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免费的“皮包水”
从留园出来,太阳已经升到了最高处。
米莉走在宽敞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垂柳在风中摇曳生姿,街道两侧院墙上的紫藤花开得耀眼,在阳光下染上了淡淡的金边。
出口向西直走,就能看到隐匿在一片树林中的西园寺。
西园寺的入口在南侧,步行10分钟就能看到售票处。
今天天气正好,虽然摸不准会不会下雨,但暂时是晴天。
售票处排着短短的队伍,游客很快就散去了。
西园寺的面积很宽敞,墙壁是金黄色,屋檐依旧是江南园林里独有的飞檐翘角。
明朝徐泰时修筑园林的时候将园林分为东园和西园,后来他的儿子将西园捐赠给了寺庙,这就是今天的西园寺。
而东园就是米莉刚才见过的留园。
来西园寺必须做的三件事——撸猫、吃面、找神鼋。
她现在就是猫,用不着再撸猫了,素面也可以等到中午吃,那就先去后院转一圈吧。
神鼋的学名叫做斑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一共不到四只,国内唯一一只仅存的斑鳖就在苏州动物园,那是民国时期放生的。
除了苏州动物园的一只,西园寺有两只,他们还有自己的名字,叫方方和圆圆。
这两只是明朝时徐太石修筑园林的时候放生的,四百多年过去,每一只都神长1.5米以上。
岸边还放着一座斑鳖的雕像,用通俗易懂的词解释,斑鳖其实就是大乌龟。
这两只斑鳖不经常露面,人们以见到他们为荣,觉得这是幸运。
2007年8月18号这一天,方方游上来在湖里游了两三个小时,然而在第二天就离世了。
从此之后,圆圆就再也没有露出水面过。
米莉站在岸边向湖里望去,并没有看到什么不一样的景象,她又出了连廊,在一棵树下晒太阳等待中午。
她现在还不饿,所以准备等中午人多之前再去吃素面,中间的空隙在这里晒晒太阳也不错。
等到太阳转到正上方,撒下的阳光被树荫遮住,米莉这才打了个哈欠,去了寺院里的素面馆。
素面馆面积比她之前去过那几个寺院的面馆面积都要大,里面的香客很多。
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寺庙里的素面带着甜味,确实挺鲜,但是米莉总觉得自己没有吃饱。
眼看着来用餐的游客多了,她干脆给下一位食客腾出了位置,又出发去了相比于西园寺在外地人眼中更为出名一点的寒山寺。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眠。
这首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枫桥夜泊》就是唐朝大诗人张继为了躲避战乱来到江南后所作的。
明朝时期为了抗击倭寇,于是修建了铁门关,过了铁门关就是枫桥。
枫桥一旁雕刻着一个雕像,这就是大诗人张继。
张继的手已经被游客摸得锃光瓦亮,像是镀了一层金。
天王殿前香火不断,飘渺的紫烟在院落上空散尽。
天王殿正对着的大殿是大雄宝殿,大雄是释迦牟尼的尊号,有大智大勇的意思。
宝殿后面是一片小池塘,里面的锦鲤和米莉在泉城看到的几乎没什么差别,胖到脑袋和身子一样粗。
鱼食10块钱一包,有好多游客买来在旁边喂。
米莉也买了一包,只是她一凑过去那些鱼就四散着跑了。
米莉:“……”
得了,10块钱白花了。
再往里走,能看到一座不太像寺庙的双层建筑,一层的牌匾上写着寒拾殿。
这就是华国的爱神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都是唐代人,一个叫寒山,一个叫拾得。
拾得一出生便被父母抛弃,被当时国清寺的高僧捡到后收养,一直在国庆寺的后厨帮忙。
寒山恰好也在山上隐居,两人一见如故,结为知己。
关于他们的传说有两个版本,第一个是说寒山和拾得同住一个村子,两人亲如兄弟。
后来同时爱上一个女子,但互相不知道。
后来拾得要和那个女子结婚,寒山知道后,离开家到苏州枫桥削发为僧。
拾得听说此事后,也舍弃了女子来到江南,寻找寒山。
两人见面后和好如初,便在此开山为庙,叫做"寒山寺"。
另一个说法是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
寒山是个诗僧,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
而拾得刚出世便被父母遗弃,幸亏天台山的高僧丰干和尚化缘路过,把拾得带至寺中抚养成人,让他长大后厨房干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