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六十四章

李律皱起眉,他实在是分不出精力再去客套费心思,声音沙哑地说了句,“天色已晚,又雪天路滑,让惠王先回去吧,若是有事,明日午后再进宫便是。”说完直接进了内殿。

身后侍女福身行礼后,去殿外回禀了李简,大风吹过,感觉都要冻透了。见李简笑着应下了,她后退几步,快步回了殿内。

李简伸手拢紧了身上的披风,站在灯笼下,桔红色烛光笼罩在身上,映照着一双眼睛干净透亮。知晓陛下不肯召见他,也不敢破了规矩贸然打扰,在殿外执拗地站了许久,低着头叹了口气。

看了一眼紧闭的殿门,在他转身正要离开时,殿门再次打开了,方才回禀的侍女快步上前福身行礼,“惠王请留步,陛下请您进去。”

李简并未露出惊讶神情,而是笑着点了点头,迈步跟随侍女进了正殿。在门外还用手拍掉了落在头发披风上的积雪,怕会带进殿内,弄湿了干净整洁的地面。

原本回了内殿的李律,昏昏沉沉地坐在矮榻上,冰凉的手掌摸向发热的额头,倒是舒服了许多。喝了侍女端上来的汤药后,他望着窗外薄薄的积雪,随口问了句,“惠王可回去了?”

“回陛下,惠王还站在殿外。”侍女赶忙半跪下回话,举着食案接下李律放回的药碗,半跪在身旁的另一名侍女递上一盘蜜饯。

拿起一块蜜饯放入口中,甜腻的味道充斥着口腔,让李律竟分辨不出,与苦涩的汤药相比,哪一个更难接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水冲散了口中的苦涩甜腻,“召惠王去正殿吧,朕稍后过去。”

打开香炉盖,李律拿出几乎未用过的薄荷香料,添了许多进去,顷刻间清凉的香气弥漫到空气中。他用力掐着眉心,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后,揉了揉酸痛的眼睛,这才熄灭了香炉,起身去了正殿。

他到正殿时,李简正低着头站在正中间,身上的披风解下搭在一旁的椅背上。少了披风的遮挡,显得拢在宽大衣袍里的身体瘦弱纤细,让人心生怜惜。

听到脚步声传来,李简并未抬头,而是半跪下行礼,月牙色长袍垂到地上,柔软温润。明明是高挑的少年,却透过烛光,在地上映射出单薄的身影。

“起来吧,赐座。”李律坐到正座上,面色看起来比李简还要苍白几分,目光在殿内巡视了一圈,最后落到了李简身上,“你们都退下吧。”

待殿内侍女都屏退后,李简开口道,“这个时辰来打扰陛下,是臣弟考虑不周,还望陛下恕罪。”放在腿上的双手十指交缠在一起,微微用着力,青筋蜿蜒在白皙手背上,看起来很是局促不安。

“无妨,只是九弟身子弱,不该雪天进宫,当心着了风寒。”李律轻咳一声,掩住声音中的沙哑,又端起茶杯喝了几口,“前几日郑太医去惠王府问诊后,回禀惠王身子无恙,着实让朕宽心了不少。”

“多谢陛下惦念。”李简轻声回复道,当他抬起头对上李律的目光时,紧握的双手松开,左手复上右手手腕,隔着衣物轻轻摩挲着,“臣弟的伤已无大碍,还请陛下放心。”

“若是朕问起,你会如实回答吗?”李律轻声把茶杯放到桌上,敛去笑意的面容带着严厉,殿内寂静无声,他也不催促,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李简。

沉默了许久,李简起身跪在了地上,“请陛下责罚。”

“罢了,你不说朕不会勉强。”早就料到会如此,李律面色如常,只是目光深邃地一直注视着李简,仿佛想在细微的表情上察觉出异样,“不知惠王进宫所为何事?”

“今日五皇兄来了府中,传了陛下的口谕,臣弟...”李简低着头不敢面对李律的目光,抿了一下嘴唇,“请陛下收回旨意。”

“婚姻大事岂非儿戏,惠王竟如此地不懂规矩。”李律带着沙哑的低沉嗓音染上几分凌厉,“抗旨该作何处置,你心中再清楚不过,还是要让朕召执征过来,给惠王好好讲一讲国法家规。”

李简跪着的身子明显一抖,他俯身跪趴到地上,“臣弟不是有意抗旨,陛下的思量臣弟是感念在心的,只是臣弟身体孱弱,总归是一个拖累,不忍让姑娘家跟着受苦。”

“你是亲王身份高贵,嫁给你便是王妃,何来的辛苦一说?”李律语气放缓了些,不适地皱着眉,“朕为何此时给你赐婚,九弟聪慧应该明白的,不过是希望你可以安稳度日,如燕王那般,朕也就放心了。”

“臣弟只是个闲散王爷,这身份看似尊贵罢了。”声音中带着颤音,李简眼中全然都是无奈,“嫁到惠王府好坏都是个未知数,殿中监府上的掌上明珠,不该拿一生的荣宠当做赌注,和臣弟捆绑在一起。”

李简膝行至李律脚边,用右手抓着李律衣摆,“求陛下可怜臣弟,臣弟愿接受一切责罚。”

右臂宽大的衣袖,随着李简的动作向下滑落,李律低下头,便看到右手手腕上还未完全消散的瘀痕,虽不似先前触目的青紫,但多日后还留有红痕,可见当时伤得极重。对上李简小心翼翼又恳求的目光后,他伸手拍了拍李简的肩膀。

“此事朕会再慎重考虑,九弟先回去吧。”李律侧过头避开了那双眼睛,太过纯粹干净,让他不忍再多做苛责。

“多谢陛下。”闻言李简俯身行礼,待李律起身回了内殿,才缓缓地站起身。膝盖跪得久了带着刺痛,他无暇顾及,拿起椅背上的披风,松散地披在身上。

在走到门口时,他扭过头看着李律离开的方向,旋即收回目光,走出了正殿。

翌日,李律口中所说的另一份圣旨,传于殿中监府与吏部尚书府,将王陆次女赐婚于柳景林的二公子,也就是清婕妤的哥哥。门当户对的婚姻,两家自是欢喜,纷纷上书谢恩。

李念听闻便知晓了大概,在府中内殿,将那份失去意义的圣旨焚于暖炉之中。

腊月十五,眼看着新年将至,年味越发浓郁。长安街上,街头巷尾都是吆喝的小商小贩,不畏寒冷,都想在这个时节多赚些银两,过个好年。就连平日里宽阔的芙湘街也拥挤了起来,府上的夫人小姐们争相添置衣物首饰,都怕落于人后,失了面子。

一个身影也混迹于这片拥挤之中,发簪松松垮垮地插于长发中,垂下的青丝披散在淡青色长袍上,多了几分慵懒之意。芙湘街多是马车行驶而过,他就闲庭信步地走在街上,身上只围了单薄披风,也不觉得寒冷。

在快走到福暖阁时,他停住脚步,一个转身去了对面的胭脂水粉铺,对迎上来的伙计点了点头,“我要给夫人买一盒黛粉。”边说着,余光边注意着福暖阁门口的马车。

伙计见男子穿着富贵,便知是府上的贵公子,更是尽心起来,不仅拿了黛粉,胭脂细粉额黄也放到了男子面前。盒子上印刻着花纹,华贵且价格不菲,“公子,这些是昨日里新到的,府中夫人小姐甚是喜欢。”

男子面上一直带着浅淡笑意,拿起胭脂盒子,指腹摩挲着花纹。

此时,韩曦从福暖阁出来,怀里搂着一个女子,不知在耳语什么,逗得女子脸颊泛红。随后他又俯身,在女子脸颊上印上一吻,这才迈步上了马车。

目送马车驶离福暖阁,男子把胭脂放回原位,“今日先要黛粉,其他的回去问过夫人,如有需要,下次再来便是。”

伙计闻言把黛粉包装好双手递了过去,又接过男子手中银两,在得知不用找零后,满脸堆着笑容,说着好话地把男子恭送了出去。

将黛粉拢于衣袖中,男子从容不迫地进了福暖阁,解下披风,在靠近边角的位置坐下。

舞台上清秀的女子正弹奏古琴,琴声宛转悠扬,虽是欢快的曲调,却莫名地透着一股忧伤。酒客们鼓掌叫好,不是垂涎女子的美色眼神流连,就是搂着身边女子寻欢作乐,自是不会有这种雅兴,欣赏琴声中真正的含义。

男子被琴声吸引着,目光停留在舞台上的女子身上,眼神淡漠,全然未有方才挑选黛粉时的温润。这时一名女子端着清酒走了过来,轻声将酒壶置于桌面,女子顺势坐到了旁边的座位上。

“我是清音,来服侍公子的。”女子声音绵软,拿起酒壶到了一杯,推到了男子面前。从男子进来时,她就注意到了周身儒雅温润的气质,抢先一步过来服侍。

来这里的酒客多是好色之徒,有钱有势便不把姑娘们当回事,得提心吊胆地尽心服侍,不容有任何闪失。这人心见多了便心生厌烦,唯有气质出众之人,才会让她多看几眼,先前就有两位公子让她念念不忘,等了数月却再也没有来过。

“劳烦姑娘了。”男子笑着应道,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礼貌又疏离。

清音夹起一片牛肉递到男子嘴边,身子前倾凑了过去,“公子别只顾着喝酒啊,这牛肉是用了储国特制秘方做成,口味独特,公子一尝便会喜欢。”

男子伸手虚握住清音的手腕,隔着衣袖避免了肢体接触,他手腕一转,把牛肉递到了清音嘴边,“应该在下喂姑娘才是。”

灯火大多集中在舞台表演的女子身上,边角的位置相对黯淡,两人之间距离不过半米,可以清楚地看清纤长的睫毛。男子眉眼弯弯的带着笑意,一双眼睛像是盛着星光,让清音看得红了脸颊。

“敢问公子尊姓大名?”看衣着便知是自己高攀不上之人,清音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姑娘叫在下离月便是。”男子说着拿起筷子,夹起一片牛肉放入口中,吃相优雅。

“离月公子,果真人如其名,温润如玉。”清音把手中筷子轻轻放在桌子上,右手顺着桌面向前,覆在了离月同样置于桌面的左手上,轻轻地握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