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和亲没见过熙贵…… - 给重生的小姐当丫鬟 - 南方早茶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7章和亲没见过熙贵……

第117章和亲没见过熙贵……

没见过熙贵妃的妃嫔们尚且摸不着头脑,但那些宫中的老人们便一个个交换眼神,心照不宣。

这位婉更衣与熙贵妃足足有六七分相似,最像是那双眼睛,眼眸温柔似水,与熙贵妃一模一样。只不过熙贵妃身上有一股养尊处优的雍容气质,而这位婉更衣却是带了几分小家子气。

“今儿是你第一次请安,思书,带婉更衣认一认宫中的主位们。”皇后回过神,埋怨皇帝如此行事,把熙贵妃的三个儿女置于何地?思书听命,等婉更衣拜见了皇后之后,她就一一为婉更衣指了高位娘娘,“这位是贞贵妃,这是……”

婉更衣行了多次礼,羸弱的身子摇晃了几下,皇后让人加了一张凳子,许她坐下,又交代了好些话,无外乎就是不要惹是生非,要伺候好皇帝。

待散了之后,李安宁与南枝说道:“也不知这位婉更衣能走多远。”脸与熙贵妃相似,若是性子也有几分相同,想必当个嫔是不成问题的。

“茗儿,你说那些娘娘们为何这般看着我?”婉更衣百思不得其解,她在教司坊看惯了嬷嬷们的脸色,养成了一副敏感的性子,对于旁人的目光总是极快的发觉。

她总觉得扫在她身上的眼神都很意味深长,像是在透过她看别人,好似她不是陛下的新宠婉更衣,而是另外一个人。

婉更衣摸了摸自己的脸,又想起昨夜陛下看着她的脸失神,在歌姬当中,她不是长得最美艳妖娆的,谁也没想到陛下放着美人不要,看中了她。

七月中旬,文美人生下了一个公主,容妃多有失望,也不提要养十公主了。华妃也不想,直言有康乐公主就够了。

恪贵嫔去找了李安宁,“先前文美人靠上来,臣妾没有拒绝,只是不冷不热的吊着她,如今她诞下十公主,臣妾也没了与她亲近的心思。”她想要一个皇子,至于公主,她自个生的六公主还没疼够呢。

众人都以为十公主会让某位贵嫔养了,不曾想最终是徐妃去了勤政殿一趟,把十公主要到了储秀宫。

“想来是三皇子大了,马上要出宫建府,她膝下寂寞,正好文美人位份不高,往后也不能像从前的静贵嫔那般屡次叨扰华妃,她肯定满意。”李安宁说,“陛下说等十公主满月宴之后会给文美人晋封,到时候本宫要忙着给文美人准备册封礼,你的生辰宴本宫怕是去不了了。”

“娘娘得陛下与皇后娘娘的信任协理六宫,自然该忙着正事。您记挂着臣妾,对于臣妾而言便是莫大的荣誉了。”恪贵嫔捧着贞贵妃,“臣妾不在意生辰宴,不过是几个相熟的妃嫔一起喝喝酒说说话,也没个滋味。”

皇后不会大办她的诞辰,上行下效,有身份的后妃们办生辰宴也不过是请几个戏班子入宫热闹热闹,不会大摆筵席。

“届时给你的贺礼会重三分,本宫让福顺带去。”福顺就是五公主,过了六岁陛下就给她赐了封号,跟前边两位公主一样从“福”字,顺这个字是李安宁为她求的,祈求一生顺利无忧。

*

北边的战事败了,一个韬光养晦的部族在北方统一了大部分的部落,建立了政权,号武国。他们建国之后便对文朝北边的州县发动突袭,忠毅大将军率领大军抵死反抗,苦苦守住了瓜州。

但过了七八日,忠毅大将军部下的一名下属叛国,致使战事失利,忠毅大将军战死沙场,瓜州被武国夺去,武国甚是嚣张,要文朝赔款与让公主和亲。

战事由皇帝与前朝大臣们处理,不干后宫的事,唯有公主和亲一事与后宫息息相关。

如果陛下真的打算让公主和亲,适龄的只有福庆公主,可若是战事再拖个一两年,随后再议和决定让公主嫁到武国,那合适的公主就是康乐与康定了。

李安宁坐着轿撵路过永宁宫,听见里头传来了很明显的哭声,南枝解释道:“大概是英美人,她父亲战死,消息一传回来,她就哀恸不已。”

而且英美人是忠毅大将军的老来女,在他身边千娇百宠的长大,父女俩感情很好,结果现在阴阳两隔。

“敲打一下宫女太监们,别怠慢了英美人,纵使没了靠山,英美人也是正儿八经的后妃,由不得他们宫人磋磨。”

“是。”南枝点头。

和亲,别看这一词暂时与李安宁无关,要是将来接连战败,那么她的福顺也难以幸免。心里想着这些事,她情绪并不高,又念着皇后,便让宫女去承干宫带了话,让皇后保重身子。

领命而去的宫女很快回来,还说皇后娘娘不在承干宫,去了勤政殿。

“陛下,臣妾不该过问前朝事宜,可臣妾只想知道一件事,要和亲么?”皇后问皇帝,脸上满是对福庆公主的怜惜,“臣妾知道,若真的定了,最有可能是福庆去武国,可陛下,福庆是熙贵妃的孩子,她生前哀求臣妾照顾好福庆,倘若福庆去那等严寒之地,跟流放有甚么区别?”

和亲的女子从来活不长,不仅仅是因为他国天气恶劣,更是因为她们往往得不到尊重,被打被骂是常有的事。

“而且臣妾听说,武国的皇帝已经四十五了,当然不配福庆,况且,武国皇帝不在了,不过二十岁的后妃便要降一级,入新帝的后宫,这,此等屈辱之事如何使得?”

“大臣们分成两派,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朕主战,但一旦开战,耗费的银钱却不是区区几十万两。”主和派的意思是,能用少量银子与一个女子就可以解决的事,何必要劳动大军以及掏空国库呢?

要是确定了打仗,不能在短时间内胜利,这花钱的口子就越开越大,最终整个国家有可能被拖败。

“陛下,臣妾不懂打仗的事,可臣妾知道一个词,狼子野心,那武国一旦得了好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届时,恐怕就不是赔款与和亲那么简单了,割地,杀戮,他们马背上舔血的人,甚么事做不出呢?”

“皇后,朕明白你对福庆的爱护之心,你暂且先回去吧。”皇帝自然不想助长武国的野心,他还年轻,满腔的雄心壮志,既然武国主动开战,那他不如借此机会收复失地。

焦灼了好几日后,下初雪的这一日,皇后终于安心了,陛下主战,已经下令调动大军了,这意味着福庆不必远离京城。

再之后,皇后突然也急着为福庆找驸马了,与皇帝通过气之后,皇后就开始办宴席请世家子弟以及大家闺秀们入宫,贞贵妃与四妃也参与,除开为福庆相看,她们还得为三皇子和四皇子挑选侧妃。

赏雪宴、赏梅宴、品茗宴,三场宴席办下来,几位娘娘已然心中有数。夜晚,南枝帮着李安宁卸下了满头珠钗,与南枝说道:“曾家的嫡幼女你觉得可好不好?十一岁的年纪,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言谈举止皆照规矩,皇后问她话时她言之有物,当真是不错。”

“奴婢不知道曾姑娘好不好,不过奴婢知道娘娘很满意曾姑娘。”南枝笑着打趣李安宁,“娘娘怕不是想立马给曾姑娘说亲?”

曾家是百年世家,在朝中虽然没有位极人臣,但官员数量众多,如今的礼部尚书、吏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便是出自曾家本家,那曾姑娘就是这一家极为受宠的幼女。

“好姑娘少,更得现在看着,曾姑娘身份不错,我怕徐妃动心思,不过三皇子应该等不了那么久,以曾家的势力,也断不可能让自个女孩等几年,然后当三皇子侧妃。”

自然,当太子的侧妃或许还可以委屈将就,但三皇子注定了不会有出息,人家怎么可能愿意?

惦记曾姑娘的不只是李安宁,还有太后,她在皇后的侍奉下喝了药,脑子里回想着皇后所说的话,她挑出了几家的好姑娘。

“可惜那曾家的太小了些,不然正合适四皇子。”太后叹息,四皇子身份不高不低,虽然有她这个皇祖母抚养长大,可他到底没有母妃,沈氏又不是甚名门望族,给他的助力有限。

“母后再瞧瞧旁的好女孩。”皇后劝说,她今日瞧见贞贵妃多看了曾姑娘几眼,想必是动了心思,她自然是偏帮太子与贞贵妃的。

“那方家的十四,明年就十五了,也合适。”太后细细思索,“纵然明年四皇子才十二,但皇子妃大两三岁正正好,会照顾人,而且等四皇子十四五岁完婚时,方姑娘十六七岁,身子骨长成了,生孩子就容易些。”

“那就定了方姑娘了?”皇后询问,“除开皇子妃,两位侧妃母后可有中意的人选?”

“确定了,你跟方家打个招呼,让他们不要给方姑娘相看,明年选秀之后,哀家就下旨给她与小四赐婚。侧妃你看着办吧,还有那些侍妾之流,一并赐给他。”宫宴以及家宴都只能皇子带着皇子妃参与,对于见不着的侧妃,太后并不上心。

“是。”

“徐妃看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合适的?”太后又问,她终究是心疼怜惜孙儿的,害怕三皇子婚事不顺利。

“徐妃眼光高,觉得这个女孩差了点姿色,那个女孩又不够大胆,怎么都不满意,儿臣就说了她,让她别只顾着自己的想法,也要顾及三皇子对于妻子的要求。纵使婚姻大事皆由父母抉择,但三皇子终究是不同的。”皇后一边替太后捏腿一边想,三皇子若是身上有疤痕还好,偏偏那伤疤在嘴边,遮都遮不住。徐妃挑女孩子,人家家世背景深厚的人家自然也会挑三皇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