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境遇
王元的到来轰轰烈烈,但他本人倒是习惯低调。在茂城落脚之后,他的心思几乎就全放在了新粮种上,对于城中事务很少过问,更不会插手权利。
当然,他带来的那些学生,楚询和穆靖安可没放过。
两人正是缺人之际,这送上门来的三十几个人才,她们一点没浪费,只让人休息了三天,然后就把人带去交给了胡先生。后者不必她们解释交代,也自觉将政务分给众人,只待他们学会了治理一城,到时候就能分派去各县主事。
而这些,王元都知道,却也没有阻拦。他将这些弟子带来的初衷,或许也不尽在农事上。
如此耽搁了三天,楚询和穆靖安将茂城的事暂时料理妥当,拖延的女官之事便再次提上了议程。两人也没分派其他人去做此事,而是一如初衷,准备亲自前往。
这一回没人拦着,两人离开茂城走得很顺利。
此行目的不是攻伐,两人上路时也没带多少人手。只穆靖安带了十来个亲兵,楚询自己则是一个人也没带,就跟着混穆靖安的保护,一起上路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楚询这些日子虽然收服了茂城一些势力,但那些人的可信度还没穆靖安高呢,她索性就不折腾了。
穆靖安对此也没说什么,十几骑连过夜的行李都没带,就直奔安路县而去。
安路县是距离茂城最近的一个县城,当初穆靖安率军攻打也是头一个攻打的它,所耗时间不过两日。但那是大军行进的速度,快马疾驰的话,其实一日可至。
一行人骑马走得快,清晨从茂城出发,果然在日暮时就赶到了安路县。
当初穆靖安攻打安路县的过程,系统后来其实已经告诉过楚询了,但当她亲自踏足这被乱军摧残过的城池,仍旧被城中凄凉所震惊。
从她们进城开始,除了遇到值守巡逻的穆家军问好,一行人几乎没有遇见几个城中居民。偶尔路过住户门前,察觉到门窗后有人窥视,依旧是极少的。以至于楚询生出一种错觉,仿佛这安路县的半座城都空了,城中居民也如幽灵一般。
走着走着,楚询终于没忍住,凑到穆靖安身边悄悄问道:“这城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个百姓都见不着?穆家军剿灭乱军,镇守于此也快一个月了,还没令百姓生出信任吗?”
穆靖安当初攻下安路县后就被系统催促,其实离开得很快,但城中如此状态她也不是一无所知。闻言微微一叹,终于向楚询说起了安路详情——现实比楚询之前知道的更加残酷。安路县的百姓确实只剩下一半了,或者一半都不到,其他人早在乱军的抢掠折磨中丧生。而剩下的这一半百姓情况也不太好,他们不仅被乱军抢走了钱粮家底,还被困在城中错过了农时。
如今安路县被谁控制都不重要了,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至于逃难去别处?看看之前那些凶残的乱军也知道,外面的日子比留在安路还苦。
穆靖安长叹一声,说道:“我手下部将皆是战场猛将,可治理一方,他们不擅长。如今安路的百姓死气沉沉,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求我调拨粮食赈济。”
可还是那句话,一城的百姓长期靠赈济谁养得起?穆靖安又不是皇帝,有一国之地做底气供养。更何况眼下的当务之急也不是赈济就能解决的,而是要让百姓看到希望。
穆靖安的目光落在了楚询身上,久久没有挪开。
楚询被看得微微偏了下头,却误会了穆靖安的打算,她轻咳一声说道:“此地的粮食都被乱军祸害了,确实需要赈济,我这就让淘宝……”
穆靖安打断了她的话:“不,现在安路县最紧缺的,不是粮食。”
楚询一愣,对上穆靖安的目光,忽然福至心灵:“玉米种子现在播种稍稍有些迟了,但种下也有收获。不如现在就传信给王先生,让他亲自过来主持农事?”
穆靖安眉头微松,缓缓点头:“可,你那里种子还够吗?”
楚询当即一挥手,壕气道:“当然够,我说过种子无限量供应的,到时让淘宝一起带来就好。”
穆靖安放下了心,一边领着楚询往县衙走,一边与楚询说着最初的打算。她当初其实是有想过将茂城的流民牵来此地的,毕竟那近十万的流民几乎将茂城挤爆了,而安路县如今却空了大半。连带着城外那些土地,也有大半失去了主人。
可等她回到茂城就知道这事不可行了,因为种下的种子发了芽,那些流民也就在茂城扎了根,再让他们迁徙就是连根拔起。便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也会与她拼命。
幸好,王元来了。
幸好,楚询手里的粮种还能种。
*********************************************************
楚询备好了种子农具和耕牛,又传信给系统说明了情况。王元得知安路县还有大片土地错过农时抛荒,楚询和穆靖安打算组织人手补种玉米,于是二话不说就带着两个徒弟跑来了。
老人家别看年纪大,来得倒是极快,两人头天到他第二天就来了。
所幸楚询早有准备,及时把耕牛之类的取出来了,否则都要赶不上老先生的速度。而等王元一到,这位曾经掌管一国农耕经济的司农卿,当然不缺治理一县的能力。两人也就心安理得的把组织耕种的事务交给了对方,终于直奔此行初衷。
当初被乱军劫掠的女子,除了少数格外年轻貌美被看上的,绝大多数都是本地富户出身。穆靖安将人解救出来之后并未为难,直接放她们归家了。
然而经过乱军劫掠,城中富户十不存一,她们哪里还有家?不仅家人早被屠虐,就连家产宅院也被毁得不成样子,根本没有众女的容身之所。最后还是穆靖安将她们的宅院归还,又将乱军劫掠的钱财分给众人,才让这些女子能够重新生活下去。
也是因此,穆靖安手里其实有这些女子的名单和住址。如今两人将女官的主意打到这群受尽磨难的女子身上,找上门去也很容易。
然而出乎意料却又不那么意外的是,两人一连拜访三家,却只找到了一人。
给她们开门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子,看服饰和发型,之前应是成婚了的。只是她还年轻,容貌也生得好,这才被乱军抢了去。好不容易遇上穆家军解救,再归家也没什么家了,娘家夫家尽数死绝,也只剩下她守着孤零零的宅院过活。
女子还认得穆靖安,见到她微微一愣,接着便将两人迎进了门。她甚至翻遍了家中,终于找出一包茶叶,泡了茶给二人:“这位……将军,不知您此来所为何事?”
穆靖安接过了茶水,已经顾不上女官的事了,先问道:“我之前拜访了另两家姑娘,怎的那些宅子里换了人,也不见她们踪影?”
这话一出,女子表情微微一变,露出苦涩之情。
穆靖安和楚询见状便都知道了,那两名女子果然遭遇了不测——城中尚有穆家军镇守,或许没人敢明目张胆的谋财害命,但古往今来对女子的逼迫总是不少。再加上她们之前被乱军掳走的糟糕境遇,归家之后,说不定就被一些所谓的亲戚逼死了。
果然,女子缓缓道来,与她们所料不差。先前两家女郎年纪小,归家之后发现父母家人皆丧,想要自己关上门来过日子也不容易。总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看上了她们的宅子和家产,三番两次逼迫,最终将人逼死。而这种事历来民不举官不究,穆家军的人又不擅治理,最终成了如今这模样。
倒是两人面前这女子,年纪大又嫁过人掌过家,性子更加坚韧强硬。再同样遭人逼迫的情况下,她却能把守住家门,还能举着菜刀冲出去吓走那些不轨之徒,于是有了今日。
楚询和穆靖安听得唏嘘不已,穆靖安更是懊悔当初归还众女家产,使众人遭受觊觎。
一眼看出小将军紧皱眉头下的懊悔,楚询下意识伸手按住了对方手背,安慰道:“此皆与你无关。你当初不过是想多予姑娘们些钱财,让她们能够在失去家人后立足,哪能料到有人敢顶风作案,你前脚刚走,后脚就来逼迫她们呢?”
穆靖安垂眸,落在了楚询按着自己的手上。那只手纤细修长,却不够白皙细嫩,也是一只经受过磨砺的手。但此刻它按在自己的手背上,却带来一股坚定的暖意,让人心绪稍安。
讲述一切的女子闻言也道:“这确实不关将军的事,是坏人作恶罢了。”说完顿了顿,语气也低沉下来:“更何况就算没有这些人,她们也不一定就能活下来。”
短时间内自身遭遇坎坷,再加上亲缘尽殁,本就不是谁都能承受得住的。
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也因此觉得眼前女子的坚韧更加难得。
穆靖安很快收拾好心情,但楚询似乎忘了自己还抓着对方的手。于是两人保持着双手交叠的姿势,楚询看向对面的女子,出言问道:“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女子看看穆靖安又看看楚询,想了想如实答道:“我原姓许,单名一个鸢字,二位可唤我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