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七三、寂寂秋光 - 榴裙娇 - 鹅儿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榴裙娇 >

第73章七三、寂寂秋光

圣人与贤妃出宫祈福,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比较顺利的,毕竟成百上千的人都在保驾护航。但是徐娘娘娇弱,不知怎地崴了脚,一回宫就要躺下养伤。

反倒惹得六宫侧目。

大家伙儿虽然都知道崴脚一说是帝妃二人杜撰出来的障眼法,但既然长春宫称病不出,各位娘娘们就还是象征性地去徐贤妃宫里探一探病。

听说徐贤妃遭遇不测,郑贵妃和王淑妃最先携手往长春宫来。只不过二皇子越发顽皮,被圣人管得极严,倒没有跟郑娘娘一道露面。

阿丑不过两岁多一点儿,雍和宫就有师傅拘着读书习字。得亏这个孩子天资过人,要不然,照着圣人和贵妃对他的期许,说不得就要物极必反。

徐娘娘客客气气送走了贵妃、淑妃,不出两日,皇后又带着永嘉公主往徐沅的床前坐了。

圆圆自小就与徐沅亲近,听她伤了脚,急匆匆地就要往长春宫来。皇后见状,还对着徐贤妃吐酸话:“也不知这个女儿是给谁生的!”

徐沅靠在榻上,轻轻把永嘉公主揽在怀里,说:“日日都在孝敬娘娘,就不许她惦记我一回?”

皇后总归是皇后,说得这一句就丢开手,反而把大公主往外支:“徐娘娘宫里的秋海棠开得最好,让红玉带你下去瞧瞧。”

徐沅闻言,心里明白皇后这是有话要说,就抬起头示意惊雀:“你也跟着大公主一道去院里走走。”

永嘉公主虽然不明就里,但母后和徐娘娘的话她又不好违抗,只能先行了礼退出去。

等再听不见永嘉公主跟宫人们闲话的声音,皇后才交代来意:“圆圆到了议亲的年纪,驸马人选,我倒想跟你讨个说法。”

徐沅再得宠,也不过是个庶母,皇子皇女的婚事,她且还做不了主。皇后说这一句,倒让她心里疑窦丛生。

圆圆是嫡公主,想要什么样的驸马没有。哪怕圣人对皇后不够热衷,心里总也有几分情意,更何况他还是疼爱圆圆的。

徐沅皱眉,低声问:“我与娘娘,自然是无话不谈。”

“陛下呢,有他的考量,看中了三位公子。内阁学士杨继业大人的嫡次子杨晗,黄政大人的庶三子黄靖伦,还有一个,是太傅李善长家中的嫡四子李克祯。”

皇后嘴里这几个人,还真像圣人办的事儿。

杨继业和黄政是圣人稳坐江山的大功臣,把永嘉公主许配给这两家,若说没有政治联姻的意图,徐沅打死都不信。

太傅李善长是圣人当年在南书房的恩师,虽说圣人登基以来对李家的恩遇和加封都不少,但总没有结成儿女亲家来得实在。

圣人的意思很明确,永嘉公主的婚事,不能只当作普通的男女婚嫁来看,还得有一些政治功用才行。皇后在坤宁宫闭门不出半个月,估计也是在多方打听这几个未婚公子的脾气秉性。

徐沅不知皇后心仪哪一位,就旁敲侧击一句:“圆圆还小,总要多相看几年的。”

没想到皇后却摆了摆头:“你不懂,我们和北边儿,已不像往年那般剑拔弩张,甚至有些化干戈为玉帛的苗头。我瞧着圣人的口风,只怕想要与鞑靼联姻。”

胡人野蛮,但行军打仗却厉害得很。大邶国力虽有些起色,但只要还不到走投无路的那天,圣人也不敢拿着天下人的性命背水一战。

如此一来,和亲就是上上之选,不费一兵一卒就能保家卫国,谁还想流血牺牲?

圣人现在还没动圆圆的歪心思,给她挑的,好歹都是些正儿八经的官宦之家。说不准哪天圣人突发奇想,拿着圆圆的终生大事不作数,欲把她往异国他乡送,亦未可知。

所以皇后才会着急忙慌地四处打探。

徐沅明白过来,也就不说甚场面话了:“圣人说的这三位公子,我未有耳闻,就不知娘娘觉着哪个好些?”

要论好坏,自然是各有优劣。

皇后长叹一口气:“杨晗有才华,但孤高自诩、目无下尘,不是过日子的人。黄家那个哥儿忠厚老实,可惜是个庶子,身份上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李克祯是个美名远扬的翩翩公子,尚未娶亲,屋里通房妾室一大堆。”

听了这番话,徐沅就开始腹诽圣人挑女婿的眼光,不知上哪找了这么一堆歪瓜裂枣出来。别说皇后看不上,但凡头顶长了眼睛的就都看不上!

永嘉公主貌美动人又机敏敦厚,对上孝顺有礼,对下宽和仁慈。圣人选出来这几个,哪个尚公主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徐贤妃冷笑连连:“难道偌大一个京都,就找不出个靠得住的未婚公子?”

皇后却比徐沅更知一分艰辛:“若要找好的,还是得往底蕴深厚、家风严谨的世家大族里选,但陛下又不会愿意。”

破船还有三斤钉,家学渊源深厚的公侯之家,他们总会紧着儿女教养之事。教出来的世家公子,总比杨家、黄家这种半路发迹的寒门士子多一份矜贵得宜。

皇后嫁女儿,未必图男方家底有多雄厚,主要想找的,还是个能托付终身的如意郎君。

但干清宫的圣人,他对嫡长女的婚事,却是打足了算盘的。

几代君王齐心协力,好不容易架空了几个国公府、侯伯府,圣人肯定不愿意见着他们东山再起。永嘉公主的亲事,说白了就是她父亲用来笼络人心的政治手段。

在政治利益最大化这个前提下,圣人还能拿出几个人选来,而非一道赐婚圣旨草草了事,已经是他那所谓的“慈父之心”在作怪。

说是让皇后挑选,实则根本选无可选,也难怪她这几日看起来心神不宁。

事到如今,徐沅也只能是矮子里头拔高个儿:“李克祯乃好色之徒,将来只怕是个抛妻弃子的凉薄之人。剩下的,杨家和黄家,都是一路货色,看不出甚好来。”

这与皇后的想法不谋而合:“李家本就是陛下拿出来撑场面的,真要择婿,还得在杨家或者黄家做抉择。”

圆圆好歹是圣人与皇后的嫡长女,难道成了亲还要看驸马的脸色不成?真要这样,就是慈宁宫的太后也未必乐意。

徐沅想了想,给皇后另辟蹊径:“圆圆好歹在太后宫里养过,她虽不管后宫琐事,但在皇女的婚事上,还是能说几句嘴的。”

既然圣人心意已决,那唯一能跟他打擂台的,惟余一个太后。皇后心里明白,只是拉不下脸来去慈宁宫吐苦水:“太后素来不喜我,未见得肯帮忙。”

徐沅却觉着皇后太过妄自菲薄:“娘娘,您糊涂了不成?太后喜不喜欢您有什么紧要的,紧要的是她老人家偏疼圆圆!”

郑贵妃倒是得太后喜欢,也日日都带了二皇子去慈宁宫请安。可徐沅看太后的反应,不过平平。阿丑长到两岁多,太后满嘴夸聪明伶俐,却没怎么真的上手抱过。而永嘉公主回回到慈宁宫去,没三五个时辰就出不来。

说起来阿丑还很有些端慧太子幼时的风范,也没见太后真个爱屋及乌。再往近了说,鲤儿天资不高,更比不上阿丑会耍宝,太后回回见了,还不是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人人都说郑贵妃生了个好儿子,圣人寄予厚望,偏太后那头不冷不热。阿丑去慈宁宫请安,太后还经常当着郑贵妃的面儿念叨去世的鲤儿是多么活泼讨喜,这种事儿,慈宁宫时时有时时新。

宫里就一个皇子,郑贵妃又不好不带阿丑去给皇祖母请安。去吧,自讨没趣;不去吧,又受人非议。郑浔曾当着徐沅和王清惠说起这事儿,表情就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对比起郑浔来,徐沅倒觉着太后对皇后这个媳妇好像也没那么残忍无情。毕竟,太后当着皇后,不过是说几句没事找事的屁话。话嘛,太后只管说,皇后只管听,离了慈宁宫,皇后还是那个一人之下的皇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