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他一眼,始终放心不下 - 沦为罪奴后,成了首辅前夫的榻上欢 - 夏末晚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不看他一眼,始终放心不下

不看他一眼,始终放心不下

苏清璃也不知齐锦迁在深牢大狱里过得如何了,身有残缺的人置身牢狱,只怕是比寻常健全人时日难挨。

齐采窈以为苏清璃是在发愁齐锦迁之事,黄莺出谷般的话音柔声抚慰:“六舅母,六舅舅吉人自有天相,您别多思多虑伤了自个儿身子。”

苏清璃思绪回笼,展颜一笑,“采窈,我们去牢里看望锦迁,不看他一眼,我始终放心不下。”

“六婶子,我要跟你们一起去,六叔是我们齐家的人,我这做小辈的焉有不探监之理?”齐冕长得慢,齐腰的小个头一双有肉的小手背负身后,扬起小脸征询苏清璃的意思。

苏清璃知晓两个孩子跟齐锦迁感情深厚,牵着她们的手来到门口的一辆宽敞马车前,齐采窈抱着食盒子,踩上脚凳进入轩车里。

这是齐府的特制马车,内中大有乾坤,她也是头遭坐上这辆马车,看似琳琅满目,饰物和配件奢华,很是吸睛。

实际上暗格无数,隐藏各种灵巧机关。

“六舅母,这车厢里的玩意儿,您可随意触碰,小心引动机关。”齐采窈见苏清璃被吸引,不自觉伸出手指触碰。

苏清璃在触碰到一只玉质风铃时,触电般连忙收回。

齐尚书安排他们坐上这辆特制马车,也是出于保护策略,三个人里面,一个是妇孺,齐锦迁专程交待过,要看牢了新妇苏清璃,另两个是小孩,更是他们齐府的希望。

“祖父思虑周到,他也是怕我们在路上出事,动用了这辆马车。”齐冕若有所思地推测,虽然齐尚书没明说就匆匆上朝去了。

此刻的朝堂上热闹非凡,身着官府的两派官员争执不休,各执一词。

金碧辉煌的金銮殿里,龙椅上坐着的皇帝听着双方的争论,眉头皱得越来越紧,面色逐渐更难看。

傅雪臣和吏部尚书唐百川一左一右站立于朝堂中百官之首的位置,中间则是谢大将军,三人皆唇角紧抿,静待身后的官员们发表完意见。

“陛下乃人中龙凤,代表着我朝的权力巅峰,自然要与最顶尖的锦衣玉食相配,你们这群只知拿俸禄,不知体恤陛下日理万机的朝臣有何资格反对?”

礼部尚书朱康平横眉竖眼,怒斥着刚才发言劝说皇帝节省朝廷开支用度的臣子。

“朱尚书,陛下固然是天子之尊,也当体恤万民,南地百姓闹旱灾,颗粒无收,还处于饥荒之中,而陛下享用着最奢侈的食物,日日浪费的亦有,为君者当先解决百姓的苦难,而非只顾自身口腹之欲。”

兵部尚书周铁骁与朱康平长期政见不和,朝堂中的舌辩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周尚书这是在怪罪陛下不爱护子民,不配坐在龙椅上了?”齐尚书年事已高,身为户部尚书,又是皇帝的老丈人,当仁不让地偏向皇帝这头。

周铁骁不满齐尚书与朱康平一唱一和,“这话可是齐尚书说的,鄙人绝无此意,陛下掌管着我朝天下,不能光听溜须拍马的话,也该听听苦口的良言,方能成为明主,使我朝江山社稷经久不衰。”

朱康平捋着胡须,高声质疑周铁骁,“我看周尚书是仗着兵符在手,连陛下你也敢忤逆不从,胆敢在朝堂里放肆教训陛下来!”

“朱尚书,污蔑朝堂命官可是要入刑的,你当谨言慎行,想好了再开口。”

傅雪臣森然张嘴,朱康平一贯跟齐尚书穿着一条裤子,时不时打压周铁骁,这已不是此二人首次这般默契联手了。

皇帝但凡登基以后多做实事,政绩斐然,能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他倒也可放纵一下这二人维护天子尊严。

可问题是皇帝从登基至今,愈渐奢靡无度,多次懒政了,上书的折子处理得马马虎虎,似并不怎么在意百姓的死活,只求做个安逸享乐的帝王。

“首辅大人此言甚是,两位莫要再意气用事相争了,坊间怨声载道,若非首辅大人英明,力挽狂澜,帮陛下挽回了些许名声,你们这些中看不中用的臣子有几个脑袋不够丢!”

说话的人是刑部尚书唐百川,六部尚书之首,此人更是傅雪臣的心腹。

皇帝的名声一天不如一天,坐上皇位还没半载时光,民间百姓就对他怨声载道了,傅雪臣因接二连三替皇帝收拾烂摊子,成为民心所向,得百姓拥戴。

周铁骁为人耿介,长年做事不群,有颗铁血丹心,刚正不阿,是将军府的旧交,跟谢大将军交情匪浅。

此时,谢大将军也出面替老友讲话,然他话中有话,“陛下,周尚书有口无心,他进谏也是担心陛下失去民心,他历来担任着朝廷诤臣,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番话旨在适时点醒皇帝,收拢民心帝位和江山才能长久,不能让傅雪臣一介谋臣捡便宜坐大,得不偿失。

谢大将军是两朝老臣,心里门儿清。

新上位的帝王还不如先帝勤恳,只不过先帝也不怎么爱民如子,纵容苏淮海等人贪赃枉法数年,为朝廷养了一批大蛀虫。

新帝甫上位便针对这批蛀虫连根拔除,当时坊间百姓全都拍手称快,皆大欢喜,觉着霹雳手段的新帝必然好过先帝,这才短短几月不到,新帝就原形毕露了。

果然是扶不起的阿斗!

他本有意孝忠,如今看来应是不值。

“行了行了,朕乏了,诸位爱卿的话朕会慎重考虑,今日朝就散了吧!”

皇帝挥了挥大手,颇厌烦地歪着脑袋揉太阳xue,半眯着眼睛,眉头不悦地拧了拧。

齐尚书主动请缨,“老臣愿留在宫中悉听陛下和娘娘教诲。”

实则是想为小儿子齐锦迁求情,他瞟了两眼自两侧陆续擦肩而过的傅雪臣和唐百川,心里苦不堪言。

傅雪臣在朝中势力壮大,就连六部尚书之首也是他培养的人,齐锦迁落到这二人手里,皇帝也爱莫能助。

皇帝心烦气躁,没闲情雅致听齐尚书的陈词滥调,心知他留下来所谓何事何人,“齐尚书,你还是回家多多歇息,朕尚有公务待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