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记忆总是一点点的恢复的,如同涓涓细流,直至积攒到了某个节点,便会冲垮大坝,轰然爆发。
大概是婴儿的脑容量不足以承载太多,刚刚新生的谢乔,是个时而昼夜啼哭不止,时而又会长久怔愣的婴孩。
眉目似画的小女娃,一双黑漆漆的杏眸却只呆呆的出神,不会移动,不会追随。
这导致谢氏嫡枝唯一的三娘子,直到三岁之前,都被人以为是天生痴傻。
这样的孩子总是愁人的,尤其放在不缺人力又注重脸面的五姓世家,很容易便会被塞进不见天日的内宅深处,在奴仆手中,凭着求生的本能与照顾者的良心自灭自生。
但谢乔却也是幸运的,上天将现世的谢乔心中最大的遗憾期盼,都加倍的补偿给了她,给了她在时下堪称优良的父亲,谢氏宗主谢非,还给了她这个世上最完美的母亲,朝霞长公主。
长公主疼爱自己唯一的女儿,更甚过自己的性命,即便这女儿混沌痴傻,沾满泥泞,长公主也只会亲手将女儿从泥泞中仔细捧出,拂去她的污秽,仍旧将她视作掌上明珠。
直至四岁,谢乔才终于磕磕绊绊学会了雅言,虽然还是时常冒出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莫名言语,但在长公主的精心照料下,却也渐渐摆脱了痴傻,长成了一个迟钝却可爱的寻常小女娘。
这时候,应当是谢乔最快活的一段时间,就如一个真正的天真孩童,端凝明艳,鲜花着锦,唯一烦恼的小事,也不过是裙上没有满意的花样,秋千架得不够高,秋日上了火气母亲不许她多吃鲜咸。
这样愚昧而天真的幸福维持到七岁。
七岁之后,谢乔彻底找回了上一世褪色的记忆,便有了自己的烦恼。
但这烦恼也是清醒且幸福的,因为大半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母亲。
在谢乔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很虚弱,正如乐府为公主出降而赋的诗歌中一般,貌如朝霞,又娇弱的如柳条晨雾,叫人惋惜忧愁。
谢乔恢复记忆之后,便想了许多办法为母亲调理身体,但都收效甚微,因为母亲的病弱并不全因为身体,更多的是在于心情。
长公主实在太过纤细敏感,身上仿佛总是笼罩着一层名为忧愁的雾气,在面对她的时候,会短暂的欢喜起来,但雾气却也并没有散去,只是移到了别处,仍旧如附骨之疽,挥之不去。
为了缓解母亲的抑郁倾向,谢乔第一个尝试改变的,是长公主与丈夫的感情生活。
她的父亲谢非,五姓世家之后的谢氏宗主,仪表不凡,当初对长公主一见钟情,朝思暮想,终于成功求得公主出降,美好的都编进了乐府诗歌,但也并不妨碍成亲之后,身旁的姬妾流水一般来来去去。
放在时下,谢非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且他身边只是姬妾,并没迎过出身士族的夫人,也从来没有承认过姬妾所出的子女身份,因此放在外人口中,甚至能称得上一句深情。
自然,在这种事上,谢乔当然是无理由站在母亲这一边,她用自己浅薄且并不专业的理解努力,具体表现为赶走这些莺莺燕燕,努力创造条件让父母相处,感情重新升温。
谢非表现的不置可否,长公主先是不解,明白了女儿心意后便只是哭笑不得。
长公主说,她从来也没有对谢非有过男女之情,谢非唯一为她带来的宝物,就是女儿谢乔。
谢乔不甘心,父亲不行,那试试旁人呢?
这里还没有发展出封建礼教,也有许多贵人会在私下豢养健壮的奴隶面首,昭苑里有许多年纪不大的侍女侍童,母亲都十分偏袒照顾,从其中挑顺眼贴心的放在身边,或许就能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呢?
谢乔挑了几个人选,却屡屡被拒,之后长公主被缠得没法子,甚至对她直言,她对养在身边的侍童只有对孩子的怜爱,长大就会送出去,事实上,甚至与男人相处一室,她都会觉得恶心。
对于母亲这说法,谢乔表示十分理解。
但她也并没有因此放弃,爱情不行,那就试试亲情。
谢乔早已打听过,她的母亲虽为公主,却原是获罪的媵妾所生,长在冷宫,听闻幼时连衣食都不足,都是多亏嫡出长兄,也就是她的王舅偶然遇见,斥责了宫侍,又命人多加照料,这才有了日后闻名诸国的朝霞公主。
连母亲长大后的婚事,也是王上这位长兄一力操持,若没有已然即位的王上,母亲也未必能顺利的受封长公主,成为谢氏宗妇。
按理说,有这样的经历,母亲与自己王兄的关系该是格外亲密的,可叫谢乔奇怪的是,母亲并不喜她多往宫中去与舅舅亲近,小时候王后还在时,母亲还带她去过几次章台殿,等到王后仙逝,母亲更是再也没回过王宫。
在谢乔的记忆里,王上就是一位很和气的长辈,在年节拜见时,会笑眯眯夸她玉雪可爱,赏赐她可爱漂亮的小衣裳小物件,也会向她询问关心母亲的近况,似乎一点都不介意妹妹的冷淡。
谢乔幼时问过母亲不愿回宫的缘故,长公主只是敷衍,说她小孩子家别管大人的事,只管听话。
等谢乔恢复了记忆,有心探查,也很快引来了母亲的察觉。
长公主找到了谢乔,告诉她,母亲之所以不喜欢王上,是因为她并不满意谢氏这一门亲事。
无人在意的庶出公主,原本可以远远离开都城。但因为邂逅谢非,对她一见钟情,王上为了拉拢谢氏,便执意将她嫁进了谢家,自那之后,她便也对兄王心生仇厌,再不肯相见。
这理由听起来十分合理,也顺道解释了为什么长公主对谢非这样冷淡。
谢乔接受了这个解释,也选择了尊重母亲。
事实上,这是谢乔在母亲还活着时,距离真相最近的一次。
但当时的她,却在母亲温柔的劝说下,放弃了深究,也放弃了从其它人身上让母亲欢喜的念头。
既然母亲最在意的就是她这个女儿,那么这个责任,就该由她来担。
十岁之后,谢乔成为了这世上最贴心的女儿,她将自己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用来回馈与陪伴母亲。
她不再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开始按照时下世家娘子的要求,研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外人面前表现的行止有分,处处端庄,让从前所有嘲笑长公主养了一个痴傻女儿的声音彻底消弭。
在家中,她欢喜的接受长公主的溺爱与纵容,养出所有世家女有的娇奢自矜,爱锦衣华服,精舍车马,美婢狡童……时不时还会突发奇想,生出些养娃娃一类的小喜好,麻烦长公主为她费时费力,打探墨家后人……
这一次的努力,当真有了用。
长公主身上的缺失的那一部分似乎一点点被弥补,在谢乔的陪伴下,母亲渐渐露出了三十岁的青年人该有的元气活力,等到她十五及笄前,更是有多半年功夫都没有再病过一场!
这放在以往每逢换季,必然病倒的长公主身上,简直是令人再欢喜不过的进步。
可谢乔才刚在喜悦与幸福中渡过了十五岁的生辰,开始按着母亲的安排,接着提起与六殿下姬天的婚事时,长公主似乎是操持及笄宴劳累,却又一次病倒了。
这一次的病症来的比从前都更险重,初时不过是伤寒,到夏日又不禁暑热,一场急症,短短几日竟就这般去了。
谢乔无法接受这么突兀的噩耗,母亲是习惯了生病的,只是普通的伤寒,怎么会这么快?
痛苦之中,一些不寻常的动静,也引起了她的注意。
世家之中,隐隐有了一些有关谢氏的私下议论,而后谢非与宫中出手,携手诛灭了都城一个没落的小氏族,一个活口未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