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文武百官齐祝贺
且说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一月间,那董卓竟被汉献帝赐予“相国”之位。
此乃廷臣之中至高无上的职位,长久以来无人得以担当。
在前汉之时,唯高祖刘邦麾下功臣魁首萧何、曹参以及吕产三人曾居此位。
虽说对于吕产任相国一事,亦有不同见解,然不论怎样,在董卓之前,此位确已空缺许久。
由此一来,董卓于朝议之际,便可足蹬朝靴步入大殿,且能缓步行走,腰间更可佩剑。
要知在那宫中,素来禁止佩剑入内,且行走需得快步匆匆。
而董卓如今能得这般特权,正是相国这一高位所赋予之权柄。
然董卓似仍未满足,不但擢升其部下官职,还将自家生母封为池阳君。
其在洛阳之据点,亦将军府易名为相国府。
但见董卓端坐于上座,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哈,吾今终登人臣之极位矣!”
座下董卓麾下之文武百官,皆齐声高呼:“恭喜相国大人!”
李儒起身,代众臣子向董卓贺道:“相国大人实乃拯救我大汉帝国之伟丈夫。相国大人获此高位,恰如其时,丝毫不晚。”
董卓闻之,笑问道:“哈哈哈哈,果真是如此么?汝亦这般想?”
李儒忙道:“正是。且此次相国就任之仪式,极为壮观奢华。便是与古今诸般礼仪相较,能与此次仪式相匹敌者,恐唯有秦始皇之封禅大典了。”
那封禅之礼,乃是帝王向天地宣告即位,感恩天下太平之举。
传闻最初乃三皇五帝所行,然因身处传说之世,详情难以知晓。
亦有言说秦始皇方是史上首位行封禅之礼者。
然此仪式之内容,向来视作机密,究竟如何施行,无人得晓。
却也正因隐秘,愈显神秘莫测,且于中华至高之泰山举行,更彰显其无上权威。
李儒又道:“百官咸集,气象万千,奢华无比。更有士卒所持华美兵器为之添彩。能参与如此盛事,实乃无上荣光。”
李儒提及兵器,那以吕布为首之众武官,皆面露欣然之色。
为了此日,众人皆身着特制铁甲,手执兵器参与典礼。
如今得此夸赞,自是心中欢喜。彼等手中兵器,皆为曹昂所绘图案而制。
诸将皆依自身所求,各得趁手兵器。
华雄所持乃斧枪,李傕使大斧,郭汜选了那颇为英武之大刀,唤作鹰头刀。
其余之人,徐荣执三尖刀,张济用眉尖刀,樊稠使大杆刀,末了,赐予张辽一柄偃月刀。
众武将得此兵器,恰似孩童得了心爱之物,欢喜不已。
且说那众多士卒,皆装备精良,剑、枪、戟、铠甲、头盔,皆无半点瑕疵。
骑兵所乘之马,亦皆为千里挑一之骏马,共襄盛举。
虽说诸事皆可理解,然不知为何,竟有“帝虎”与“龙皇”之物陈列于彼处。
曹昂见之,心下疑惑,遂问于李儒。
李儒但言,此乃为增威严之感。
曹昂思及李儒素有智者之名,便也只得作此想。
董卓闻李儒之言,愈发开怀大笑:“正是,正是。吾亦甚为欣喜,能行此等盛仪。哈哈哈哈。”
言罢,目光转向曹昂,问道:“曹昂,汝观今日之仪式如何?”
曹昂忙道:“……回相国,吾以为极为精彩。能得参与此礼,实深感荣幸。”
董卓又笑道:“哈哈哈哈,是么?是么?然汝亦无需多久,便将有一场不亚于此之典礼矣。吾甚为期待。”
曹昂闻言,不禁失声道:“啊?”
盖因他本无此等计划,故而惊愕出声。
董卓见状,笑道:“吾之孙女似对汝甚为倾心,无需多时,吾等便将为汝二人筹备婚典。”
言罢,抚掌而笑。
曹昂心中暗自思忖:(不不,待那典礼未及举行,恐反董卓联军便已成立,汝将逃往长安,且于彼处遭人谋害。此婚典自是难以成就。)
然面上仍强作笑颜。
忽又念及:(若如此,董白亦将性命不保乎……)
遥想历史之上,董卓遇刺身亡之际,其家族尽皆被灭族。
董白恐亦难脱厄运。
曹昂念及董白,近日来,董白常寻诸般借口,前来其府邸游玩。
相处之下,曹昂发觉董白虽言辞犀利,然心地实则温柔。
董白精于射箭之术,二人亦曾一同出猎。
想那凉州女子,亦能骑马挽弓,不知是因凉州风俗,抑或是董卓之教诲,董白骑术娴熟,箭无虚发,曹昂从未见其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