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韩曦推开方仪阁房门时,清音正坐在铜镜前梳妆,用的正是他上次送来的胭脂水粉。

听到动静,清音转头看过去,对韩曦露出了一个微笑。把手中的胭脂水粉盖好,放回了原位,她手背上还留有一个浅淡的疤痕,怕是很难祛除了。她这两日总是嗜睡,整日昏昏沉沉的,这个时辰了才睡醒不久。

“你的卖身契在我手中,且先和我回韩府。”韩曦说完关上了方仪阁的门,目光从窗子上扫过,“现在就走,清尘在马车上等着了。”

清音点了点头,打开抽屉拿出了一个首饰匣,里面装的都是韩曦买给她的名贵之物。到了韩府归还韩少爷恩情也是好的,总不能留给姚夫人。除此之外,她没有可以带走的东西了,当初一身破旧衣衫被带进福暖阁,空空而来又空空而去。

一楼坐满了酒客,还有为了生存强颜欢笑的姑娘们,韩曦勾起唇角,伸手牵过清音的手。从楼梯走下,他不仅要带人离开,还要走得风风光光。

韩府马车停在门前,车夫稍稍抬高了帽檐,目光紧盯大门处。他右手背在身后,摸着腰间的暗器,直到两人安稳的坐进了车舆内,才收回手,驾驶马车离开。

车夫便是清尘,以此掩护,确保韩曦的安全。姚夫人如此轻易地放人,倒是让他没想到。

马车依旧缓慢行驶,见长安街上挤满了人,清尘轻咳几声,调头去了玉琅街。这驾车看似简单,可真是要了命了,比他练武还要累。

一路上清音都有些思绪游离,成功逃离了福暖阁,可她接下来却不知该何去何从。她不识字,只会抚琴弄舞,如此看来,命运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了。

韩曦从衣袖中取出了卖身契,放到清音身旁,“以后你便是自由的,有何打算暂且不提,这东西你务必收好。”

“多谢韩公子。”清音低头行礼后,把卖身契塞进了衣襟之中。或许卖身契并不是她的,韩曦骗她也说不定,但此时,她唯有相信这一条路可选了。

马车绕了一大圈,在韩府府门前停下,韩曦下了马车,伸手扶下了身后的清音,“府上备了医官,你先随我过去。”

清音有些疑惑,但也没出言询问,只是跟随韩曦进了走廊左手边的一间房中。里面等候了两名医官,见到她时,微微点了点头。指尖搭上手腕,见医官眉头紧锁,她不免心有担忧。

“这位姑娘脉象紊乱,怕是中了毒。”医官又一次号脉后,给出了结果,“毒虽不致死,但扰乱了经脉,一旦神经受损,这人便没了知觉。”

闻言清音震惊得睁大了眼睛,她用手捂着嘴,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韩曦。能进韩府诊治的,必定不是江湖游医,医术上是信得过的。

“此毒在发作前很难察觉,因体质而异,最大反应也仅仅是疲劳嗜睡。可一旦发作,便是不可逆的,会缠绵病榻,身体逐渐失去知觉。”医官见清音呼吸略显急促,赶忙出言提醒,“姑娘切记心态要平和,情绪起伏过大,乃是大忌。”

“还有药可解吗?”韩曦倒了杯温水,放到清音手边,见清音手指哆哆嗦嗦地抓起茶杯,险些打翻了杯里的温水。

“姑娘身体内的毒素还未发作,尚可调理,只是姑娘身子弱,怕是要多费些时日。”医官写下了药方子后,从药箱中取出诸多药材,“我这就去后厨亲自煎药,还请韩少爷放心。”

待医官离开后,韩曦目光温和,“医官在皇城颇有名望,他说能治,便无问题。你别思虑太重,在府中安心休养,韩府定会保住你。”

“多谢韩公子。”清音起身行礼,眼眶里溢满了泪水,被她强忍着憋了回去。

走出房间,韩曦眼中闪过寒光,他一早便料想到了,姚夫人不会做亏本生意,就算能带走清音,也必定留了后手。只是他没想到,这手段竟如此的狠毒。

唤来在院内等候的清尘,韩曦低声吩咐了几件事情,他是执棋者,却总是有人不知天高地厚,妄图把他变成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清音在府上养了一周多,每日几碗苦涩的汤药往下灌,过了医官推算的毒药发作时间,算是无大碍了。她在福暖阁过得不顺心,身子日积月累有了诸多问题,后续调理,还需时日。

十月初五的夜晚,清音刚喝完一碗汤药,韩曦便推门走了进来,“姚夫人想置你于死地,那就顺水推舟,你从韩府彻底消失,反而会更安全。”

“我在城郊有一处宅邸,在管家名下,清尘会送你过去,宅子里都是信得过之人,绝不会透露只字片语。”韩曦说完唤来了两名侍女,“等事情解决,你可以随时离开,答应你的便不会食言。”

接过侍女递来的粗布衣衫,清音毫不犹豫地换上了,趁着夜色,躲进了堆放杂物的木板车里。破旧的马车从韩府后门驶离,在胡同里转了一圈才上了小路。

清尘穿了一身宽大的长袍,额前凌乱地发丝遮住眉眼,他手握缰绳,用了比上次快了两倍的速度,朝皇城外驶去。

拉高了盖在身上的草席,清音蜷缩起身子,藏在一个角落里。到了此地,也就远离了韩府的势力范围,她要躲的正是姚夫人的眼线。

“这都是府上不要的旧物,让我拉出城处理掉,至于这姑娘嘛,当然是府上玩剩下的,赏给我当作酬劳。”清尘故意压低了声线,清亮的少年音变得沉闷压抑,还带着几分沙哑。

有韩府的通行证,侍卫自是不会为难,归还了通行证后,打开城门放行。

马车再次行驶,穿过田地旁的土路,停在一个不算很大的宅邸门前。这里有几处相邻的宅子,住的大抵都是有钱人家,有钱无势,买不了皇城的大宅子,退而求其次在此安家。

府门很快打开,开门的是管家,他让两人进了门,又命几个身强力壮的家丁,把木板床抬了进去,放在一处。待天亮时,清尘换了一身锦缎长袍,大摇大摆地回了韩府。

深秋时节,地上开始堆积起枯黄落叶,扫在一起堆放在角落里,还会时不时地随风发出沙沙的声响。过了盛夏的热烈,树枝光秃秃的很是萧索,偶有几片树叶顽强地挂在枝头,不肯落下。

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不过十月上旬,这是第三场雨了。雨滴落在瓦片上,不断发出清脆的声响,随之而来的,便是再次下降的温度。

光华殿里已经摆放了暖炉,燃烧了几块炭火,不断散发暖意。前些时日还很暖和,几场雨砸下来,空气中都带着凉意,李律吹了风,便染了风寒。

听闻陛下身子不适,李闵冒雨坐马车进宫看望,他近日频繁入宫,且与陛下相谈甚欢。在旁人眼中,皆是认为,陛下对成赫亲王颇为欣赏。

这一来二去,偏远乡镇的具体细节,李闵全部禀报给了李律。李律思虑过后,暗中派人前往,调查那几人的详细情况。十多天之后,消息快马加鞭地送回了皇宫,可疑之人在半个月前就从村庄离开了,为瑞国人。

给成赫王府带去了一切为安的消息后,李律命暗卫沿路搜查,务必把人揪出来。调查路线从村庄到皇城,每一道关卡都不能放过。

又涉及瑞国,李律不禁眉头紧锁,从送舒婕妤来和亲开始,似乎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当年皇祖父攻打瑞国,本就不是光彩之事,几十年的喘息过后,瑞国是想新仇旧恨一起清算。

殿门外的禀报声打乱了李律的思绪,他命侍女上了午膳,是御膳房变着法子研制的药膳。

用羹匙搅动还冒热气的米粥,李律唤来殿门外的执征,“许久未和淳王下棋,朕倒有些想念了,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怕是今日也难偿所愿了。”

“想必淳王也有此意,属下这便出宫,问过淳王的想法。”执征退出光华殿,迎着雨,快步出宫,直奔淳王府。

李念刚用过午膳,见小雨没有停的意思,打了个哈欠,躺在床榻上,准备去见周公。听到管家禀报,又坐起身,套上长袍去了正殿。执征冒雨前来,必定是有要事,他上了门口等候的马车,同执征奔去了皇宫。

青玉宫中,竹妃倚靠在软榻靠窗的位置,殿内昏暗,元冬点了两根蜡烛,才亮堂了些许。不多日她便要生产了,女子生产是要见血的,她无论如何都不肯继续住在金凤宫,皇后劝不住她,就在前两日天气晴朗时,派人小心地护送回来。

元冬拿出了薄被,搭在竹妃身上,跪在矮榻边,给竹妃轻轻揉捏小腿。苏夫人得了李律准许,一直住在青玉宫内,内殿柜子里塞满了缝制好的婴儿衣物,她拿出来,又整理了一遍。

双生子要准备的物品自是多了些,这里面也有很多是其他嫔妃送来的,苏夫人拿起一件小衫时,摸到了里面缝制了圆形的东西,她疑惑地翻看了一遍后,把小衫给了竹妃。

拿过小衫,竹妃将衣物从里向外翻转,看到里面用锦缎缝制了一个口袋。把口袋上的线拆开,里面装了一只珍珠耳环,和一张叠成了指甲盖大小的纸条。

摸着小衫上刺绣的图案,是绣工精湛的竹叶,不是宫中准备的,是其他宫中嫔妃送来的。竹妃一眼便认出小衫出自青盐宫,只因汐美人的绣工有独到之处,很是容易辨别。

竹妃的心情颇为矛盾复杂,一面不相信单纯无害的姑娘,会如此的恶毒,另一面受害的是辰贵妃,于情于理,她都不该原谅下毒者。

见竹妃有些失神,苏夫人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是不是累了,去床榻上躺会儿吧,这里我来收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