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翻盘的证词
第130章翻盘的证词“哦?”,官家来了兴趣,“既如此,一会儿各位宰执、曹知院、魏尚书、沈侍郎,朱寺卿、潘少卿、靖国公、几位皇子留下还有内个周”
“周君谟,臣现任翰林院庶吉士”,周君谟出列道。
“对对,还有你也留下,其他人可还有事要奏?”
早朝上该禀报的军国大事和百姓生计问题已经禀报完了,他们倒是不关心这断案的过程,唯一关心的是断案的结果,因此都无事要奏,官家遂遣了他们退朝。
但这些人耳朵倒是竖着,虽似没他们什么事儿了,但也是迫不及待的等着宫里传回来的消息。
退朝后,官家及众位大臣皇子移步垂拱殿,对郡主的案子做进一步的询问。
官家坐下后道:“这回可都是朝廷刑官中的佼佼者与同此案有关的人在场,李府尹查到了什么线索,可以摊开来说,众人慎思明辨,定能解此案之惑”
魏尚书颇有不服气的意味,道:“是啊,李府尹才思敏捷、手疾眼快,查到了什么不为臣所知的线索,正好也摆出来听听,究竟是何证据可以说明郡主乃是清白之身”
“本官想先听听魏尚书的调查进展至何程度?”,李景瑢才不是受制于人的主,他得反客为主探明这魏尚书是否也查到了什么不为他所知的线索。
“这”
官家道:“魏卿便说说都调查些了什么,这个案子落归你刑部,总要有些东西在”
魏尚书只好道:“接到此案后,臣着人先调查清楚死者的身份信息,被害人乃九霄山神医,本质上说也就是个江湖游医,但因其一手妙手回春的医术、古怪的脾气秉性和其苛刻的出诊条件,因而名声渐起,成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神医,平常拜访的人甚多,偶尔能在九霄山茅庐中遇见其,但其却不轻易出山。臣在户部调查其户籍信息,最终发现这女神医竟是盗用她人信息,所盗用的这人实则已经死亡多年,因此这女神医的真实身份线索乃是中断不可查的境况,臣尚未能溯源追查到其真实身份。
而郡主此前与女神医也并无接触,只在上巳节当日与李府尹结伴出游至九霄山上时才第一次与女神医见面,当日请到这女神医出山为国公夫人诊治。便是这次出山,使两人结下了仇怨,因女神医不能医治好落下腿疾多年的靖国公夫人,郡主心中结怨,便在送她回山的路上临时起意激情杀人,想来也不是有意为之,只是二人出手推搡之际,女神医无意间落下山去,只可惜造成的这后果已不可挽回。
除此之外,臣也派人追踪过女神医滚落下山的那条痕迹,痕迹非是伪造,确实符合滚落之痕,加上现场有目击证人的口供,证实女神医坠山之前与郡主确实发生了争吵,且争吵的内容就是治疗不善的问题,所以臣认为此案郡主仍需承担过失杀人的责罚,只是臣为求本案客观公正,因此想等证据更为详实的时候再做定案”
官家道:“如魏卿所说,此案罪证确凿,足以定罪了”
站在下方的靖国公焦急道:“官家明察,小女绝不是冲动行事之人,况且神医走之前已经给夫人留下了治疗腿疾的药方,小女绝对没有必要因为这等原因与神医起冲突啊”
魏尚书道:“可是事实既是事实,总不能是女神医与郡主有仇,为了坑害郡主,自己跳下的山吧?”
李景瑢唇角一勾,似在等有人这般说辞,接道:“魏尚书的这个角度很好,几乎便要接近正确的答案了”
他提出这个说法的时候,众人无不是面露诧异,均未想到,李景瑢居然能说出这等荒谬之辞。
魏崇冷笑了一声,“李府尹莫不是在说梦话吧,若不是女神医自己跳下的,难不成是鬼跳下去的”
他话毕,誉王及成王附近都传出了压低的笑声。
李景瑢面不改色道:“其实魏尚书已经很接近真相了,只是还差了些火候”
魏崇闻听这话脸色不善,感觉好像被这小子摆了一道。
官家出言道:“李府尹可是查到了什么,便直接说吧”
李景瑢这才道:“是,那臣便从现场的痕迹开始说起,的确,九霄山上留下的痕迹符合滚落的痕迹,但臣在相同环境下的其他地方用与女神医相同重量的沙袋也做了几次滚落实验,山上草本植物倒下的痕迹虽然很像,但细看却有不同。对比才发现,女神医落山的那处草木倒下的程度要更深、范围要更广,并且痕迹在山坡中间的位置之后变浅了,这难道不是很奇怪吗?”
曹睿倒是很接茬,问道:“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景瑢道:“一开始臣也不明白,以为只是个例,后来臣在多处山坡上做了相同的实验,结果都与女神医落山之处留下的痕迹不同,后来臣的属下,无意间在臣先前做过实验的地方推落了沙袋,竟发现这次形成的痕迹与女神医落山之处的痕迹出现了相似之痕”
曹睿道:“难不成这女神医从上到下滚落了两次?”
李景瑢故作疑问道:“但是这又不符合后半段痕迹变浅的情况”
在场众人也陷入了沉思,而李景瑢则适时道:“沙袋是死的,人是活的,臣在那痕迹深浅转折处发现了一个折断的树枝,上面沾染了些血迹”
曹睿恍然大悟,“李大人的意思是是有人冒充了女神医?”
李景瑢笑道:“曹知院的猜想已经很接近了”
二人一问一答,配合默契,简直是像在唱双簧。
魏崇哼道:“简直是无稽之谈,女神医这一路上都与郡主及郡主的侍从们在一起,何时能够在人眼皮子底下李代桃僵?真要是如此,郡主如何能不借此为自己洗清罪名?还是李府尹的意思是一开始去到靖国公府上的便是被假扮的女神医?”
“一开始去到靖国公府上的的确是真正的女神医,但是在上山后便是已经被掉包过的了,真正的女神医那时已经被人打晕了”
“这怎么可能?”,其他大臣中发出了质疑声。
李景瑢不慌不忙道:“有一个线索魏尚书可能不知道,在她们几人上山之前,曾在山脚下一处茶歇避雨,听老板说到,期间郡主曾前去如厕,没过多久女神医也神态焦急的前往如厕,而后茶馆里还有两个人也前往如厕,但老板说到男子的茅房不在这边,那俩人却是横眉冷竖的告诉老板不要多管闲事,当时老板还担心那两个人想要图谋不轨,但又怕惹事生非,因此未敢阻拦,后来见郡主和女神医隔了不久便回来了,才安了心,她二人后来没待多一会儿,雨也没停便上了山,可那随女神医而去的两个男子却是再没回来”
王广有些明白其中意思了,道:“李府尹所说的掉包之时便是发生在此时吧”
“正是如此”
魏崇道:“这只是你的假设,并算不得证据”
李景瑢剥丝抽茧、循循善诱道:“不知魏尚书可否注意过女神医尸体的鞋底是何种情况?”
“鞋底?”,魏崇诧异,“当日雨天路滑,又走了山路,自然是满鞋底的泥了”
“茶歇附近的茅房因正在修缮,周围满是石灰,直到郡主获救时鞋面边缘上都有石灰的痕迹,而女神医的鞋面上却没有,这说明她并没有去到过茅房”
魏崇道:“可这又能表示什么?”
李景瑢道:“既然她没有去到过茅房,那么在这个时间差中,正可以将人调包”
魏崇道:“我还是那句话,这也只不过是你的假设而已,说不定女神医走的十分小心,鞋面上没有蹭上石灰罢了”
“好,姑且认为这个理由的说明力不足,那么不知魏尚书可检查过女神医外衣与里衬之间的刮痕呢?”
魏崇道:“刮痕之上有血迹晕染的情况,本官当然检查过的”
“本官在追踪郡主下落的时候曾有时间检查过女神医的尸体,外衣与里衬之间的刮痕不能完全对应的上,后来本官再次返回现场时,将所有被刮到荆棘枝上的碎布条都收集到了一起,发现这其中有三种不同的布料,一种是罗,一种是葛,还有另一种是锦,女神医外衣的面料是罗,里衬的面料是葛,多出来的这一锦的面料,魏尚书难道不疑惑是从何而来的?而若是按照本官之前的假说,这里的疑问便可迎刃而解了”
曹睿道:“李府尹的意思是,这多出来的锦做的布料是假扮神医那人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