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弃城
赵瑾虽然搬回了公主府,但是每日白天几乎都在皇宫里呆着,如今两国大军压境,边关传回来的,没几条好消息。
倒是快马加鞭送回来的战报里夹杂着一封家书,诉着相思,说边关那边的东西多难吃,沙尘有多大,说自己每天日晒雨淋,若是变丑了,她不许嫌弃,又问起家里两个小孩的情况。
唐韫修倒也心心念念着女儿。
想知道她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长高,有没有交到朋友。
原本只是寻常的家书,赵瑾看着看着又觉得眼睛有些生涩。
从前倒是从来不知相思苦,如今识得,倒叫人有些说不出的涩。
赵瑾没忽略上面说的,唐韫锦的世子妃准备回京。
世子妃回京其实问题不大,就是这人按道理应该安顿在永平侯府,毕竟永平侯这个爵位,本就应该由嫡长子来继承。
只是赵瑾虽然不了解永平侯府里面的情况,但也知道如今的永平侯夫人不是个好相与的。
想了想,还是决定等世子妃回到京城再过问她的意见。
京城近日确实是有些动静的,战争让百姓人心惶惶,有不少人涌入京城。
但如今京城对于外来人的审查严格至极,来了京城没办法安顿,等再过两三个月寒冬来临,京城不知会多多少路边的冻死骨。
不安和焦虑不停蔓延,关于战争带给百姓的阴影已经显露出来。
赵瑾就是在这时候收到了边境的捷报,城守住了,但是死了不少人。
禹越两朝的军队加起来不少,数量上远超武朝。
他们将武朝视为囊中之物,如今三个月也要过去了,两军依旧僵持着,武朝虽然暂时还没能力反攻,但至今没有抛弃一座城。
但也守不了太久了。
赵瑾下了命令,是疏散满城的百姓,再撤退。
这意味着弃城。
事实上,如今正在守的那座城地理位置上并不算好,不好守,但更多的人担心的是,这有了第一退,便会有第二退、第□□。
不少人在朝堂上忙着和赵瑾吵架,即便有君臣之别,这会儿也顾不上了。
“将士戍守边疆,若一退,士气便大减,殿下怎能下令将一座城池相让?”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殿下这一下令,前线的将士若是觉得朝廷有退意,又该如何是好?”
“士气难料,万一这一退士气便散了,溃不成军又该如何是好?”
赵瑾听着他们说了许久,没有开口说话,换做是皇帝清醒时坐在上面,说不定也会下令死守。
只是赵瑾认知里,人命更为重要。
战争固然会有牺牲,但不能无畏牺牲。
前线如今在守的是柳城,柳城什么都好,偏偏地势偏低,周围是一条环城河,这河放在平时,是柳城的宝,但在战乱时,有人往里面投毒,一城的人都得死。
赵瑾将话说出来,看到下面的人都沉默了。
“本宫所言所令,并非是怯敌,也并非因为驸马在前线所以畏缩,诸位应该明白,如今武朝与你我共御敌,若想将士们打战卖力,便不能不将他们的命视为草芥。”
她说着,又停顿片刻,方道:“此事本宫意已决,众卿莫劝。”
下朝,太傅跟着赵瑾。
他满脸愁容,事实上自从皇帝抱恙,赵瑾摄政以来,太傅就没睡过一个安稳的觉。
禹越两朝狼子野心,这场战早晚会打起来,早在几年前就可见端倪。
赵瑾的城府确实超乎太傅等人的想象,在这种时候,太傅终于也明白当初陛下为何同他说,华烁公主之才,在众人之上,唯一之憾,是身为女子。
太傅曾经教导过赵瑾,正因为如此,才对皇帝的说法持质疑的态度。
即便到这种时候,太傅也依旧不明白陛下的意思,他想要华烁公主辅佐皇子上位,可女子的身份始终是一道不可破解的掣肘。
“殿下,战事吃紧,如今弃城岂不是真让他国看笑话,再让我朝百姓心寒吗?”
赵瑾并不是很在意这点,她说:“只要边疆将士明白朝廷在意他们的生死便已足够,百姓这里,再多的话也不如一场胜战来得重要,太傅觉得呢?”
太傅一愣,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小在皇宫长大的华烁公主在玩弄人心方面其实不输给任何一个后宫的女人,甚至乎,别人是为争宠,赵瑾这是玩弄权术了。
话说到这里,太傅忽然幽幽叹了口气:“殿下若小时候便有这般觉悟,臣当时也不必那般上火。”
赵瑾:“……”
差点忘了小时候为了不上学干的混事。
只是那时候别人都想着算了,一介公主,能学好琴棋书画便不错了,后来赵瑾什么都学得不像样,也没人苛责,她是先帝之女,太后生下来的嫡女,即便什么也不会,身份摆在那,她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如今朝中好些位置空缺,赵瑾倒是都安排了人补上,但有些位置还空着,譬如丞相、御史和太师那些位置,这几个官位重要,若是赵瑾一手提拔上去的话,那就算是赵瑾的人了。
但这事,她总觉得应该让皇帝拿拿主意。
于是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赵瑾在养心殿守了半天,确认她这大哥是清醒的,于是就问了两句几个重要官职放什么人好这件事。
皇帝身体恶化只是很短时间内的事情,或许他早就想到了这一日。
赵瑾问出之后,久久没有听到回音,于是悄悄抬头,发现皇帝正盯着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