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七步成诗,誉满天下
太子指着那画一字一顿道:“不如景王妃就以此画,于七步之内作诗一首。”
他虽然一字一顿地说,可语气并没有那种咬牙切齿的恨,语气中只是不带丝毫感情,就好像沈兰馨不是他的弟媳妇一样。
可是,七步成诗,自古至今唯有一人。
自此之后,再无来者。
太子这话一出,众人皆是闭口不语。
无人不觉得太子有意为难沈兰馨,这诗如是作不出,沈兰溪自此以后在京城便名声尽毁,无立锥之地。
针对沈兰馨,自然也是针对景王,因为沈兰馨是景王的王妃。
太子的话,不由得让人多想。
孔夫子蹙眉,心中暗想,何时老夫得罪了太子?
再仔细一想,陈年往事浮现,多年前太子着人来请夫子入宫为其授课,夫子拒绝,只因他志不在此。
现下太子如此为难景王妃,如是景王妃作不出来,那孔夫子便落实了事先有意漏题与景王妃。
众大儒也是心思百转千回,都在心里斟酌以后要不要与孔夫子保持距离。
大儒中有人忍不住抬头去看孔夫子,而那些贵女大多抬眸去看沈兰馨。
沈兰馨心若明镜,对于周遭那些多是抱着旁观心态,静待好戏上演的目光,她早已习以为常。
心中了然,皇亲贵胄间的明枪暗箭,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她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举止间尽显温婉,轻轻抬手,行了一礼,却并未对太子言谢。
在她心中,太子之举,既不顾念手足之情,亦不顾皇家颜面,这份谢意,她自是不愿轻易给予。
随后,她从容不迫地站起身来,玉足轻点地面,仿如同踏云而行,迈出了气度不凡的第一步。
再看众人,就似沈兰馨那一步是踏在了众人紧绷的神经上,引得众人屏息凝视,目光紧紧锁在她的面容之上,企图从她的表情中解读出些许深意,仿佛她的脸上能浮现一句诗词来。
终究迈出的第一步如了众人的愿,沈兰馨未能吟出一个字来,那贵女中似有人叹息了一声。
有人终究绷不住了,小声议论:“她怎么可能会吟诗,京城高门大户内院之人都知道她自小便不爱读书,她怎么可能会吟诗作对。”
亦有人附和,只是声音比刚才那女子低了许多。
一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然而,沈兰馨的面容始终保持着那份淡然与从容,未让任何情绪泄露分毫,就好像她完全没有听见众人议论一般。
沈兰馨已经迈出了三步,却依旧未出一语。
议论声音更大,甚至有人轻笑。
哪知第四步刚一迈出,沈兰馨轻启红唇,吟道:
《战沙场》
千里江山血染红,将军立马战沙中。
壮志凌云冲霄汉,誓扫胡尘靖海空。
沈兰馨吟声慷慨,抑扬间风云变色,撩动人心弦,万众激昂同向往。
席间男宾,皆怀铁血梦,闻其声,如临其境,万马奔腾心间涌,横刀立马幻象生,誓斩敌酋护家邦。
有那女子不懂的,却也被那情绪所感染,亦是震惊当场。
她话音落定,刚好行至那《千山万壑争雄竞秀图》跟前,七步之距,不多不少。
刹那间,四周静谧至极,落针之声亦能清晰可辨,仿佛那硝烟弥漫的沙场景象犹在眼前,未曾有丝毫淡去,众人皆沉浸其中,竟无一人敢于打破这份凝重与庄严,整个空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肃穆氛围紧紧包裹。
“好,好,好!”孔夫子一连三个“好”字,右手捋着山羊胡子,笑容满面。
随着他的赞誉之声,这种静谧才被打破,众人这才各自重新管理好脸上的表情。
要说不惊讶才怪。
沈兰馨七步之内成诗,此等才情,日后定将成为京城内外广为流传的佳话,誉满天下,无人不晓。
景王那个废柴王妃居然会作诗写词,谁敢相信。
只有那女官与杨易颖脸上依旧是正常的表情。
杨易颖自知道沈兰馨会写字时就对沈兰馨是废柴一事产生了怀疑,觉得这其中定有文章。
现在下让她猜中,故而她脸上并未露出惊讶之色。
饶是如此,杨易颖内心也是掀起了惊涛骇浪,只是面上不显。
女官是因为不知道沈兰馨在高门大户有废柴之名,故而未觉惊讶。
“如此豪气干云之诗竟然是出自女子,实乃我大秧国文坛之幸事!”夫子不禁高声赞叹,语气中满是惊喜与自豪。
诚然,沈兰馨在诗会上的胜出,最为欣喜的莫过于夫子。
他深知,唯有沈兰馨的胜利,方能还他清白,使他从那些不齿的作弊行径中抽身而出,保全了多年累积的声誉与名望。
夫子无疑是最为沈兰馨获胜而心潮澎湃的一位,也是最希望她赢的人。
景王两目圆睁,怎么可能,这沈兰馨怎么会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