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三鼎甲’诗作
太子与众皇子原本只是来看个热闹,真要让他们赏析诗词歌赋,倒是不妥。
自然来的不仅仅只有皇子们,还有高门世家的世子作陪。
太子虽然坐了主位,却是将赏析诗词歌赋的重任推给了以孔夫子为首的大儒。
洪都学院的孔夫子在大秧国素有文坛泰斗之称,饶是如此,在太子面前依旧是谦让了一番后才担了次大任。
太子见孔夫子应了,便对女官道:“女官,将诗作念给众人听听,再传阅。”
女官闻言,便高声念了一首诗。
《咏兰花》
幽谷兰花独自香,清姿倩影入诗章。
不随群芳争艳丽,只向空山展玉芳。
叶似剑锋裁碧色,花如仙子舞霓裳。
高洁自是君家品,何惧人间有短长。
念完后才将诗作传给了众人去传阅。
片刻后,众皇子纷纷赞叹此诗之妙,言辞间流露出对诗作的高度认可。太子亦点头称赞道:“此诗确实非同凡响,外在描绘了兰花的形态之美,内在则深刻挖掘了兰花的神韵与风骨。唯有蕴含灵魂之诗,方能称之为佳作。”
孔夫子此时开口道:“诗是好诗,不过与今日诗词命题确有不符之处。”
太子闻言,不禁一愣,诚恳地请教道:“愿闻其详。”
孔夫子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严谨与考究:“此诗在情感与意境上均有过人之处。但今日诗词命题,却有特别之处——不得在诗中直接提及‘兰花’二字。故而,从这一要求来看,此诗虽好,却略显欠缺,未能完全契合命题之精髓。”
太子点头,众人恍然大悟,随即众人只道这诗会命题甚妙。
太子又名女官诵读诗词,女官朗声道:
《兰花颂》
幽兰生于谷深处,清雅脱俗自风流。
绿叶轻摇风送爽,白花微绽月含羞。
香飘万里引蜂蝶,韵致千般醉眼眸。
莫道此花无傲骨,凌寒独自展芳洲。
众人这次亦如第一首诗一般,只说诗是好诗,只是与命题不符合。
一番甄选下来,最后留下三首符合要求之诗。
孔夫子令女官将三首诗再次诵读了一遍后,女官大声诵读。
《幽谷幽芳》
谷中幽芳独自开,清姿倩影映苍苔。
叶间露珠凝碧玉,花间香气绕瑶台。
风来轻舞似仙子,月照高洁如瑶瑰。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窥。
《幽谷幽香》
幽谷深处有幽香,不惹尘埃自清凉。
翠叶轻摇风细细,素心淡泊月茫茫。
高洁堪比云中鹤,雅致犹如水上霜。
此间美景何处觅,唯有心静自能详。
《幽谷幽韵寄情长》
幽谷深处隐芬芳,不与群芳争艳光。
叶间清风传古韵,花间月色照家邦。
心怀家国情难尽,志在青云意未央。
愿以此身献社稷,留得清名万古扬。
女官宣读完毕,孔夫子转而面向众位大儒,语气温和却又不失庄重地问道:“诸位贤达,眼前这三首诗作,均符合今日诗会之要求,不知在诸位看来,哪一首能够脱颖而出,摘得魁首之誉?”
沈兰馨依旧保持着那抹淡雅的微笑,宛若春日里静谧绽放的花朵,端坐于众多贵女与妇人之间,显得格外从容不迫。
她的笑容,似乎藏有深意,又似乎只是随意的流露,让人难以捉摸。
战临安望着沈兰馨那平静无波的面容,心中不禁泛起了涟漪。
他暗自思量,这女子究竟有没有参与这作诗比赛?她的表情如此淡然,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先前的判断。
难道,她真的精通诗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