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肖似熙贵妃的歌姬……
第116章肖似熙贵妃的歌姬……
第二日,陈云海便去对大皇子传了陛下的口谕,从今日起,行宫便没有叫夕月的宫女了。
大皇子淡漠地点头,可有可无的态度,在他看来,夕月不过是一个玩物,没了一个还有另外一个。他本就心性淡漠,有此反应也不奇怪。
陈云海把带来的圣旨宣读了,是陛下给他赐婚的圣旨,让他娶宜州本地的一门清流人家的嫡长女为皇子妃,婚期定在今年十一月底,时间仓促,可见对于大皇子是极其的不上心。而且,急匆匆给他娶妻,也有让他快些安定下来不要惹事的警告意味。
“儿臣遵旨。”大皇子面无表情地接旨。
“大皇子的婚礼是谁操办?”南枝与思书说着闲话,“宜州离京城远着呢,娘娘们也不可能千里跋涉到宜州。”
“约莫是在京城办好聘礼等等事宜,到时候再用船运到宜州。娘娘们再派些值得信赖的宫人参与婚礼,看着两位主子成了事,再回京禀告就是了。”思书说,大皇子没有母妃照料,又是被赶出京城的皇子,谁愿意多加搭理他?陛下不喜他,皇后娘娘又觉得他没有规矩,贞贵妃与他又有仇,谁敢冒风险帮大皇子?
费力还不讨好。
“陈公公这些天在干甚么?总是不见他人影。”思书说,“想找他闲聊都不成。”他们三个代表三个主子,偏偏陈云海总往外去,也不知是作何事?
“估摸是奉了陛下的命。”南枝笑了笑,“明儿咱们一起出去吧?宜州的好东西我还没买过,采买一些当礼品,用来送人是顶顶好的。”
“那便去吧,我早就想问你了,宜州的胭脂水粉很细腻,我从前用过两盒,当真不同。”论起出门逛街,思书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哪怕成了妇人,她也照样爱美爱俏丽。
*
没在宜州多待,一行人便坐上了回京的船,陈云海嘴紧,对于这些日子常往外走的事闭口不谈,只与南枝她们嘻嘻哈哈,一副没心眼的模样。
回了皇宫,陈云海径直去了勤政殿,与皇帝汇报了这大半个月以来调查到的事,“前年大皇子收了两个幕僚,去年宜州换了新的知州,其中一个幕僚私底下接触了卢知州,只不过卢知州并不与大皇子亲近,跟卢知州同一边的官员们对大皇子大多也只是明面上尊敬。还有一些小官以及小商户为了攀附大皇子,使了很多手段……”
对于前途光明的官员来说,看不上大皇子很正常,可对于那些投靠无门的人来说,皇子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选择,哪怕这个皇子并不受宠。
“哼。”良久,帝王冷哼,“朕这个儿子从小就不安分,长大了,变本加厉。”
所幸被他赶去了宜州,要是还在京城,指不定掀起多大的风浪。
翊坤宫,五公主拉着南枝的手,抱怨道:“我等你好久了,母妃说你过几日就回来,姑姑,你去了哪里?”
“公主原谅奴婢吧。”南枝拿出在宜州买的玩意儿,哄了五公主好一会儿,才终于把她哄好了,回头,她又对几个宫女说道:“我也给你们买了手信,人人有份。”
翊坤宫上下的宫人皆有一份,南枝如今不缺银钱,收买人心的事儿做起来也不心疼。
“哟,我才睡醒,就听闻了南枝姑娘分那个派这个,怎的没见提起我呀?是忘了,还是不在意。”李安宁风趣地说道,她顺带白了南枝眼,像是在说:你要是真敢忘记了我,正殿这门你就不用进了。
“哪儿敢。”南枝颇为无奈,哄完小的又要哄大的,“给我十个胆子也不敢啊,喏,特意挑选的胭脂还要头面,比不得宫里的精致,但带了宜州风情,格外不同。”
“我瞧瞧。”李安宁让南枝替她梳妆,把头面戴在头上欣赏,同时聊起了大皇子,“我看着陛下多半要让皇后与我一齐办大皇子的婚事。”
“说来也怪,皇子大婚一般会赐爵位与府邸,但是陛下没有下旨,难不成就让大皇子在行宫完婚?那姑娘嫁给他,还随着他住在行宫里头,这不是受委屈么?”南枝说,“不过宫里上下都不把大皇子放在眼里,只怕也不会有人为他周全颜面。”
*
入了夏,太后反倒病了,是因着殿中放了冰,她从外头进来,一冷一热夹着,身体受不住刺激,一下子就着了凉。
看望完太后,皇后正与李安宁商议着安排妃嫔们轮流侍疾,太后这两年病的次数多了,她们二人对于如何安排已经得心应手。
不多时,四皇子也来了,他惯来淘气,这个时间想必是偷偷从太元殿悄悄溜出来的。
皇后见状板着脸训他,“先生们等下又去找你父皇告你一状,你父皇铁定罚你,不是小孩子了,别总是闯祸。”
“母后,儿臣知错。”四皇子是个混脸皮,每次都是认错快,过后又照常,“儿臣不该上课偷跑出来,只是听闻皇祖母生病,这才着急了些。”
“去瞧瞧你皇祖母,她肯定想见你了。”皇后没再说甚么责罚的话,四皇子至纯至孝,也不枉费太后亲自把他养大。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皇后与李安宁都忙起来,一方面是要隔三差五到寿康宫,另外一方面则是忙着给大皇子与福安公主筹备婚事。
一晃过了夏秋,因为太后病重,今年便没有去行宫避暑以及去秋猎,待到了十月,大皇子的婚仪就装了船往宜州去。
十一月底,大皇子与郭氏成了婚,但京城中没有来人让他们回京拜见长辈,大皇子妃郭氏暗自委屈了好些日子。
翻过了年,便是景宁十四年,许是新年气氛好,太后渐渐的又有了精神。但到底上了年纪,她便时常把孙儿孙女们喊到跟前,想着多看几眼。
一月初,文美人有了身孕,她是司马家旁支的姑娘,身份不算低,生了公主还好,若是生了皇子……
“娘娘您说,文美人这一胎,会交给谁养?”恪贵嫔用慢慢悠悠的语气说,“同为司马家的姑娘,容妃只怕心思不浅。”谁不知道先前十一皇子出生时容妃与华妃有多热切?
“要真是给了容妃,不知道的还以为文美人入宫是为了给容妃生个孩子呢。”李安宁摇摇头,“本宫看未必,文美人不见得与容妃多亲近。”容妃是想要一个皇子,可皇帝不给,她便没了法子。
“如今主位膝下都有了皇嗣,文美人的孩子会给谁养?容妃、华妃、慧贵嫔,静贵嫔以及臣妾都是养着公主,若是文美人诞下的是皇子,必然在臣妾几人当中选一个妃嫔抚养,若是公主,倒没有那么多说头了。”恪贵嫔擡眼看向了神色了然的李安宁,说道:“想必娘娘也猜到了,臣妾有此一言,也想要一个皇子。”
“唔。”闻言,李安宁也沉思起来,恪贵嫔是她的人,她养着的皇子天然便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文美人生的是皇子,而且记名在恪贵嫔那儿,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文美人的孩子才一个多月,可惦记上的人不少,尤其是容妃,甚至已经写了信回司马家。
而心思细腻的文美人,也察觉到了暗流涌动,她摸着自己的肚子,期望是个公主,她不想为他人做嫁衣。公主给了高位娘娘抚养反而能有个好结果,若是皇子,保不齐扯进甚么斗争中。
“可惜了,如果我早生几年就好了。”文美人幽幽叹息,似贞贵妃,景宁三年入宫的,如今儿女双全不说,更是踩着一众出身好的妃嫔成了贵妃。
又或者是像贤贵嫔那样,与贞贵妃同年进宫,纵然不起眼,可一年年熬着,如今也靠着诞育皇子的功劳成了一宫主位。
晚入宫就是艰难许多,何况她还没有靠山,更是步履维艰。文美人思量,“你说,我要不要投靠一位娘娘?”她刚入宫那会儿容妃以及良贵嫔曾拉拢过她,可她一个都没选,而今却是不得不考虑了。
“小主,您还年轻,不如先熬着,投靠高位娘娘无异于与虎谋皮。”宫女劝说,“以后都要受制于人,不妥呀。”
“不,恪贵嫔便不是,她是靠上了贞贵妃之后才一路升到了贵嫔,还生了六公主,若真要选一个,我想着去讨好贞贵妃。”文美人想得久远,如若一定要被抱走孩子,她情愿孩子养在翊坤宫。
太子的手足……
但宫里上下谁不知道,贞贵妃不见上门的妃嫔,恪贵嫔除外。文美人对宫女吩咐道:“去打听恪贵嫔在不在长春宫,如果在,给我收拾出两份礼来,我去与恪贵嫔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