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神医不难请 - 女知县纪闻录 - 寒九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女知县纪闻录 >

第105章神医不难请

第105章神医不难请萧溪棠见她过来,似乎松了一口气道:“你去哪里了,怎么这般慢?”

宋澜观来往人多,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李景瑢道:“那便去我府衙上吧”

好好的大相国寺之游便这么被打断了,宋澜还不知都是因为眼前的这个‘其貌不扬’的男子。

待到了开封府上,四人去了一间偏厅,宋澜才道:“刚刚是太后把我召了去”,她看向李景瑢,“果然如你所说,太后并非只是为了找一颗舍利子”

“非是找舍利子,而是在找人”,萧溪棠说罢后,那陌生男子紧跟着看向了他,他则道:“这二位都是我的朋友”

宋澜道:“这位莫不是你内位误人子弟的师父吧”

“误人子弟?”,那人的蚕眉一竖,“你在外都是这般介绍为师的?真是没良心的小兔崽子”

萧溪棠笑道:“插科打诨,这可是深得师父你的真传啊”

李景瑢道:“所以说,太后要找的舍利子其实在这”

了悟先看了一眼萧溪棠,而后看向李景瑢道:“如果不是我自作多情,那便算是吧”

“听说大相国寺的住持已经病了好长时间”,李景瑢说着停了下来,沉思了一会儿,而后道:“大相国寺的住持与钟灵寺的了悟大师并非相识,所以了悟大师必有前缘,而这住持除了与僧人来往紧密,并不与其他人有过多来往,要说有,也只是二十多年前,与那个放弃王位,自请落为平民的庄王交情匪浅。

而要说道当年的庄王,当今太后并非是先许配给先皇的,而是与庄王两情相悦,但庄王并无继承储位的可能,之后太后一族为与当时的太子联姻,修改婚约,庄王顺势自请落为平民,从此游迹在山林之间,淡忘于江湖之远”

了悟听完,并不恼火,而是赞叹道:“仅根据事情的开端,便能有理有据的猜测出八九不离十的事情,见微知著李府尹,果然名不虚传”

宋澜乍一听也反应了过来,萧溪棠则是上下打量了一番他师父,“你这个样子,怎么也与当年那个据说是翩翩若仙、芝兰玉树的庄王爷相距甚远,看来岁月这把杀猪刀威力不小啊”,说罢赶紧摸摸自己的脸,自己的肚子,好在还没有岁月的痕迹。

“你居然不知自己师父的身份?”,宋澜诧异道。

了悟笑笑,“是我没有坦诚相待,不怨我这徒弟”

萧溪棠嘴角动了动,却把话咽了回去。

了悟道:“外表皆皮囊,何必为枷锁所缚,想吃便吃,想饮便饮,去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落拓放肆,岂不自在?”

李景瑢道:“但身在尘世,便无法完全逃离,不然也不会被太后利用住持生病的机会,受一场惊,明知是局,却毫不犹豫的去跳,是有义之人”

“义这个字却不敢当,自己一个人自在洒脱,却连累了好友,不然百龄眉寿还是可盼的”

宋澜道:“这么说是太后.”

了悟垂眉道:“但冀吾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宋澜点点头,道:“那太后找您,可是前情未了之故?”

了悟摇摇头,“她这个人,情之一字对她来说,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如若我的存在侵犯了她的利益,她会毫不犹豫的送我上路,然后立个牌位,再在我面前泣个三滴泪,便是极深情了,我也不知她是出于何意,所以这些年我虽然纵情于山水,但她始终是心中的一个忧患”

李景瑢道:“既如此,大师是打算在汴京找个地方住下,还是就此回钟灵寺?”

“住持怕就在这几日了,我留在汴京,也算送他一程”

萧溪棠道:“那便和我在靖国公府旁住下吧,那边有个府邸,空置多年无人,咱们借他一间屋子住住”

“也好”

——

太后自然是没有在大相国寺内搜到她想找之人,夜晚随官家登临宣德楼的时候,官家对今日大相国寺的事情早有耳闻,官家道:“一颗小小的舍利子,母后实在不该如此兴师动众,别说一颗便是百颗,千颗朕也给得起,但是兴动百姓难免有些不妥”

太后冷哼了声,“你如今也开始教哀家做事了,哀家的舍利子,只有那么一颗,旁的杂的五颜六色的,也不是哀家的那一颗,不是你能给的”

官家道:“时过境迁,人事皆变,何必执着于追寻一颗已经失去的舍利子呢”

“什么时候,哀家的事也要你管的这么宽了”

官家双手拂袖背后,手指握了握,无语再言。

公主见父皇和皇祖母似有龃龉,便想解围,转移话题,“那大相国寺也不甚好的,关他们一个时辰也好,省得有那没根没据的话本子像长了腿似的满地乱跑”

官家笑道:“什么画本子让言儿气成这样?”

宝鸾道:“话本说爹爹年轻的时候不恤政事,任性至极,养了一群伶人在后宫比那前朝的大臣们还亲近,成日寻欢作乐、搭台唱戏,还时常偷跑出宫去微服私访,差点引发国朝皇权更迭之事,这等肆意妄为的编排也得亏爹爹宽宏,若是女儿的话,便缝了他们这些口无遮拦的嘴”

官家听完眉头一皱,眸光瞥向太后,太后却是笑道:“言儿少不更事,心性天真,所思尚浅,本不必与百姓置气。难道你爹爹的心思还会如浅滩之溪吗,那普通百姓虽好编排皇家之事,乃是因为有明主在上,若是商纣周幽这样的主上,怕是从上到下都是噤若寒蝉,何人还敢如此编排?”

宝鸾道:“皇祖母这般一说,言儿倒是宽慰了,皆因爹爹宽宏在上,所以无论是言官还是百姓都能言论开放,不至塞听”

太后笑问道:“官家以为如何,不会是想绝了这些说书人的话本,似哀家在大相国寺闭寺搜遗一样打扰民生吗?”

官家浮出一抹笑道:“太后多虑了,朕自是不会如此,不过.话本子里写的乃是皇家之事,既以此故事博人眼球,只要不过火,危害皇室权威,朕.自不与他计较”

太后笑笑,“如此才是”

话毕,太后与官家倒是默契十足的不再有交流,而是将眼光落于前方。

宣德门上,侍卫御龙直手持黄盖的掌扇,禁军侍卫并排站立,宫女宦者排列左右,奏乐之声不断从城楼上传出,吉时到时,官家率皇寺贵戚文武百官致辞,大簇大簇的烟花升空,普通百姓在城楼下山呼万岁,沐浴天恩,正是好一个万人歌颂的太平盛世。

——

似不多个日升月落之后,一个多月的时光很快便溜走了,这段时间,宋澜的任务主要是在府中陪着靖国公夫妇二人,萧溪棠这段时间也未怎么露面,虽然就住在靖国公府隔壁的那件破落院子,但是不知道成日里忙叨什么,很久都不见人影,只有他的了悟师父时常在院子里晒太阳,偶尔她在邀月楼望见他时还能打个招呼。

国公府里清净,时日久了也无趣,时常她也会变作男装,去开封府给李景瑢当个参谋,若有那疑难杂案便出出主意,但许是年关刚过,诸事太平,并没有什么有她用武之地的案子,宋澜也曾与他讲起那个在天牢里的狱友岳鹏飞,李景瑢调来了他的案卷,然而情况并不乐观,年头久远,很多物证都消失了,唯一能证明他清白的便是王枢密使的口供,若岳将军确实蒙受不白之冤,那必是王枢密使说了假话,自然也是不会替他翻案的,所以这个案子当真很难。

“那这个案子便没什么办法了吗?”,此时正走在九霄山山路上的宋澜并无心欣赏山上的美景,反而第二次问到这个问题。

李景瑢道:“官家许了你以参谋之职在开封府中助我办案,可不是让你做个刺头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