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规矩
◎都要等她先吃饱喝足以后才能轮到家里的男丁吃◎
十余年没回来,刘旺的家已经和林氏印象中的大不相同。
以前的茅草屋已经不见了。眼前的房子砖石做基,木柱做架,青瓦做顶。进门就是一个大院子,挂着两根晾衣杆,散养着两只鸡一只狗。然后是三进二层的木屋,往后有后屋,往左是柴棚,往右是新修的猪圈和茅厕。
一切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木柱上都贴着喜庆的对联和福字。屋檐下的椅凳上都放着茶盘,摆着一些瓜子花生,看着热闹极了。
“倒还像点样子。”林氏勉强点点头。
邓霞和林如儿打量着这房子,心里也暗松了口气。她们在达州也是住青石小院的人家。若这刘家住的是什么四处漏风的茅草屋,和昨天她们临时落脚的破屋有什么区别。起码现在的条件看起来,竟然还好。这样她们才愿意住很长一段时间。
“娘,您先进屋暖暖身子吧。表弟、表弟妹你们也快进来。”刘旺躬身站在厨房门口说道。
原本还算宽敞的火坑边顿时拥挤起来,别说坐下了,就是站在一起都颇为费劲。
“如儿,这是你表哥刘壮、表嫂赵三娘。还有表弟刘文和表妹刘小甜。快叫人!”林通拉过看着肉粥两眼冒精光的林如儿,一一介绍道。
林如儿咽了咽口水,乖巧地喊着人,竭力掩饰自己的饥饿。
“姑奶奶我饿。”林启是小孩,不像大人那般能忍,他的目光一刻不停歇地落在那盆加了肉丝的热粥上。肚子也合时宜地响起来。
“乖孙孙,饿着了吧。到姑奶奶这里来。”林氏立即抱起林启,又没好气地说:“十几年了还是个没眼力见的。是不是想饿死我们?”
何氏不过是去归置几人的行李,晚进来一步热饭菜,就听到了婆婆的冷嘲热讽。她面色一青,咬牙低着头:“儿媳这就准备。”
“奶奶,婆婆原本嘱咐我您们一回来就热饭菜的。是我耽误了。给您赔不是。”赵三娘连忙说道。
赵三娘拉住何氏的手。婆媳俩远离了火坑一块来到灶台边又赶紧把因为等得太久微凉的饭菜热了一遍。
林氏吃饭时规矩极严。所有饭菜,不论多少,都要等她先吃饱喝足以后才能轮到家里的男丁吃。男丁吃完再是小辈。最后才能轮到女眷们。除非是她极其喜欢疼爱的人,才能有幸和她一块吃饭。而现在有这个殊荣的只有林启。
刘文和刘小甜一起站在院子里,远远地看着中堂的饭桌。他们看着昨晚年夜饭吃剩的那条鱼,大半都进了奶奶和表弟林启的肚子。娘找村长家买的那只鸡,林启更是左右开弓,两只鸡腿一起吃。刘小甜眼巴巴地看着,有些委屈。以往鸡腿都会留给她和二哥吃。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奶奶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刘小甜小声地问。
刘文摸了摸妹妹的头:“不会。奶奶路上奔波,劳累了。”刘文没有白读那些书。换做以前,他定也和小甜一样为不能上桌吃饭难过。但现在他却可以忍耐下来,心平气和地安抚妹妹。
“二哥骗我。奶奶喜欢表弟。她抱表弟,没有抱我们。”刘小甜噘嘴。她没见过奶奶。但是这村里,别的小孩总有奶奶。就像小鸽子和她奶奶一样。她常羡慕小鸽子可以被奶奶抱着,奶奶还会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给小鸽子。没想到现在真的见到了自己的奶奶,小甜才发现和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
奶奶甚至连个笑容都没给她。
林氏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吃得很慢。等到她停下筷子,接过何氏递来的茶水时,桌上的饭菜热气早没了。
“你们爷们去吃吧。”林氏拂了拂衣袖从中堂主位上下来。
林通站在旁边早馋得要命,听到林氏的话立马像得了皇恩,拉着刘旺、刘壮就上桌:“旺兄弟,大侄子,我们可得喝一杯。”
刘壮见何氏扶着奶奶出了中堂,却对着林通笑笑,没有上桌:“我还不饿。就让我爹陪表叔喝两杯吧。”
他这话说的扫兴,很是不给林通面子。大过年的,就算不是亲人,是个过路人如此相邀,刘壮也该陪上两杯才是。林通愣了下,没再看刘壮,和刘旺吃喝了起来。
刘壮该逢迎的时候逢迎,但他懒得应付的时候,却不会做半点乐意的事。他惦记着一家子人都还没吃上饭,他哪里肯先吃。宁可饿着,也要等着赵三娘她们一块吃。
还没轮到邓霞和林如儿母女吃饭,邓霞手里攥着一把花生朝刘壮走过来。
“表婶。”冷不丁有人靠近,刘壮防备地拉开距离,却还是叫了一声。
“听你娘说你之前是当猎户的?”邓霞问。
“是。跟着老师傅学了点皮毛。学艺不精伤了腿,差点残废了。”刘壮看向自己的右腿。
邓霞哎呦一声,这茬何氏可没跟她说过:“这是怎么弄的?现在伤可好了?你当猎户的,腿脚可是最要紧的。”
“出了意外。家里为了治我这腿花光了家里所有钱。”刘壮毫不在意地说道。
邓霞心里嘀咕。这新修葺的茅厕,这饭桌上的肉食,甚至还有这一家人穿的新衣裳,可不像花光所有积蓄的模样。却又听刘壮继续说。
“幸而有我媳妇。她自打嫁给我以后,日日夜夜辛劳,操持家业。不然表婶你们今日来,怕是只能看到我们一家人啃野菜。”刘壮就差把赵三娘夸个天花乱坠。恨不得说家里一砖一瓦都是赵三娘挣出来的。
这边刘壮在糊弄邓霞,那边何氏则扶着婆婆在家里漫步消食。赵三娘亦辛勤地跟在后面,不敢怠慢,唯恐林氏有一点不高兴又苛责何氏。
索性何氏和林氏相处过三年多。在林氏来之前,把家里大致规整了下。就连晾衣杆的位置朝向,都是按照林氏喜欢的方向摆的。基本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走了没几步,林氏有些累了。她把目光投向了柴棚门口逗狗的兄妹俩。
“那俩是你后头生养的?”
何氏忙回道:“是。文哥儿、甜姐儿,你俩过来见过奶奶。”
听到娘的呼喊,刘文只得硬着头皮带着刘小甜过来。两个孩子低头喊了声奶奶过年好,便呆呆地立在一旁。林氏手里牵着的林启比刘文小两岁,比刘小甜大一岁。
他吃饱喝足了,嘴油汪汪的也没擦,正打着饱嗝。打饱嗝的空余鄙夷地看着眼前的表哥和表妹。
“文哥儿过了年就要满七岁了。甜姐儿满四岁。”何氏拉着一双儿女说道。
林氏看刘文的目光要多些。她眯起眼睛,眼周旁的皱纹挤在一块,好叫自己看得更清楚些。刘旺的长相随林氏,刘壮和刘小甜的长相随何氏,倒是这刘文的眉眼有几分像她的第一任夫郎。也就是刘旺的父亲刘治。
想到刘治那个老不死的狗东西,林氏的心情坏起来。她丝毫不掩饰自己反感的神色。
刘文看得清楚。他从没见任何人用这种眼神看过自己。好像他是什么见不得光的脏东西一样。刘文呆愣愣地站在原地,心里冒出一股委屈来,红了眼眶。他再也说不出来奶奶喜欢他和妹妹的话来。
赵三娘赶忙过来拉住刘文和刘小甜,把他俩拉到没人看见的角落。
“小弟,这是我刚才偷偷去灶上烤的糍粑。你和妹妹在这里分着吃。你照顾着妹妹好吗?”赵三娘把袖子里用粽叶包着的糍粑放到刘文手里,摸了摸刘文的头。
刘文应了声,头往上仰了仰。这时赵三娘的肚子也叫了起来。她平时干的活多,饭量大,早就饿了。如今这肚子已是第三回响。
“嫂子你也吃。”刘文忘记伤心了,立马就要把这块糍粑掰成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