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仪阻路 - 铜祭 - 崔言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铜祭 >

丧仪阻路

丧仪阻路

陈霜宜的钢笔尖在油灯下泛着冷光。

大雪连着下了几天几夜,恶劣的天气让本就压力大的他们愈加疲惫。

她解开证物袋的麻绳,蓝布封面的日记本落在桌面上,发出轻响。

第一页。(稚嫩的笔迹,夹杂拼音)

腊月初三。

周爷爷又来看我了,带来桂花糕。他说我长得越来越像爹爹,眼睛像,下巴也像。可他每次说完都要哭,我不敢问爹爹去哪了...”

钢笔从陈霜宜指间滑落,在档案纸上洇开一团墨迹。她突然想起周明德腰间的铜钱——那些铜钱总是用红绳系着,像一串血色的泪珠。

第五页。(字迹突然工整)

“张娘死前告诉我,周爷爷不是我亲爷爷。她说我爹是周爷爷的儿子,二十年前死在祭坛上。我不信,因为...”

后半句被水渍晕开。陈霜宜举起煤油灯,透过光看见纸纤维里藏着几粒晶莹的颗粒——是盐。

最后一页。(字迹颤抖)

“徐先生说今夜子时去祭坛就能见到爹爹。我知道他在骗人,但必须去。只有爹爹的铜钱能打开…”

字迹戛然而止。陈霜宜的指尖触到封底内侧的凸起——用刀尖挑开,一片薄如蝉翼的宣纸飘落。

纸上是用血画的迷宫图,中心标着“玄武位“。

煤油灯在穿堂风中摇曳,将陈霜宜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面上。

煤油灯的火焰在穿堂风中摇曳,将陈霜宜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像一只不安的困兽。

宣纸上的血色迷宫图在昏黄的光线下泛着诡异的暗红,线条细如蛛丝,却清晰得令人心惊。

“玄武位“三个小字蜷缩在迷宫中心,笔锋凌厉,像是用指甲蘸血硬生生刻上去的。

陈霜宜拾起钢笔,在档案纸上临摹迷宫的轮廓。

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与窗外的雨声交织。

她忽然停住——迷宫的某条岔路尽头,画着一个极小的铜钱符号,缺了“通“字。

“康熙通宝...“她低声喃喃,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证物袋里的那枚铜钱。

门轴吱呀一响,陆川端着两杯热茶走进来。

“祠堂那边搜完了,没找到阿翠。“他将茶杯放在她手边,热气氤氲而上,“但发现了这个。“

他从怀里掏出一块褪色的蓝布,展开后露出一本巴掌大的账册,封皮烫着“锦云轩“三个金字。

“苏州锦云轩的出货记录?“陈霜宜接过账册,指尖触到内页的刹那,一股陈年的熏香气味扑面而来。

“光绪三十年的。“陆川在她身旁坐下,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轻微的声响。他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一行褪色的墨迹:“'癸卯年冬至,特制五色祭丝二十丈,徐祭酒亲取。'“

陈霜宜的呼吸微微一滞。账册边缘残留着暗红的指印,像是有人翻阅时割伤了手指。她顺着条目往下看,突然在夹缝里发现一行蝇头小楷:

“丝浸曼陀罗汁,触肤即麻,慎用。”

窗外的寒风吹进室内,陆川起身关严窗户,转身时煤油灯的光晕掠过他的侧脸,在眼窝处投下深深的阴影。

“阿翠留下的迷宫图,“陈霜宜将宣纸推向他,“你看这个。“

陆川的指尖悬在铜钱符号上方,没有触碰。

“缺'通'字的康熙通宝...和铁匠铺暗格里发现的一致。“他忽然从勘察箱取出一张半透明的硫酸纸,覆在迷宫图上,“如果这是祭坛地下的通道...“

硫酸纸上的铅笔痕迹逐渐成形——迷宫的主干道与《青河志异》中记载的祭坛地宫布局惊人地吻合。而那个铜钱符号的位置,恰好对应“风柱“正下方的密室。

“阿翠不是在胡乱画图,“陈霜宜的钢笔尖轻轻点着纸面,“她在标记某个具体位置。“

陆川突然站起身,椅子在地板上拖出刺耳的声响。

“等等。“他从证物架上取来一个木盒,里面整齐排列着五枚残缺的铜钱,“如果每枚铜钱对应一个方位...“

他将康熙通宝放在迷宫图的铜钱符号上,雍正通宝摆在祠堂井台的位置,乾隆通宝压在药铺暗格标记处,光绪通宝对准杂货铺血泊的方位。

最后一枚嘉庆通宝,他犹豫片刻,轻轻按在迷宫中心的“玄武位“。

五枚铜钱在煤油灯下泛着幽暗的光泽,缺失的字连起来竟是一句暗语:

“通宝乾坤,庆归...”

最后一个字被虫蛀得模糊不清。

陈霜宜忽然想起什么,从公文包底层抽出那张从徐文翰学堂暗格里找到的祭祀流程图。

在“心之祭“的图示旁,潦草地写着一行批注:

“五音齐鸣时,以庆字钱启玄武之眼。”

陈霜宜的手微微发抖,茶杯里的水面荡起细小的涟漪。

“阿翠提到的'爹爹的铜钱'...“她擡头看向陆川,“会不会就是这把'钥匙'?“

陆川没有立即回答。

他走到证物室角落的留声机旁,从唱片架上取下一张黑胶唱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