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王指挥使现在终于明白,掌印他为何有纵容女帝的底气了。
他纵容女帝对厉道林宽容,纵容女帝妇人之仁放了程见琅一次,纵容女帝一切看来很蠢的行为...
那是因为,他清楚并且善于运用一个人的优势,将其作用发挥至淋漓尽致。
没有女帝对厉道林的宽容,也就没有最后厉道林对程见琅的倒戈相向,没有先放程见琅一次,也就不能体现女帝的恩威并济、德配天地。
当然,也得是女帝这样质朴无华、心如磐石,十分难得的人,才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幸亏掌印他这个人对权欲金钱欲什么的都很淡,要不然,那简直就是大晋的灾祸!
搞不好还真能弄出历朝第一个当皇帝的太监。
以掌印这种强大到让人惧怕的运筹帷幄的能力,怕是之前把女帝弄进宫当傀儡长公主什么的,都是逗内阁玩儿的吧?
·
张昕清同中原霍家公子成亲后,生活和美,霍、张二家也得到了女帝不少赏赐。
因为霍家人世代子嗣艰难,霍家老夫人是在四十岁的时候才艰难怀上霍大公子的,所以张昕清腹中的霍家血脉并没有因为她是婚前而对她轻视,霍家反倒把她当祖宗一样供了起来,霍老夫人甚至对霍大公子下了命令,不许他做任何惹恼夫人的行为,连吃饭都得他来伺候着吃。
于是,霍大公子玩笑道:“娶媳妇后,我反倒成外人了。”
他这玩笑话显然乐在其中,天知道他想去张昕清想了多久,因为中原、北地不少姑娘偷偷羡慕起他们这对神仙眷侣。
这桩姻缘佳话一下子传扬千里,北部、东部的世家和中原士族的僵局也渐渐打破。
昕枂在回京的路上,就已经听闻这些事,彼时是东厂派出的暗卫前来回禀的,昕枂和赵朗辞正坐在茶馆包间喝茶小憩,赵掌印正把玩着掌中几枚棋子,昕枂不爱下棋,只爱旁观,所以他只能自己和自己对弈。
“南部那些官员查得怎么样了?”他姿态散漫,手指间夹着的几枚棋子看像是随意砸落,但仔细一看,落子每一个的位置,都犀利干脆,每出一子都能使别人陷入无法应付的窘困,可他棋盘一转,棋子轻轻一落,又轻松瓦解困境,让人看着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他的暗卫都是训练有素的,眼睛从不乱飙,就是他此刻一边落子,一边抽空来给女帝擦掉唇边糕点屑,他也能做到面不改色。
“回禀掌印,我们这次的布局太急了,所以势头有些猛,把不少官员逼至绝境,可能会鱼死网破。”
“网破补补就是了,”他依旧漫不经心,落下一字,“至于那鱼...司礼监养的鱼,与咱家何干?”
暗卫一愣,“司礼监若出了事,掌印不也得...”
昕枂这下终于意识到不对,停下吃糕点的手,眉头皱起,“衍之,你又犯浑了?”
赵朗辞笑容温柔:“陛下不是要大晋政治清明,让越来越多的人得到公义?”
昕枂愣了一愣,忽然想起小时候,经常看见阿娘每逢雨天就躲进屋里独自落泪的情景。
那时候她什么也不懂,阿娘抱着她,不让她去同容氏的子女争,不让她认字,阿娘说外公当年如果不是懂得道理太多,塞给自己责任太多,高家根本就不会落魄,她也不会半生寄人篱下。
她说这世道所谓的公义根本是骗人的,是骗那些满腔热血的人给上面的人铺路,没有权势根本得不到所谓公义,所以她让昕枂躲着些张昕馨他们,尽量不要去惹,不要去得罪,因为势弱者根本讨不到好。
昕枂缓缓点了点头,“嗯,我是希望能这样,但你这么激烈去捣他们的巢,你自己是不是也会有事?”
赵朗辞放下棋子,笑着专注地替她擦嘴,“陛下放心,臣心里有数的。”
“真的吗?”昕枂这才放心了一些,继续展颜笑。
那一盘棋局厮杀到最后,双方棋子已经厮杀到只剩寥寥数子了。
嗯,心里有数,一切...他都是心甘情愿的。
·
那个棋局被人收出去的时候,王指挥使偶然之下看见,一问之下得知那是赵掌印自己跟自己下的棋局,不由怔住。
他心中升起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一些是关于远在皇宫,掌印默许下运作的司礼监,一些则是最近掌印对之前态度松散时衍生出来的贪官污吏突然加强手段压制,激起的反弹。
他知道掌印如果下定决心要办成什么事的话,手段通常会十分狠辣,往往是考虑过诸多途经之后,选取最有效、也最激进的那个,当年掰倒司礼监白掌印也是不惜牺牲自己子孙后代以及男人的尊严、身份为代价,那么这次...
他不敢想。
·
皇宫中,冯玉安把刘御史公然在朝为难司礼监的事上报给小吕子。
小吕子听后也只是淡淡地“嗯”了声,一副不将冯公公放在眼里的姿态。
等走出司礼监衙门,冯玉安新收的干儿子悻悻道:“干爹是赵掌印身前最得力的红人,凭什么要听一个新上位的太监的话?”
冯玉安嘘了嘘,“你不懂,掌印走后把许多事务都交予他,司礼监如今少了他,可对付不了内阁那些人。”
“一个洗衣房出来的粗使太监,他真有这个能耐吗?”小太监问。
“你记得干爹之前同你说过关于那场宫宴上发生的事吗?”
小太监点点头:“效西边塞小侯爷在那场宫宴上酒醉拉尚衣局一女官成了好事,事后酒醒被女官逼着要交代,他恼羞成怒要司礼监出面给他交代那次吗?”
“是啊,那件事司礼监根本没人想到办法处理,那小侯爷在边塞有一定军权的,朝廷不能得罪他,那女官一看就是蓄意去做这件事的,但毕竟理在女方这边,处理得不好也要让尚衣局寒心,当时掌印恰好不在,司礼监像没了主心骨一样。”
“后来就是这个掌印新提起来的太监去解决了这件事。”
“那他到底如何解决的?”小太监好奇道。
“我记得当时他跑来问我,问掌印以前是不是真的用一口大锅烹过梅妃,所以我对他有点印象。”冯玉安回忆道。
“后来呢?”小太监深吸口气追问。
“具体不知道他怎么解决的,有人说看见他给边塞小侯爷端了一碗骨头汤,小侯爷喝完后脸色大变,之后就不再追究了。而那位尚衣局女官好好的就失踪了,她们掌衣找了好久没找着人,只好把她的宗卷送出去,按身死给她的家人抚恤金。”
小太监听到这里,不由毛骨悚然:“那...那那个女官真的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