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漂亮到让人眼前发晕
汽车穿过一片蜿蜒的群山,沿着一条并不算宽阔的小河进入到米莉此行的目的地——石台。
石台隶属于池州,同样也是徽省的县级城市。
这里曾是古时安庆通往古徽州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游览过五次的地方。
米莉许久没有吃当地的特色小吃了,来石台县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早饭。
她总觉得每一个城市的早饭才是最贴合制作城市本身的味道。
石台特色的早餐大概就是粑粑了吧。
其实米莉一直搞不懂南方人把这种食物叫做粑粑还是耙耙,她之前一直管耙耙柑叫做粑粑柑,后来被别人纠正了才知道自己一直念的都是错误的。
她在网上搜石台当地小吃时,第一个就是粑粑。
米莉还以为那个人把字打错了,但她搜了好多个帖子都是用的“粑粑”这两个字。
所以耙耙柑中的“耙耙”其实和南方人吃的食物不是一个字?
虽然还是有些搞不懂,但米莉入乡随俗找了一家早餐店,便跟着前面的本地人买了一样的早餐。
锅贴和肉圆粑,还有一碗豆腐脑。
石台虽然是南方,但豆腐脑竟然是咸的,而且喝到最后味道还有点重。
肉圆粑她起初以为是糯米粉做的,但吃到嘴里才发现不是,口感和普通的馅饼一样,不过小一些。
锅贴也和她以前吃过的味道一样。
石台这边不像扬州苏州那样吃甜比较多,米莉吃了三种食物都是咸口的,而且都挺符合她口味。
不容易啊。
她可是吃了将近一个月的甜食,虽然那些食物味道也不差吧,但确实不太适应。
如今吃到阔别已久的咸口食物,米莉恨不得边吃边哭。
吃完早饭,她在县城里闲逛。
石台坐落在一片群山之中,县城依山傍水,一眼就能望到尽头。
里面的房子大都是浅色,偶尔还能看到几栋明显就很有年代特色的老建筑,路上的行人不多,全都透着安逸的气息。
只不过几个小时,米莉就把整个县城转了一圈。
刚好到中午,她就近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热闹的饭店吃了顿石台菜。
老板推荐的菜有一品锅、笋子炒肉、小河鱼,米莉干脆都点了。
菜很快就上来。
米莉以前也吃过一品锅,就是一只大铁锅,热腾腾地端上桌,里面还在沸腾,以萝卜、白菜、笋干等为底菜,上面一层鸡一层鸭再一层肉,码得整整齐齐。
除此之外还会放一些豆腐包、蛋饺,小火慢炖而成。
但石台的一品锅和她吃过的不同,里面除了笋子、豆腐、干豆角之外竟然还放着面条。
整道菜颜色偏深,汤汁浓稠,香味扑鼻。
面条浸泡着汤汁,十分入味,码得整齐的红烧肉也格外诱人。
笋子炒肉里的笋片很新鲜,整道菜都很爽口开胃。
至于小河鱼则是用县城边上的那条秋浦河里的鱼做的,据说小河鱼肉质鲜美,但因养殖要求而不能大肆繁殖,所以是一道难能可贵的餐桌美食。
米莉在菜端上来的时候还仔细瞅了瞅,发现就是一条和成人整个手差不多长的细长小鱼,汤汁颜色浓稠,上面撒着辣椒圈。
小河鱼鱼肉白嫩,刺并不多,而且很入味……米莉很喜欢!
一上午的时光就这么消磨过去了,她准备趁着中午去牯牛降景区瞧一瞧。
牯牛降景区距离石台县城大概25公里,打车半个多小时就能到。
现在已经到了月底,气温逐渐升高,米莉在木栈道上走了,一会儿就觉得身上被太阳晒着的地方产生了热意。
她抬起头,高山挡不住那肆意的阳光,光线落在幽静的山林中,反倒让林中高耸秀丽的树木显得更加动人。
在下一刻,她的爪子停到了半空。
仿佛拨云见日一般,眼前遮挡视线的树木忽然豁然开朗,远处宛如仙境一般的湖水映入眼底。
米莉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颜色的湖水,说是绿,又比绿清透,说青色又太重,说蓝又太普通。
一旁浅浅的溪流则是透明的,水流冲击着下方的鹅卵石,激荡出一圈一圈波纹。
简直漂亮到让人眼前发晕。
除了这美到极致的湖水外,山林中的树也是这风景中的一角。
这些树挺拔且高,但又不是直直愣愣地冲向天际,而是颇为闲适地偶尔舒展一下身姿,再接着向上生长。
树干上常常冒出几只纤细的枝干,芽绿的叶子点缀在其中。
牯牛降的那一片潭水其实没有米莉想象的那么大,或许就是因为小,所以它才格外清澈吧。
她来的时间凑巧,刚好赶上晴天,正对着阳光的潭水折射出无法形容的光线,这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景。
湖底有细小的小鱼经过,又在下一秒又转身游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