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金陵博物馆
出了梧桐大道,过了中山门,就是金陵博物馆。
米莉来得早,来参观的游客并不多。
从外面看博物馆有3栋比较大的建筑,按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是艺术馆、特展馆、历史馆。
历史馆外检票的队伍排着长队,米莉看了一眼决定,还是从距离她最近的艺术馆开始。
艺术馆里空空荡荡,只有零星的几个游客。
米莉沿着楼梯下到一楼,找到正在对外开放的展厅。
一进展厅,便看到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屏风,米莉绕过屏风,第一眼就被玻璃展柜后那个散发着郁润的文物吸引住了。
讲解员正在为前方的游客讲解,“这是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是清代乾隆时期的文物,芙蓉石又被称为粉晶,它的质地比较脆,雕刻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我们见到的芙蓉石制成的文物大多都比较小,足以见得这件芙蓉石蟠螭耳盖炉有多么珍贵了。”
从米莉的方向看过去,可以看到盖炉上粉色的天然纹理,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
“我们可以看到盖炉的腹部,雕刻了两组对称的蟠螭,盖顶也雕饰了四条小蟠螭,使整个盖炉更加美观而精致……”
这个展厅开放的文物并不算多,米莉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参观完了。
从展厅出来向左走,又有一个楼梯。
沿着楼梯下去,视线突然豁然开朗,目光所到之处全都是十分有民国特色的建筑。
竟然还有人在里面吃饭,喝茶,米莉还听到远处传来的唱戏声。
这也太沉浸式逛展览了吧。
如果不是她的视角还是这么低,米莉都要以为自己穿越了。
她跟着墙上指引的方向,来到下一个展厅,恰好看到一男一女两人正在对着摄像头讲解,看样子像是在直播。
“1960年,金陵市的一个农民在山上发现了一座古墓,而金陵考古队经过缜密的调查之后,才发现那一带竟然是古代有名的墓葬风水宝地,而后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古墓大都是六朝时期的。”
六朝时期指的是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
“考古队开展了半个多世纪的挖掘,2011年才将最后一块古墓挖掘出来,这些墓主人是当时的皇族和高官,但等到考古完毕,考古队的专家才遗憾地发现,有许多古墓的陪葬品已经被盗走了。”
“而且这些古墓还不是近代偷盗的,专家们还在古墓里发现明清时期的老物件,推断这些古墓是在明清时期被盗走的……”
米莉离得远了,便听不清两人的讲解声音,但好在博物馆里不缺讲解员,她四下转一圈就能看到好几个领口戴着小话筒的正装男女。
她边走边看一个陶瓷瓶,吸引了她的视线——三彩桃双鱼瓶,瓶身由绿黄鹤三种颜色构成,鱼嘴朝上,显然这就是瓶口。
瓶身两侧的鱼鳍还有两个仔细看才能看到的小孔,米莉听旁边的导游说,这是用来穿上绳子挂在身上的。
……原来古代人也有随身携带的水杯啊。
米莉继续向前走,穿过一片玻璃展台,她又倒着回来。
毛茸茸的脑袋盯着展柜里造型奇特的文物。
……这是什么?
长得像乌龟,但乌龟壳又变成了鱼身和鱼尾的样子,而且脸上还刻着人类的五官。
在这个文物后面还有两个拧得像麻花一样的存在,这个文物一左一右同样刻着两个人脑袋和人类的五官,像是麻花成精。
有点掉san值。
再往前走,前路渐渐拥挤,一群人围着一个巨大的玻璃展台。
米莉从人的腿缝里挤进去,才发现这竟然是一个类似于拱门的存在。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
“这件是大报恩寺琉璃塔的构件。朱棣抢了侄子的江山后耗费248万两白银建造了大报恩寺琉璃塔,用了足足10万人修了19年才修成,曾经被列为华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可惜的是琉璃塔在太平天国时期被毁坏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拱门,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零件。”
“拱门最上方正中间的人身牛嘴鸟脚鸟翅膀的迦楼罗,这是印度神话当中的一种巨鸟,龙都是它的食物,同时它也是佛教天龙八部之一,我们现在经常听说的大棚金翅鸟就是它和鲲鹏两者融合而成的。”
“两旁距离迦楼罗最近的是人手蛇身的龙女,再往下依次是腾龙、飞羊、狮子、大象。”
拱门上的雕塑精美而生动,色彩鲜艳,依稀可见其完整时是多么令人震撼。
米莉还看到好几个没有被玻璃柜保护的文物,她面露惊讶,在一旁驻足等待了片刻,才发现这些文物似乎是给视障人士专门提供的。
这些全都是仿制品,但博物馆对特殊人群需求的注意让她不禁有些触动。
“这是徐州出土的一件玉衣,但它并不是金缕玉衣,穿着玉片用着金丝的才是金缕玉衣,这种金缕衣只有皇帝才能用,而穿着玉片用银丝的是银缕衣,诸侯王才能用。”
“我们看到的这一件玉衣,就是银缕衣,代表着它的主人是一位诸侯王。”
“玉衣全长1.7米,整件浴衣用了2600块玉片,银饰用了八百多克,除了这件玉衣之外,和它一同出土的还有九窍塞。”
这个米莉知道,把身体上全部有孔的地方全给堵住,说是防止精气外泄。
她幻想了一下。
古人的想法还真是挺特别的。
“这件文物就是1980年在扬州出土的广陵王玺,广陵就是今天的扬州,当年的广陵王墓挖掘结束后都没有找到这枚王玺,于是墓主人的身份就迟迟不好定下。”
“那大家知道这块王玺是在哪里发现的吗?这是附近的居民在修路的时候从土里挖出来的。”
“这块王玺的主人是汉武帝刘秀的第九个儿子刘荆,刘荆曾经被封为广陵王,汉代太子和诸侯王的王玺上都刻着这样的小乌龟,在当时乌龟也有长生不老的美好祝愿,所以我们经常见到乌龟样子的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