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 长安谣 - 南霂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长安谣 >

第一百一十七章

自从回了皇城,太医隔几日就会到成赫王府问诊,悉心调养过后,江云舒的身子已无大碍。李闵也是借此机会,入宫谢陛下恩情,错过了中秋节,下一次便是新年了,夫人畏寒,此次是最好的选择。

宫宴热闹的氛围,李闵并不在意,年少时就是看多了阴谋算计,才远离皇城,一过几十年。荣华富贵对他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早已不值得一提了。

马车从皇宫东门驶入,红墙绿瓦青阶石砖,李闵并无官职权势,但成赫亲王的身份地位,依旧可以在宫中获得尊重。一路上碰到的下人,全部对着马车跪拜行礼。

在阳景殿门前停下马车,李闵掀开帘子,先一步下来,而后伸手扶下了围着披风的夫人。阳景殿专用于宫宴,节庆时殿门才会打开,他先前来这里,还是十五岁的翩翩少年。

李闵无奈地摇了摇头,那些尘封住的往事,总会触景生情的被再次勾起。

正殿里,坐了三位王爷,争取良好表现的淳王,以及被燕王一大早就顺道薅过来的衡王。衡王李泽不停地打着哈欠,他昨夜在妾室房内折腾了许久,觉还没补足,就坐在了这里。

李念倚靠在座位上无所事事,便起身走到门边,同侍女们闲聊了几句。他进宫次数多了,又为人亲和,宫中侍女都不怕他。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燕王李筠目光转向门外,见李念身旁围了两个侍女,偏过头咳了两声。他喊来侍从,把淳王请了进来,“陛下要是看到了,成何体统。”

“放心,陛下这个时辰不会过来。”李念从盘子里拿了个红提,放入口中。

见李念不放在心上,李筠也没再说话,目光停留到了燕王妃郭沁身上。郭沁正坐在五公主身旁,两人聊着育儿经,如今她小腹微微隆起,又有了身孕。衡王妃以身体不适为由,未一同进宫,对此两人反倒更自在了。

看了眼又打了个哈欠的李泽,李念决定去陛下那里下盘棋,他近日精进了棋艺,定是不会再输了。刚走到殿门处,就看到了成赫王府的马车,他顿时觉得有意思了起来,直接转身又回去了,下棋有的是机会,见皇叔可是机会难得。

李闵带着王妃到正殿时,本就不是很活跃的气氛,更是无人说话了。他看向殿内陌生的面孔,一个都对不上名字,只有李念先前见过。

“皇叔请。”李念笑着迎了上去,行了礼数,他带着两人去了距离中间正座,最近的位置。有了他的介绍,殿内几人纷纷起身行礼,再坐下时,多了几分拘谨。

其中,先前和李闵有过一面之缘的,就只有衡王李泽了。他出生时李闵尚在皇城,入宫参加了宫宴,亲手抱过他,还送了一把长命锁。

那时襁褓中的婴儿,早已满脸胡须,孩子都生了几个,李闵自然是认不出了。

李念坐在身旁和李闵闲聊,在知道了这层关系后,很不厚道地把李泽拉来调侃了几句。李泽这个人粗俗不拘小节,和谁都能说得来,他一开口,微妙的气氛就缓和了回来。

正好这时李简到了,李念瞅准了机会,起身走过去亲热地搂着九弟的肩膀。他目光向后瞥了一眼,给了四公主一个不算和善的眼神。

看着李简坐在了李筠身旁,被针对的四公主面色阴沉,被驸马拉着去了相距较远的位置。如今淳王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她自是惹不起的,也就默不作声地翻过了这个小插曲。

时辰还早,李闵同几个皇侄客套地聊了会,便以向陛下谢恩为由,带着王妃出了阳景殿。离宫太久了,他不记得去光华殿的路线,便请了李念带路。

此时,崇王府的马车刚刚驶入宫中,与李闵一行人擦肩而过。李钰下了马车,他今日穿了领口较高的长衫,原因为何,尚不可知。李忻跟在身后,眼中含笑,似乎心情不错。

光华殿内,李律应是早就料到皇叔会进宫,得了执征禀报,并无意外,把人请了进来。

“皇叔不必多礼,赐座。”吩咐侍女上茶后,李律屏退了殿内的下人,今日休沐,他起得比平日里晚了些,一身便装,多了几分随意洒脱。

意料之中客套的话语,李闵这次来,倒是比先前放松了许多,也偶尔聊上几句近日府上之事,多是些琐碎平常的小事。居高位者,常思虑不得闲,他知道李律爱听这些。

只是聊到了偏远乡镇时,李闵随意地说了句,“臣先前住的村庄里居民不多,来上几日,便可大致混个熟络,百姓和善民风淳朴。前一年来了几个居民,从生活习惯上来看,像是外族人。”

李律闻言目光微转,皇叔口中所说之言,必有深意。但当下并不是详谈的好时机,人多眼杂,他便端起手中茶杯,轻抿了一口,“朕倒是很好奇偏远乡镇的民情,还望皇叔闲暇之余,多说与朕听听。”

“这是一定的,只是今日不便,隔几日臣再入宫觐见陛下。”李闵说完,起身行礼后,带着王妃离开了。微风吹起他额前的华发,又落回了青丝之间。

方才的话,也是李闵与夫人回皇城的原因,偏远乡镇与边疆相距甚远,何以会有外族人到来,太过蹊跷了。先不说这几个人是如何进的沐国,能找到此处,绝非巧合。

他们长相与沐国百姓极其相似,不像突厥、西域、储国人如此的好分辨,最开始李闵还觉自己多疑,但从言谈举止中,还是发现了端倪。

国家强盛,则国泰民安,李闵活了大半辈子,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年少时低调行事,为自保在偏远乡镇待了将近三十年,如今千里迢迢回到皇城,亦是带着义无反顾的决心。

年轻帝王君心难测,此事还没个结论,李闵也不敢贸然行事,一旦有误,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他这段时日虽然在府中,心里却是通透得很,陛下为人秉性,多少有了了解。

李闵在看人方面,从未有过偏差,曾被先皇日日提防之人,自是谨慎聪慧的。

前来目的达成,李闵和江云舒回了阳景殿,先皇的儿女不在少数,这都来齐了,也是热闹得很。

侍女端上来一盘盘珍馐美味,乐器悠扬曲调,配上中间舞者曼妙的身姿,宫廷宴会本就如此,这看得多了,也无非就是感受个气氛。倒是江云舒看得有些入迷,十几岁时,太后抚琴她起舞,江家姐妹名誉皇城,只是后来命运阴差阳错,她已许久未曾舞过了。

宫宴结束热闹散去,中秋团圆夜,婵月如以往那般坐在院中,目光望向空中圆月。她又在想那个少年了,七年过去,思念却越发的浓烈。

头上的发簪有了一个缺口,是婵月前两日不小心掉在地上,磕碰出来的痕迹。她用手帕擦拭了许久,又戴在了头上。月圆之夜,她只求于子昀平安顺遂。

护城河旁的军营中,于子昀同样坐在校场里,望着天空。手指不停捻着手腕上的红绳,上次探亲回将军府时,母亲和他提及了名门望族中的小姐,他自是明白母亲的用意,可心中已被一人填满,再容不下他人。

一阵大风吹起,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紧接而来的就是不断滴落的雨滴。于子昀起身跑回了帐中,而婵月也由打着伞的侍女,接进了殿内。

翌日,韩曦在府上用了早膳,坐马车去了福暖阁。自上次同姚夫人摊牌后,至今也没个结果,事情总要向前走,他不介意自己上门去要个说法。

驾车的车夫年纪不大,一身粗布麻衣,头上的斗笠压得很低,看不清面容。马车没去人多的长安街,而是绕远,从玉琅街驶入,再去的芙湘街。

车夫许是手法不熟练,马车行驶得很慢,一路慢悠悠地停在了福暖阁门前。韩曦迈步下了马车,还难得好脾气的,夸赞了车夫。

刚到巳时,福暖阁一楼就已坐满,几乎都是无所事事的富家少爷,过来找乐子的。

舞台上又多了两个新面孔,皆随着琴声翩翩起舞,身上的布料薄得几乎透亮,可以看到下面白嫩的肌肤。坐在舞台前排的酒客看直了眼睛,不怀好意的目光在姑娘们身上上下打量。

一曲结束,姑娘们留下一个妩媚的笑容,转身从舞台侧面离开了。有钱有势的富家少爷往往一掷千金,以求姑娘们再跳一曲。

韩曦只赶上了结尾,看着那些少爷们争红了眼,眼中满是不屑。他伸手拦住了冲自己而来的姑娘,直接从楼梯去了二楼。莫倾就在舞台上方守卫,两人目光相接时,皆是眼神冰冷。

推开了夜阑阁的门,姚夫人应是早有准备,桌上放了两杯茶。福暖阁里到处都是眼线,韩曦刚到门口,这消息就传了过来。

“姚夫人好雅兴。”韩曦也不客气,坐到了姚夫人对面,他看着桌上绣了一半的手帕,就此找了个话题,“韩某今日再不前来,怕是姚夫人都要忘了在下了。”

“韩公子说笑了,韩家生意繁忙,我又怎敢前去打扰。”姚夫人说完,起身从后面的抽屉里拿出一个上锁的木匣子,取出钥匙轻轻一拧,打开了锁扣,“这里面便是韩公子想要之物。”

“哦?”韩曦接过递来的木匣子,打开盖子,里面正是他丢失的腰牌。拿出腰牌仔细辨认,宫中腰牌经过特殊工艺,很难复刻,确认无误后,他把腰牌收进了衣襟中。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姚夫人还如往常那般,唇边带着笑意,“东家很看重和韩公子的合作,这便是东家的诚意,也望韩公子可以遵守协议。”

“剩下的银两,稍晚些便会送到,姚夫人放心便是。”甩开手中折扇,韩曦轻摇着,“我今日前来还有一事,为了清音的卖身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