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律闻言抬眼盯着陶若寒,眼神中带有几分压迫,手中的奏书捏出了皱褶。
“臣在去青盐宫调查时,发现汐美人的贴身侍女瑶儿所戴耳饰,与手镯款式极其相似。”陶若寒说完用手抹去额头的冷汗,“尚不能因此定论,还要问过汐美人。”
看了眼身旁的执征,李律目光微转,并未给出旨意。若是说后宫之中谁最是胆小怕事,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汐美人,他如何都无法把她与狠毒的幕后主使者划等号。
殿内一众人都在等待陛下的旨意,谁也不敢出言催促,陶若寒抬起头,为难地看向执征。执征垂眸走到李律身前,轻声唤了声,“陛下。”
“带人去青盐宫搜查,将那个贴身侍女押入天牢,严审。”把满是皱褶的奏书拍在桌上,李律看向陶若寒,“是事实还是陷害,朕今日就要结果。”
陶若寒领命,带着刑部官员退了出去,手中的几份证物带回刑部,先做封存。
抬手退去了殿内侍女,李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汐美人出自郡公府,白郡公是个老好人,性子和善。朕从未听闻郡公府与江家有仇,也属实没必要做下毒的死罪,对郡公府并无直接好处。”
“属下这就去调查。”执征领会了李律的用意,行礼后,从殿门离开。
李律坐在空荡荡的正殿,酷暑时节,周身却攀上一层寒意。案件从先前的毫无进展,到如今直接把答案摆在了眼前,太过巧合了。他甚至觉得,这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这段时间,辰贵妃都在宫中休养,有舒美人的方子调养身体,气色红润了些许。但依旧身子虚弱,在宫中多走几步,都会觉得气喘无力。
毒药在体内侵蚀,确实不是几日就能养好的,舒美人如此宽慰,说一定能彻底恢复。辰贵妃每次都是笑着应下了,可这笑意,到不了眼底。
年幼的大皇子坐在内殿矮榻上玩耍,辰贵妃用手捋顺大皇子垂下的发丝,这时,她脸上才真切的有几分笑意。
刑部在后宫各处搜查,嫔妃们大都闭门不出,一日抓不到下毒者,她们也很难心安。
皇后来望舒宫看望过几次,亦是不断的开导,她的话辰贵妃多少能听进去些。竹妃还住在金凤宫内,有孕将近八个月了,皇后实在不放心。
御膳房为了辰贵妃的调养方子,也是颇费心思,对于瑞国毒药的解法,周太医不止一次去西旻宫求解。舒美人也去望舒宫看望过几次,向太医院提过建议。
至于温嬷嬷,这几日头疼脑热,在宫中调养。她是庄王妃的服侍嬷嬷,舒美人自然对她有几分恭敬,还派碧儿精细照料。
按理说,瑞国人最是适应这个时节炎热的天气,温嬷嬷为何身子不适,那要问舒美人了。
中毒之事,让清婕妤受了惊吓,她本就对先前落水心有余悸,觉得两件事或有关联。还是玉婕妤向皇后禀明情况,住到莺时宫,陪着清婕妤。
后宫里各顾自己人,关上宫门,谁都不想做出头鸟。就连平日里受宠的霜婕妤,也闭门不出,整日待在灵韵宫,不知在做些什么。
今日,碧儿去内务部领用物品,怀中抱着东西,往西旻宫的方向走去。近来宫中气氛压抑,其他宫中的侍女皆是领了东西便走,不会再私下谈论八卦之事。
碧儿听不到故事了,多少有些遗憾,她来自西旻宫,舒美人在旁人口中,可谓风头正盛,免不了有人多看她几眼。
快步远离了内务部,碧儿溜边从阴凉处走过,在一个拐角,看到许多穿着官服的人,去了相反的方向。她认不出那些人出自哪里,只感觉事情不对,小跑着回了西旻宫,向舒美人禀报。
碧儿看到的,正是带着刑部官员去青盐宫抓人的陶若寒,他得了旨意,一刻不敢耽搁。
当一行人到了青盐宫,和宫门处守卫的侍卫禀明来意后,进了宫中。宫中并无异常,进来时遇到的侍女,还恭敬的福身行礼。
推开紧闭的正殿殿门,陶若寒要说的话憋在了口中,他瞪大双眼,眼中满是震惊。
汐美人手中端着茶杯,她抬眼看向进来的陶若寒,喝了口茶水。她脚边躺着一个侍女,侍女没了气息,从口中溢出暗黑色的鲜血。
“臣奉陛下旨意,前来押瑶儿回去调查,还望娘娘配合。”陶若寒说完,弯腰行礼。
汐美人没有接话,而是抬脚踹了一下脚边的侍女,侍女身子受力转变了方向,正对着陶若寒,“陶大人来晚了,瑶儿企图在我的茶中下毒,又不小心误服了有毒的茶水。”
陶若寒记性一向很好,只见过一次,也能认出死者为瑶儿。瑶儿的死状不算好,脸色青白,暗黑色的鲜血蹭在了脸上。
目光上移,停留在汐美人放到桌上的茶杯上,陶若寒目光微转,命刑部官员将瑶儿的尸首抬了出去,送去太医院检测毒素。瑶儿耳垂上还戴着那对红翡翠滴珠耳环,随着动作不停地晃动。
地上还留有瑶儿的鲜血,汐美人微皱起眉,命侍女把血迹擦干净。
事已至此,陶若寒不可能再看不明白事情真相,他再次行礼,“经调查,瑶儿有重大嫌疑,而今死无对证,还请娘娘配合问话。”
“用不着这么麻烦,事是我做的,我认。我跟你们走,至于你们想知道什么,我都会知无不言。”汐美人说完站起身,走到陶若寒面前,她眼中没了胆怯,妖艳的红唇微启,不笑时,也美得不可方物。
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陶若寒命人将汐美人带去天牢,又派人去光华殿禀报。
汐美人神情淡然,全然没有犯了死罪的恐惧,也极其配合,去了天牢。天牢内空气并不新鲜,一股迎面而来的热气中,还夹杂着浓烈的腥臭。
刑部人员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汐美人眉头都没皱一下,优雅地向里走去。迈步进了一间开着门的牢房,牢房内收拾得还算整洁,想来也是照顾了她的身份。她用手拂开稻草,坐在了木板床上。
得到禀报的李律用手掐着眉心,他甚至已经料想到了这个结果,如此周密布局,岂非一个侍女能轻易做到的。汐美人清纯的容貌在他眼前闪过,他睁开眼睛,“审问汐美人,没有朕的旨意,不得用刑。”
此事事关重大,大理寺与御史台也参与其中,一同审查,亦互相监督。
大理寺卿赵泸阳是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子,在位几十年,兢兢业业,从未出过纰漏。陶若寒对他也是有着几分恭敬,亲自给他搬了座椅。
御史台那边情况就不同了,御史大夫周佐元之事一出,御史台便成了众矢之的,没少被议论。后来李律下旨,陶若寒的同门师弟严明任御史大夫一职,才算平息了风波。
别看两人为同门师兄弟,陶若寒与严明素不对付,各任其职,私下里甚少往来。这一下子又因为案件聚在了一起,两人敷衍地打了招呼,对待案件上亦能毫不保留地携手查案。
三人先是坐在一起,由陶若寒将所有案件细节讲明,而后才问审了汐美人。
从关押御膳房厨役,再到去青盐宫抓人,前后不过一日的时间。刚抓到瑶儿的线索,紧接着人就死了,未免太过于巧合了,陶若寒甚至觉得,刑部里有人走漏了风声。
他们经手的案子不计其数,一想便知,汐美人逃不开干系。只是陛下不准用刑,若是汐美人不配合,死咬不松口,也没有更多的办法。
天牢的牢饭菜叶梗米,难以下咽,连一点香味都没有。汐美人看着桌上的午膳,用筷子夹了片菜叶放入口中,嚼了几下咽了下去。放下筷子,她盯着燃烧的蜡烛,思绪不知飘往了何处。
还是开门的铁链声,唤回了汐美人的思绪,她看向狱吏手中的铐子,配合地伸出双手。起身跟着狱吏去了审讯室,手上的铁链发出声响,白皙的手腕,没一会工夫,就磨破了皮。
严明在一旁翻看手中的调查报告,手边放着笔墨,审讯的任务,大多都由赵泸阳来完成。
在椅子上坐好,汐美人将双手放在面前的桌上,铁链搭在桌面,减轻了手腕的刺痛。她看了眼放到面前的茶杯,轻声道了谢。
“到了这里,还望娘娘可以如实回答,臣自当秉公办事,还冤者一个清白。”赵泸阳目光盯着汐美人,任何细微的表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我既然到了这里,就没想着狡辩,各位大人想知道什么,问便是。”汐美人与赵泸阳对视后,便垂眸看着桌面,双手也向下,放在了膝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