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174章
第174章第174章
送走唐文茵,知月快步回到屋子里,将心里的猜测问出口:“娘娘,静安宫那支发簪是唐妃娘娘的?”
沈听宜品着茶,听完她的话,稍顿了一下,才道:“你以为呢?”
她有心考问,知月琢磨了一会,分析道:“奴婢觉得,娘娘的簪子应当不在云选侍手上了,唐妃娘娘既然让司珍司制了一对簪子,想来早就知道云选侍窃取了娘娘的石榴发簪,所以将自己的簪子放在了静安宫。如此一来,日后不论何人再拿石榴发簪说事,都不会给娘娘添麻烦。”
沈听宜点点头,“不错。”
这也是她向唐文茵道谢的原因。
知月笑起来:“看来,唐妃娘娘早就怀疑云选侍了,不然也不会想到这个法子,打得人措手不及。”
沈听宜看着盘子里的莲子,倏然叹了一声:“这样也好,我原想不打草惊蛇,等那人手段的,可心里总归是有一件事吊在前头,看得见却摸不着,可今日一来,虽让人生了防备之心,却也将所有事情摆在了台面上。”
知月叠声:“可不是,这样娘娘也了却了一桩心事。”
唐文茵打乱了她的计划,却阴差阳错解决了沈媛熙,也解决了云选侍,甚至与试图操纵这一切的人进行了一番博弈,倒让她得益良多。
只是,沈听宜很快冷静下来:“想知晓唐家的消息,还是得与母亲联系上。”
沈府虽是丛钰在执掌中馈,可到底不算名正言顺,也无诰命在身,何况赵锦书还在世,她不能越过赵锦书召见丛钰。
她摆弄了一番茶盏,思忖须臾,朝知月道:“沈夫人近来生病,你从我这儿取些药材,送去府上吧。”
这也不难,她只需要派人去禀告一声皇后,药材通过查验,便能送出去了。
知月会意:“娘娘可需要奴婢给夫人带几句话?”
沈听宜想一想,还是摇头:“不用,若是问起来,你如实说就行。再帮我打听一下三叔的消息。”
知月将事情记在心上,“是,奴婢明白。”
*
而随着沈庶人的死,后宫的局势也是一变再变。七月十八,昭婕妤诏封昭妃的消息传遍后宫。
尚服局早早备好了妃位的礼服,册封礼也早就开始准备,因而时间就定在了七月二十八日。
不过在册封礼前,还有个特殊的日子:七月二十六日万寿节。
暑气渐重,皇后特意将请安改成了三日一次。去年因着诸多事宜,万寿节并未办宴会庆祝,今年虽生了诸多事端,在皇后等人的劝说下,帝王决意在安福殿设宴,不过只宴请了几位宗亲和朝臣及女眷,余下的都是后宫嫔妃,说来,也算是家宴。即便如此,也让嫔妃们激动了起来。
静安宫事后,帝王很少踏足后宫,嫔妃们多日不见帝王,如今能亲自向陛下献礼,给陛下留个印象,她们岂不欣喜?
昭阳殿内摆着几大盆冰块,宫女在一侧扇风,驱散着殿内的热气。
沈听宜同闻褚都在室内更衣。午憩过后,沈听宜头脑还有些昏沉,任由繁霜等人给她摆弄衣裳,等闻褚唤了一声,她才反应过来:“怎么了陛下?”
闻褚打量着她这一身穿着,转而一笑:“这衣裳衬你。”
沈听宜下意识地低头瞧了一眼,杏黄色的襦裙映入眼帘,无疑,这是妃位的宫装。
她眼眸一转,迎上他的笑,“这是陛下何时让尚服局的人制的?”
闻褚不答,反问:“怎么不说不合规矩了?”
沈听宜掀起裙子,往他面前走了两步,笑语嫣然:“陛下不就是规矩吗?况且陛下已经下了诏,妾身如今可是昭妃娘娘。”
闻褚失笑:“确实如此,朕的昭妃娘娘。”
后一句话从他喉咙里走过一遭,比旁人唤得更显缱绻。沈听宜抿着笑,恰到好处地红了脸。
刘义忠适时地解释:“陛下早就吩咐尚服局给娘娘制夏日的衣裳了。年后西属进来的一批清云纱料子按陛下的吩咐,送去了尚服局,只是衣裳还未制成,若非如此,娘娘今儿便能换上了。”
清云纱多珍贵难得自不必再说,沈听宜心中一动,伸手攥住了闻褚的衣袖,眉眼弯弯,“多谢陛下。”
闻褚垂眸睇着她的动作,不紧不慢地开口:“昭妃娘娘喜欢就好。”
沈听宜闻言立即松了手,一言不发地坐回了榻上。
闻褚知她面子薄,偏就喜欢这样逗她,这时见她不理会自己,也没气恼,只是轻飘飘地扫了眼刘义忠。
刘义忠讪讪一笑,躬身退了下去。
都收拾妥当后,闻褚没急着走,沈听宜也不急,捧着一碗药膳喝了起来。倒是孟问槐踌躇了一会儿,像是想要催促帝王离开的样子,沈听宜收到他递来的眼神,往一旁捧着书看的闻褚身上觑了一眼。
将一碗药膳饮尽,她才好心提醒道:“陛下,时辰要到了。”
今日是他的生辰,这会儿,他该去凤仪宫接皇后,与皇后一同前往安福殿。
闻褚擡眼看了过来,将手中的书放下,淡声道:“那就走吧。”
沈听宜站起来,准备恭送他离开,却又听他说:“收拾好了?”
反应过来是在问她后,沈听宜呼吸一滞,轻声:“妾身都收拾好了。”
“一起走吧。”他如此说。
孟问槐若无其事收回伸出去的一只手,亦步亦趋地跟在了二人身后。
……
凤仪宫
早已准备好的郑初韫向从前一样坐在椅子上,一边翻看着账簿打发时间,一边等候着帝王。
不多时,若素脸色铁青地走进来,“殿下,圣驾已经去安福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