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攻其不备
就在张知府即将按捺不住焦急情绪之际,耳畔突然响起战北辰那悠然自得的轻笑:
“其实,昨夜因想一位知己,竟至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此言非虚,夜深人静之时,战北辰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沈兰馨,思绪纷飞间,睡意愈发稀薄。
张知府闻听此言,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窃喜,暗自揣摩:“知己?莫非是指那红颜知己?”
念及战北辰素来以不近女色著称,而今却破例让自家女儿张水英得以亲近,张知府心中顿时生出一个念头:
难道这位被战北辰深夜挂念的“红颜知己”,正是自己的掌上明珠?
这一念头如同春风拂面,瞬间吹散了张知府先前的所有忐忑与不安。
他愈发自信满满,毕竟,张水英的姿色,无论是在繁华的京城还是温婉的江南,皆可堪称绝色佳人,无人能及。
更何况,战北辰正值青春鼎盛,血气方刚,世间哪有男儿不倾心于佳人的呢?
他若表现出对美人无甚兴趣,那不过是因为尚未邂逅足以令他心动、真正触动心弦的美人而已。
往昔,他虽承认战北辰外貌出众,却总觉其气质略显阴柔,与心目中阳刚之男儿的形象有所偏差,因此难以完全顺眼。
而今,他看待战北辰的眼神已悄然转变,仿佛审视着一位未来佳婿,满含欣赏与认可,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张知府缓缓抬头,脸上绽放出和煦的笑容,轻笑道:“呵呵,原来是知己。”他的语气轻松了许多。
转念间,他心中暗自揣测,自己先前派遣的那些探子,恐怕在半途便遭遇不测,根本未曾抵达悦华客栈。
这一推断,源自战北辰方才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让他不禁重新审视起整个局势。
然而,更令人费解的是,随后派去搜集情报的人员也同样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这十几名精锐,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吞噬,彻底从世间蒸发,留下满心的疑惑与不安。
张知府忆及下车时,战北辰那意味深长的一瞥,心中顿时释然,暗自揣摩:
战北辰对自家小女定是心生情愫,否则怎会如此关注?他甚至开始幻想,战北辰此次造访,或许正是为了提及婚事,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涟漪。
于是,他故作不经意地问道:
“不知小女这两日来,可有给王爷添了什么麻烦?”
话语间,既带着几分试探,又藏着一丝期待。
战北辰洞悉了这位知府大人的心思,心中暗笑。
他清楚,张知府此刻的从容不迫,实则是自己之前一番言辞所致,使得对方从最初的惊惧中解脱出来,放松了警惕。
正如沈兰馨所言,让对手在紧张与放松之间徘徊,正是攻其不备的绝佳时机。
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走得更加谨慎,方能在这场心理较量中占据上风。
他现在清楚的很,必须让对方完全放下戒备,只有这样才能攻其不备。
于是,他语气中洋溢着几分兴味与赞赏:
“妙哉,确是举止大方,温婉得体。不知令千金是否已觅得佳婿?”
张知府闻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几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声道:
“未曾,未曾许配人家。”
他的笑容如春日暖阳,难掩心中的狂喜与期盼。
战北辰微微一笑,点头道:
“甚好,甚好。”
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正式而深沉:
“张知府,本王此番亲临浙洲,旨在深入了解此地近年来的政务状况。
望张知府能妥善安排,让本王得以全面考察,以便日后向皇上禀报。
尤其是关于倭寇侵扰之事,务必事无巨细,详尽呈报,本王需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保浙洲安宁。”
他的话语中悄然融入了几分神秘莫测的色彩,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探寻其背后的深意。
张知府一听战北辰的言辞,心中暗喜,以为这是要借他之手在皇上面前彰显政绩,自己只需略施粉饰,便能赢得赏识。他心中乐不可支,仿佛已经看到了前程似锦。
于是,他连忙应声道:“好,好,下官即刻筹备,确保明日一切安排妥当。”
言罢,二人已步入正厅,室内茶香袅袅,点心精致,显然张知府已细心准备多时。
他恭敬地引领战北辰至主位坐下,自己则在一旁侍立,态度谦卑。
战北辰见状,笑容满面,语气温和地说:“张知府,请坐吧。今日我们相聚,只谈家常,不涉公务,不必拘泥于上下级之分。”
张知府闻言,连忙推辞:“下官岂敢与王爷同席而坐,实乃逾越。”
战北辰轻笑道:“本王言出必行,你若不坐,岂不是要让我这脖子受罪,仰着头看你?”
话中透着一丝风趣与亲昵,意在打消张知府的顾虑。
张知府闻言,略作迟疑后,终是缓缓落座。
战北辰随后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凝重:
“张知府,本王记得您有一位胞弟,名曰张崇州,曾在抵御倭寇的战役中英勇牺牲,此事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