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妍儿,怎么了?”见竹妃盯着一处发呆,苏夫人不放心,坐到了竹妃身旁。她目光看向珍珠耳环,不解地伸出手,想把耳环拿过来。

竹妃猛地收紧手,把珍珠耳环握在掌心里,她有些用力,耳环在掌心硌出了痕迹。

“娘娘小心伤到了自己。”元冬伸手去扶竹妃,她自幼和小姐一同长大,在她的印象中,小姐一直都是温和纯良的性子,这还是第一次反应如此的激烈。

长舒了口气,竹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如今的情形,不适宜太过情绪起伏。松开手把珍珠耳环给了苏夫人,她用另一只手轻抚隆起的肚子。

“这件小衫应该出自汐美人之手。”竹妃开口缓缓地说道,下毒之事震惊了整个皇城,苏夫人自然也是知道的,她没再重复提及案件相关,更多的是在她眼中对汐美人的印象,以及有关珍珠耳环的猜疑。

殿内一片沉寂,还是元冬起身去了殿门外查看,见无人停留,才放心。

苏夫人把珍珠耳环放在掌心,凑近些仔细查看,女儿最是细心,那些猜疑,她觉得不无道理。只是涉及的嫔妃家世显赫,又育有皇子,并不是轻易就能推翻的。

“我要去见陛下。”竹妃念叨了一句,就掀开了身上的锦被,却被苏夫人伸手拦下了。

“这件事非同小可,仅凭一个耳环,说明不了问题。”苏夫人倒了杯温水递给竹妃,“雨天路滑,你身子重,且先沉住气。这样的天气贸然前往,更会让有心之人生疑,等明日天空晴朗了,让元冬请陛下过来看望。”

“听从母亲安排。”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冷静下来的竹妃,才发觉自己属实冲动了。物品放在何处她都不放心,干脆让元冬拿了针线,又按照原先的位置缝在了小衫上。

线头穿了几次才进了针眼中,元冬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明显被吓到了,手都有些不稳。在缝制时,一个手滑,针险些扎到手上。

心中藏了秘密,竹妃有些不安稳,便让后厨做了玫瑰糕,差元冬送去了金凤宫。当然今日之事,也是借此机会,禀报给了皇后。

傍晚时分,下了将近一天的小雨终于停了,苏夫人坐马车回了府上,去取几件订制好的衣衫,她没待太久便离开了。苏墨看着马车走远,才收回目光,进了府内。

此事事关重大,涉及安江两大家族,除非有陛下的旨意,任谁都不敢轻举妄动。苏墨把细节记在了心中,查与不查皆在陛下一念之间。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竹妃就从睡梦中转醒。她这一夜睡得不安稳,先是梦到了年幼时,辰贵妃站在雪地里冲着她笑,手里还拿着团好的雪球,后来又梦到选秀,新来了几位府上的小姐,她找了许久,都不见白家的嫡女。

用衣袖抹去了额头的薄汗,竹妃目光看向帐子上的花纹,呼吸间还有惊醒时的几分慌乱。

竹妃手肘用力,坐在床榻上,凌乱的发丝垂下,她是如何都睡不着了。腹中的胎儿或是感受到了母体的不安,动了几下,她轻声安抚,手掌不停地在肚子上抚摸。

近日来胎动越发的频繁,太医院每日来问诊,接生的产婆早就在偏殿住下,时刻准备。

长舒口气,竹妃心中明白,双生子最是难生产,心中不免担忧。她忧虑的不是自己的身子,而是两个孩子是否健康。

待腹中胎儿安稳下来,竹妃动作很轻地拉开了帐子,时辰还早,元冬缩在床榻边睡得香甜。本想着起身倒杯温水喝,她伸手却够不到放在地上的鞋。

一手扶着腰,一手抓着床围,竹妃慢慢站起身。用脚随意套上了地上的鞋子,穿得不太服帖,脚后跟露在了外面。她也不在意,更没办法弯腰穿好。

殿内燃了暖炉,只穿亵衣也不觉得冷,窗子开了一个缝隙,用来通风换气。

竹妃走到矮榻前,用手掌摸了下盛水的茶壶,时辰有些久了,摸到的是瓷器的冰冷。烛台上的蜡烛燃烧了一晚,蜡油沿着蜡烛滴下,堆积在底部的托盘里。

熟睡的元冬,身子歪斜了一下,忽然转醒。她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看到竹妃站在殿内,以为自己看错了,还用手揉了几下眼睛,在清醒过来后,赶忙从地上爬起来。

“娘娘可是口渴了。”元冬伸手扶着竹妃坐到矮榻上,先给竹妃穿好了鞋,而后拿起茶壶,去了后厨。

后厨留了两个人守夜,以备不时之需,天快要亮时,最为难熬。一人坐在矮板凳上,倚靠在墙边昏昏欲睡,另一人在不停地踱步,以保持清醒。

元冬小跑过来,把烧好的热水倒入茶壶,又快步回了内殿。

端起倒好的温水,喝了几口,竹妃拉住元冬的手,“等朝会结束,你去请陛下过来。我不知何时便要生产,有些话,必须先告诉陛下。”

“娘娘放宽心,一切都会顺利的。”元冬取出一套长裙,服侍竹妃换上。

晨曦破晓,外面已然有了光亮,熄灭了内殿燃烧得只剩一小截的蜡烛,元冬打开了殿门,唤来侍女服侍娘娘洗漱。

几人围在竹妃身旁,或梳理发丝,或根据长裙颜色搭配首饰。竹妃的脸色不太好,只不过印在铜镜中,不是太过明显。

今日朝会上并无太多政事,早早结束了,李律刚走出玉栾殿,就看到了上前请安的元冬。他快步到了青玉宫时,竹妃正坐在回廊阳光处,看侍女给绿植浇水。

李律上前牵起竹妃的手,一起回了内殿,殿门关上后,他看着竹妃拿出了一件小衫。

竹妃尽可能详尽地把所有问题说清楚,她此时反倒异常的冷静,言语中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听竹妃说完,李律先是沉默,而后把珍珠耳环和纸条收进掌心,面色并无异常。

“此事朕自会处理,你安心养胎,万不可思虑过多。”李律俯身在竹妃额头落下一吻,“羲和殿还要奏折要批,朕晚些时候过来用午膳。”

踏出青玉宫宫门,李律眼中闪过一丝凌厉,一路上他沉默不语,直到进了羲和殿,唤进执征,“派暗卫盯着素尘宫的一举一动,朕先前让你调查之事,加大力度去查。”

“属下明白。”执征半跪下领旨,双手接过了李律手中的珍珠耳环。

“去调查另一只耳环在何处,暗中进行,不可轻举妄动,一切都等到竹妃生产后再行动。”李律手指在座椅扶手上摩挲,“再派人盯着安国公府,有任何问题及时向我禀报,还有,让舒青漓近日待在淳王府内,不得踏出府门一步。”

长安街上,随着天气转凉,百姓身上换了厚衣。这个时节,养家糊口的人起早贪黑,天未亮就在街上迎风吆喝手中的东西,但凡有个生计的,出门都会晚一些。

方疏还是先前的时辰出门,挎着竹篮走在略显冷清的街上,一阵风吹过,吹起了整齐的发丝。她身上围了披风,是洛宁买给她的。

他们这样身份的人,作为死侍,不知何时便会烟消云散,钱财本就是身外之物,留着并没有什么用。连至亲之人都没了,甚至不知道可以留给谁。

前两日,方疏去了兄长先前的小宅子,把这些年攒下的银两,一部分给了无所依靠的妻儿。她虽痛恨兄长冷血,但孩子毕竟和她有着相同的血脉,就当做是对人世间仅存的善意。

剩下的银两,她给洛宁买了块玉佩,出自华琅轩,自是价格不菲。在她眼中,洛宁英俊潇洒,若是生在富贵人家,也会是个温润的翩翩公子,这玉佩他是衬得起的。

自从方疏把情报交给淮牧后,大人没再对她施压,想来那情报便是真的。她如今顾不得太多了,与洛宁心照不宣的,谁的未曾提及各自身份,在风雨来临前,抓住眼下的安宁。

只是大人一直没再联系她,方疏总是悬着心,觉得自己已然成了无用的棋子。

在熟悉的位置停下脚步,把蔬菜一个个摆放出来,方疏坐在大石头上,有些发呆。这个时辰街上百姓不多,吹着风有些冷清,人只有在害怕失去时,才会顾虑更多。

“在想什么呢?”洛宁手中拿着刚出锅的桂花糕,还在冒热气,他伸手递到方疏面前。

听到熟悉的声音,方疏抬起头,对着洛宁露出一个笑容。拿过桂花糕,咬了一小口,含糊地说了句,“在想你。”说完倒是自己不好意思地红了脸颊。

洛宁轻笑出声,他蹲下身与方疏平视,眼中是从未有过的深情。他抬起手,用宽大的衣袖给方疏遮挡迎面吹来的寒风。

衣袖仿佛形成了一个屏障,遮挡住两人的脸,洛宁身子稍稍前倾,在方疏唇上落下一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