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更迭
第192章更迭
太后缓缓说出一句决定大兴命搏的话,“官家因佞臣谢临渊公然谋逆,震怒而伤,昏迷之前,禅位于救驾有功的容王,哀家便是见证,众臣谁敢不服?”“好啊,原来朕以为太后中毒昏迷不醒,朕顺势幽禁了瑾隆,局势便向朕这边倒了,现在看来这也是你们的一步棋,朕身在其中,成了你们的棋子,竟毫无察觉,太后娘娘不愧是在这宫内活了四十余年的人,只是以瑾隆的性子,你害了他的父皇,你以为他掌权之后,会乖乖听你的话,做你的傀儡吗?”
‘害了他的父皇’,此话一语双关。
太后振袖道:“休要挑拨离间,瑾隆仁心宅厚,岂是你可比的?”
官家笑太后时至今日仍不了解李瑾隆的心性,他能从最受打压的皇子一路隐忍至今,绝不是什么人畜无害的单纯之辈,越隐忍,反抗便越强烈。
“今日之所以有谢临渊这等佞臣图谋不轨,归根结底是父皇治下给了这些权臣反抗的基础,皇祖母也是为了大兴,并无私心,瑾隆也是为了大兴之盛,定会发愤图强、励精图治,还请父皇放心”,容王话语间并未挑明官家乃是个假官家,否则这便相当于打了太后的脸,将其钉在耻辱柱上,成为大兴的罪人。
太后对这个长孙还是很喜爱的,一来他虽然是慧妃所生,但是却一直抚养在皇后膝下,皇后背后的王家与她交情匪浅,届时以王家之力牵制瑾隆也未尝不可。
二来瑾隆之所以能平平安安的活到今天,若没她的护佑,怕是早就折在哪次的明枪暗箭中,太后对瑾隆有护佑之情,将来他登上皇位,也能记得往日的恩情。
官家嘲讽笑道:“太后若是执意立瑾隆,也只是自掘坟墓,我等着看那一天”
太后讥讽道:“怕是你没有机会看到那一天了”
官家睁圆了眼道:“你想做什么?”
太后看了一眼抬步上前护在官家身前的司空剑,道:“劝你也不要轻举妄动,你若反,则他定无活路,你若放下武器,哀家还能留他一条性命,并许你陪侍左右”
官家道:“你莫要信她,你若束手就擒,你我二人只是他人刀俎下的鱼肉”
司空剑持剑警戒,太后则道:“你该清楚,以你一人之力是带不走他的,何况他身中剧毒,若是没有哀家的解药,根本活不过这个月,你已经背叛了李氏皇族,愧对悬镜司的历届先祖,难道现在还不知悔改吗?”
殿中无声良久,而后在官家绝望的双眼中,见司空剑慢慢的松开手中剑。
李景瑢此时恨不得让容王和太后一伙就此杀了这个假官家,因为自从知道司空剑是假扮廖管家在康王府行凶的时候,他便想明白了翠娘所中的雷公藤到底是谁下的了。
下毒者虽是司空剑,但这一切的授意者却是他背后的假官家。
康王爷作为官家的皇叔,自小看着官家长大,又知道很多宫闱秘事,包括太后、庄王、官家等人的事。
他能察觉出官家有异不是什么难事,虽然他藏的很好,但却没能瞒得过假官家鹰隼般的眼睛,加之,其自作聪明的想放弃与靖国公府的联姻,转而心心念念想与武将世家的梁家联姻,这一举动着实刺痛了假官家的神经。
所以在假官家察觉到了康王府的秘事,正好可以实施一个一箭双雕之计,利用他亲母之死,陷害他失控杀人,既可以除去康王府又可以除去一直在调查假官家逆鳞之事的开封府府尹,手段阴毒又狠辣。
这个假官家害死了他的母亲,也害死了康王府里无辜的人,而司空剑助纣为虐也该得到报应。
今日他二人虽能留得一命,但李景瑢心里清楚的很,新上位的这位容王不会容得他们,他们现在还能活着也只是暂时的苟延残喘。
为了王朝权力的平稳过渡,李景瑢只得隐忍下来,虽不能亲手得报大仇,但他们的死期已经可以预见了,他便耐下心来再等些时日。
——
大概过了一炷香,后殿内的人终于出来了,众臣包括鄱阳侯和成王殿下在内,都以为他们是商议如何处决谢临渊,没想到这一炷香之内,大兴竟然变了天。
太后携容王走到大殿,当众宣布,“官家因谢临渊一事大感失望,一度气血攻心,昏厥过去,后来在醒来的间隙,自觉身子难以好转,遂趁清醒之际,将皇位禅让于容王,退位于和光殿中”
一语激起千层浪,鄱阳候一脉的人还好,自从官家削了他的王位,降为候,不少人都倒向了成王,以为这阵营转换的还算快,所以当听到大位传给容王的时候,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倒是第一个跳出来质疑的。
有人道:“容王殿下是被官家亲自拘禁在容王府内的,因其侍皇后疾的时候与宸妃有染,官家怎可能将皇位禅让给这等不孝之辈?”
有人附和道:“当时官家如此震怒,臣等也是第一次见到,而且近来成王殿下深受官家信任,不少朝政都交给成王处理,这是按照皇储的方向在培养,突然说传位给容王,这怎么说也难以服众啊”
太后冷冷道:“你们不提这事还好,既然提了,就别怪哀家揭露出真相,当日乃是瑾弘约瑾隆在钟书阁会面,可是却久久不见其来,瑾隆在钟书阁中喝了杯茶便晕了过去,被人运到了紫宸殿里。
这宸妃又是瑾泽母妃的远房的表姐,知道自己成了弃子,但为了家族,还是完成了她最后的作用,便是一口咬定容王对她的无礼。
而后官家也是气糊涂了,未经仔细调查,在哀家昏迷的时候便了结了此案,后来多亏了审刑院的曹知院在三司一同调查此案时,擘肌分理查明了这件事前后的可疑之处,找到了偷运瑾隆的宫人。
如今已有了宫人的口供,宸妃自知事情败露,留下一封认罪书便畏罪自杀了,如此,事情已经再明了不过,瑾弘和瑾泽为了争储,不惜陷害自己的兄长,坑害后妃,像这样不仁不义之辈,官家知道了其真面目,又如何会将皇位禅让给他们?”
成王听到此,慌忙道:“皇祖母,您不能如此冤枉孙儿,若真是孙儿和二皇兄派人在钟书阁里点了迷魂香,偷运大皇兄到紫宸殿中,这一路上如何不被人看见,孙儿如何堵住这些目击证人的嘴,父皇英明神武,如何会查不出来?”
太后刚要开口,却听容王道:“皇弟自然不会堂而皇之的运送我,而是将我放在放置丝绸的箱子里,抬到了紫宸殿里,如此可避人耳目。
而宸妃在我被运送至紫宸殿之时,是被你的人引诱至了花园内,待她回来时,才发现我已在她的寝殿内,正惊慌失措之际,偏遇到父皇恰巧而来,你之所以未告知她,是因为她一介妇人,怕是会慑于父皇的威势,而将你的谋划吐露了出来,所以在她一概不知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实成王除了发生此事后,让宸妃顺势而为指证容王,其余事可真不是成王指使的,因此成王只觉得这事乃容王为了登上大位,构陷于他,恼怒道:“李瑾隆你休要血口喷人,别以为你仗着太后扶持,便可以颠倒是非了,本王没有做过的事情就是没有做过”
成王到现在可能还不知,当初容王与宸妃一事,乃是官家借着二皇子的名义约容王前往钟书阁,又在钟书阁内将其迷晕,而后再支开宸妃,偷偷将容王运到紫宸殿内的。
不然能在大内做下这番事,又恰到好处的让官家至紫宸殿看到这一幕,除了官家还有谁能如此顺利的做到。
而成王错就错在,他顺势而为,令宸妃一口咬定此事就是容王想轻薄于她,既然他这个当弟弟的不义,那当哥哥的不仁就怨不得别人了。
容王道:“瑾泽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皇祖母也在构陷于你吗?”
成王虽如此想,但也不能这般说,“我可没这么说,皇祖母昏迷太久,是被你蒙蔽的”
太后道:“哀家还没到老眼昏花的地步,这点手段还是看得清的”
成王道:“皇祖母您向来偏心,不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为何您偏偏只疼爱大皇兄一人,而不见您对我们其他的孙儿们略有些厚爱?”
这话问的太后心中也有些触动,谁不想得到家人的厚待,只可惜这几个不明真相的后辈永远不会知道他们到底是哪里不招他们的祖母待见了。
“哀家从不曾偏向你们兄弟姊妹中的任何一人,哀家只站理,男子汉大丈夫,既然做下了此事,便要有胆量承担后果。
哀家和容王已经够仁心的了,你构陷皇兄置其于死地,本难以留存于世,今你大皇兄仅仅是褫夺你的封号,幽禁你于府上,已是极大的仁心,你该感激涕零了,来人啊,将六皇子带下去吧”
立马有禁军侍卫上殿来,将成王连拉带拖的带了下去,成王口中仍高喊道:“李瑾隆你坑害父皇,蒙蔽皇祖母,又构陷兄弟,你得位不正,将来必定是会遭报应的,你会遭报应的”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容王只朝着成王的方向淡淡道了一句,“老六口出秽语,对储君不敬,有损天威,着赐息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