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来客 - 铜祭 - 崔言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铜祭 >

雪夜来客

雪夜来客

民国二十二年腊月初七,上海远郊的青河村迎来了二十年来最大的一场雪。

青河村的老人们至今记得那个预言:甲子年轮回时,“四时会“的亡魂将踏着风雪归来。当第一片雪花落在村口石牌坊的“孝节流芳“匾额上时,李铁匠的鎏金铜锤正砸穿自己的天灵盖——后来巡捕房档案记载,这是“风花雪月连环奇案“的第一声丧钟,风。

陈霜宜将半张脸埋在英国进口的羊绒围巾里,呼出的白气在眼镜片上凝结成细小的冰晶。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车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她第三次掏出怀表核对时间——十一点十七分,距离县警署接到报案已经过去七个半小时。

“小姐,前面就是青河村了。“车夫老赵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呼啸的北风中支离破碎,“这雪再下下去,咱们今晚怕是回不去了!“

陈霜宜掀开车帘,鹅毛般的雪片立刻扑面而来。远处几点昏黄的灯火在雪幕中若隐若现,勾勒出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落。她下意识摸了摸大衣内袋里的转轮手枪,冰冷的金属触感让她稍稍安心。

“就在这里停下吧。“她裹紧驼色呢子大衣,拎起沉甸甸的公文包跳下马车。鹿皮靴立刻陷进半尺深的积雪中,发出“咯吱“的声响。

老赵在车辕上搓着冻得通红的手:“陈探长,这大半夜的...“

“不必担心。“陈霜宜朝他点点头,从钱包里取出两张交通银行的钞票,“找个客栈住下,明天中午再来接我。“

目送马车远去后,她站在村口的石牌坊下仔细打量着这个被白雪覆盖的村庄。牌坊上“孝节流芳“四个大字已经斑驳不清,石柱上缠绕着干枯的藤蔓,在风雪中轻轻摇曳。

正当她准备进村时,一阵有节奏的“嘎吱“声从身后传来。转身望去,一个高挑的身影正踏着积雪朝她走来。来人穿着深灰色的西装大衣,没戴帽子,黑发上落满了雪花,右手提着一盏德制汽灯,左手拎着个棕褐色的皮质行李箱。

“陈探长?“对方在五步外停下,声音低沉温和。

汽灯温暖的光晕映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浓黑的眉毛下是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陈霜宜注意到他的大衣领口别着一枚银质徽章——双蛇缠绕的赫耳墨斯杖,这是德国警校毕业生的标志。

“陆专员。“陈霜宜微微颔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

陆川上前几步,将汽灯举到她面前:“县警署的电报今早才送到警务处,我接到通知就立刻赶来了。“他看了眼陈霜宜冻得发红的鼻尖,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干净的手帕,“雪太大了,擦一擦吧。“

陈霜宜道谢接过,手帕上带着淡淡的松木香。她注意到陆川的皮鞋上套着特制的防滑鞋套,行李箱的铜包角上刻着精细的编号——这是租界警务处统一配发的痕检工具箱。

“你来得正好。“陈霜宜将手帕折好还给他,“我刚到村里,对现场情况还不了解。“

陆川接过手帕,顺手接过她手中的公文包:“我已经初步勘察过铁匠铺,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痕迹。不过...“他看了看越下越大的雪,“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避一避,我把详细情况向你汇报。“

两人并肩走向村中,汽灯的光晕在雪地上投下两个交叠的影子。陆川的步伐很稳,时不时伸手虚扶一下陈霜宜的胳膊,防止她踩到隐蔽的坑洼。

“听说陈探长上个月破获了法租界那起珠宝盗窃案?“陆川突然问道。

陈霜宜有些惊讶:“陆专员也关注这个案子?“

“我在《警务周刊》上看到了报道。“陆川笑了笑,白气在冷空气中凝结,“你通过分析窃贼留下的烟灰锁定了嫌疑人范围,这个思路很巧妙。“

“运气好罢了。“陈霜宜谦虚地说,心里却对这个年轻的痕检专家多了几分好感。大多数同行都只把她当作靠父亲关系上位的千金小姐,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她的办案能力。

转过一个弯,前方出现了一座挂着“福来客栈“牌匾的二层小楼。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在雪夜中显得格外温馨。

陆川推开客栈的雕花木门,一股混合着茶香和炭火气息的暖流迎面扑来。柜台后打盹的伙计被惊醒,揉着眼睛迎上来。

“两位是要住店?“

“两间上房。“陆川说着取出证件,“另外,麻烦送些热茶和点心来。“

伙计看清证件后立刻清醒过来:“原来是官爷!我这就去准备。“

陈霜宜在靠近壁炉的方桌旁坐下,脱下手套烤火。陆川则打开他的行李箱,取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

“这是我初步勘察的记录。“他将档案袋递给陈霜宜,“现场情况有些...特别。“

陈霜宜翻开档案,第一页贴着几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铁匠铺中央,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呈跪姿倒在自己的铁砧上,一柄鎏金铜锤深深嵌入他的后脑。

“死者李铁匠,四十五岁,戌时三刻被徒弟发现。“陆川的声音平静而专业,“表面看是自杀,但有几点可疑之处。“

他指向照片上的几个细节:“锤柄上缠绕着特殊材质的丝线;死者右手紧握着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有个残缺的'风'字;最奇怪的是...“陆川翻到下一页照片,“铁砧下方的雪地里,有几粒晶莹的物体,初步判断是石英砂和骨粉的混合物。“

陈霜宜皱眉思索:“死亡时间确定了吗?“

“根据尸僵程度和胃内容物分析,应该在酉时左右。“陆川取出一个小本子,“我询问过村民,那个时间段铁匠铺确实传出过打铁声,但住在最近的周明德老人却说听见的是铃铛声。“

伙计送来一壶热茶和几样点心,两人暂时停止了讨论。陈霜宜捧着茶杯暖手,茶水的热气在她眼镜片上蒙了一层白雾。

“你在德国留学怎么突然想着回来?“她随口问道。

“学完了总得回来干点什么。“陆川给她添了些茶,“你呢?最近怎么样?“

“我嘛。“陈霜宜微微一笑,“办案咯,一直办案,挺好的。“

正当两人交谈时,客栈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铜锣声,紧接着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叫:“又死人了!祠堂...祠堂后院的古井...“

陈霜宜和陆川同时站起,茶杯被打翻,茶水在桌面上洇开一片深色痕迹。她迅速抓起公文包和大衣,陆川已经重新点亮汽灯,两人冲出客栈,迎面撞上漫天风雪。

“祠堂在哪个方向?“陈霜宜大声问道。

陆川指向村西:“跟我来!“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在积雪的小路上。陈霜宜的围巾被风吹开,冰冷的雪片灌进衣领,但她顾不上这些。公文包里的怀表仍在走动,秒针划过表盘的声响在她耳中格外清晰。

23:29,第二个受害者出现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