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近日,玻璃厂在东街各厂的排名中可谓异军突起,直接从倒数蹿上了前三名,甚至隐隐有和万年第一水泥厂一较高下的气势,玻璃厂众人为此自是春风得意。
而出现这个转变的原因,不外乎为那一件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神器”——放大镜。
据说这柄神器能够引天火,还能准确控制天火落下的方位。
少将军所带领的那一场在关山的战役就是靠了它才能在不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大败夷狄军,甚至还生擒了敌方王子以及两名大将。
消息传到边关城内,百姓们第一反应是为边关军的大获全胜拍掌叫好,第二反应则是——放大镜?这是什么东西?
饭后的西街食堂又热闹了起来,尤其是玻璃厂工人所在之处,周边更是热闹非凡。
要说这在玻璃厂上工的人,嗬,那可真成了最近的边关红人,茶余饭后总有人要拉他们讲上一讲“放大镜”的神奇之处。
其他人乐意听,玻璃厂众人也乐意讲——开玩笑,这可正是他们玻璃厂扬眉吐气的时候!一直被当做倒数第一他们早就不爽啦!
“你是说,是放大镜把天上的神火引了下来?那是不是谁有了这柄放大镜谁就能召唤神火?”
“……可能还需要某些口令?”
“比如说?”
“……急急如律令?”
“放大镜真的是玻璃做的?就是河里那些黄沙?”
“你是在质疑我们玻璃厂的工作吗?”
“早就听说有得道高人能够呼风唤雨,少夫人果然是天神派来解救我们免于受苦受难的仙女!”
“古有术士能够引天雷,今有少夫人为我们引天火大败敌军。”
“当初见到少夫人的第一眼我便知她定不是凡人!”
……
眼看百姓们把这件事传得越来越玄乎,盛玉不得不找了个时间,在西街食堂召开了一场科普大会。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盛玉手持一木盒缓缓走来。
“最近时常听闻城内有传言说我乃是九天下凡之神女?”
谁也不曾想到盛玉一开口最先说的居然是这件事,但见她缓声继续说道,“在诸位心中,‘神’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呼风,唤雨,亦或是——引火?”
盛玉微微停顿,便见台下的百姓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盛玉也不阻止,任由他们畅所欲言,见有一人神色微动,盛玉示意他直接开口。
那人站了起来,初时说话还有些结巴,到后来语句越来越通顺,神情也变得越来越激动:“少夫人,我不知道什么天神、神女,如果让我来说的话,少夫人就是我心中的神,是为我们边关带来希望的神祗!”
此话一出,立刻得到了底下人的热烈响应:
“我觉得他说得没错,是少夫人教会的我们造水泥、造纸、炼制玻璃!”
“还有城外那一大片一大片农田,都是在少夫人的教导下种出来的。”
“没有少夫人我们就用不上月事带,更不知生理健康为何物……”
眼看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盛玉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她脸上的表情是一如既往的淡漠,这也让底下颇有些狂热的众人慢慢冷静了下来。
盛玉道:“关于你们说的这一切,我不过是做了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是不是谁掌握的知识多谁就能成为神呢?方才各位所提及的技术在边关都不是秘密,我很欢迎各位多多学习,成为这样的‘学神’。”
“再者,若是你们觉得引火是只有神才能做到的事,那如果我说,从今往后所有人都可以学会引火呢?”
这句话一出,顿时把在场众人惊得失言了一瞬,片刻之后,待众人反应过来,现场是比之方才还要喧闹的声响。
盛玉一抬手,立时有一队士兵手捧和她拿在手上样式大小完全相同的木盒子走了上来。
在士兵将盒子发放给众人排在前列的十余人后,盛玉也打开了手上的盒子,从中拿出一个通体透明,底下有木棍相连的器具来。
盛玉道:“各位手上拿着的,便是近日传闻中的神器——放大镜。”
话音刚落,手上有盒子的那几个人无一不惊地抖了抖,手上就像拿了个烫手山芋似的,无所适从。
他们心中又惊又喜——这种神器真的是我能接触到的吗?
在盛玉的示意下,他们打开盒子,取出里面放着的东西来。
触感冰凉,质地坚硬,原来这就是用玻璃做成的放大镜。
现场早已乱成了一团,原先拿有盒子的那几个人在混乱中既要保证自己手上的放大镜不被抢走,又要免于它受到损伤。
还是有人说了一句“这种制品看起来很容易打碎,你们小心一点!”,这样混乱的场面才有所缓解。
盛玉抬头看了看天色,明日高悬,阳光正好。
空地上已经被摆放好了一堆易燃的干草,盛玉手持放大镜向前,众人虽不明所以,但仍睁大了眼睛,唯恐错过一个细节。
只见他们的少夫人随意地将放大镜拿在手上,接着上下左右幅度微小地动了动,似在寻找角度,接着,她便停住不动了。
围观的人早把一人一草围得水泄不通,后方的人撑着前方那人的背踮起了脚,前方的人因为占据了一个好位置,此刻丝毫不敢有怨言,只能让自己再站稳一点,以防被后者推倒。
就在众人皱着眉头,看不出一个所以然的时候,突然——干草燃起来了!
所有人都见到了这个堪称奇迹的场景,没有任何火种,干草的确是自燃的!
“少夫人念口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