子,实在是令人不爽。
“麻子。”
“六哥怎么了?”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
“没人告诉我,我也……难道是……”
孟小六沉吟片刻后说道:“先别瞎猜了,一会儿就知道了,来,来这边说话,咱哥俩聊点别的。好,就这儿吧,有人曾跟我聊过,说如果有一天全国都成了共产主义的天下,那我们四大门就会不复存在了。”
“这是谁说的?”冯麻子突然一楞问道:“六哥怎么突然想起来说这个了,一会儿大头哥就来了,咱们兄弟久别重逢,回顾往昔想点高兴的事情,别老瞎琢磨。”
孟小六摇头苦笑:“兄弟啊,你还没那外人实诚。我支持抗日,又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岂会因为这番言论就与共产党人分道扬镳?你俩都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我就不能多了解下我的未来了?”
冯麻子轻咳一声,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孟小六笑道:“他说的有道理,说实话我也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若真能如他所说的,一切都在共产主义的红旗飘扬下,那还真没了穷人。没有穷人,谁会干骗子,谁会干小偷,谁会去要饭?江湖也就不复存在了,最多是江湖精神存于人的心中,因为江湖本就是中华文明的集成,这是谁也无法抹去的。有江湖于心中,而江湖不存,这种日子想想都觉爽。”
“六哥。”
“怎么了?”
“若真有那一天,若您不再是六爷,我定会保你周全。”
“嗨,我没想等到那一天。谢谢你了兄弟,我觉得共产党不至于卸磨杀驴。早年间有人说我天生就是吃江湖饭的,如果江湖不在了,我就不如归去了。”孟小六笑的有些不自然,猛不然的他说了一句:“大头哥可能……”
“不会吧,你不让我瞎琢磨,怎么你自己倒是瞎想起来。”
“那为什么不让我等知道发生了什么,按说队伍遭遇到战斗,你我应当了解才是?”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队伍并非集体转移,前后分批有人互送,孟小六他们就在那儿等着,直到看到了扎着黑箍的牛蕊。
孟小六慢慢走向他们,每一步都好似千钧之重,他走到牛蕊身边,一开口声音便不由得有些哽咽:“大头哥走了?”
“嗯,我那当家的是个好样的。”牛蕊的眼睛瞬间湿润了,片刻,泪水便顺着她有些抖动的脸颊和刻意的笑容滑落下来。
三九年后谢大头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东北大局已定,那里又是日军陆军最精锐的部队所在,即便如谢大头这般强悍又有强力支持的绺子,也被打得支离破碎。总之兄弟们死的死逃的逃,最终只剩下几十人在坚持着。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谢大头严格遵守纪律,虽然也遇到过一些问题,甚至因为以前的土匪作风挨过批评,但他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再到后来还有幸被选去苏联境内整训,在此期间他还参与了回到东北游击的行动以及对铁路等运输道路的破坏,总之都取得了颇丰的战果,大大的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因此谢大头受过不少嘉奖。
一年前,谢大头受训完毕彻底回到了东北。负伤流血好似家常便饭,但他坚信总有一天小日本会被赶出东北,他坚信牛壮没有白死,东北爷们的脊梁也永远不会弯。因为英勇奋战和指挥聪明,以及绺子曾经弟兄的舍命拼搏,或许还有曾从苏联受训的经历,总之谢大头擢升的很快。只是在东北,依然是游击性质的战斗,所以队伍的规模一直保持在百余人,谢大头的实际职务并不算高。
一月前,谢大头接到上级任务,带着弟兄们掩护东北的伤员和重要人物撤离。伤员只是顺道的事情,所谓重要人物则是在莫斯科接受训练的一些情报人员和武器专家。谢大头见到那些人时就犯糊涂了,他不明白这些人行军打仗皆不是行家里手,有个球用,但上级说他们很重要,还说他们决定着战争的走向,谢大头决定要舍命保护。
日本人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很有成效,而日军精锐部队的一次次讨剿也让大多抗日联队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抗日联队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络,地方党组织被毁灭性的破坏,粮食、弹药、医疗都极度匮乏,甚至吃盐都成了问题。
来东北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而这群专家也根本没想从东北入境,本来是直接去延安的,可从西伯利亚起飞的航班被日本间谍放了炸药,最后只能迫降,万幸是飞机没有坠毁。然而日本人也留了后手,对他们在苏联边境进行追杀,而苏联对此难以调配兵力去掩护,即便派兵过去时间也来不及。故此飞机失事后活下来的专家被迫东行,进入东北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蛰伏了一段,总算避过了这段风头。
苏联对这场中日战争的态度十分暧昧,他们没有出兵攻击日本人,而是颇有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架势,他们把重心放在欧洲战场,甚至对国共两方也是同样支持。故此所谓的无法掩护,实际上是不想与日军直接发生交战,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战争,如此苏联会背腹受敌,在远东被牵制大量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