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vip]姑娘是个好姑娘 - 七零之离婚后我干起了媒婆 - 秦朝独立的榛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3章[vip]姑娘是个好姑娘

玉珍嫂子现在看阮清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起来。她原先也知道刘爱云和李有福是阮清撮合到一起的,当时也没觉得有啥。说和姻缘这事她自己也干过,那朱海娟和五连长当初差点成不了,就是她帮着说和成的。

可她没想到阮清竟然是专职干这个的。

从刘爱云处打听到阮清的底细,玉珍嫂子就上了心,回去就将事情给自家男人说了。两口子一合计,孙政委当即就让她将人接到家里暂住。

“吴连长这事你得上些心。”孙政委嘱咐道:“他先前那一桩已经黄了,虽说不能跟个无知妇人计较,可这事给团里造成的影响太坏,得想办法尽快解决。”

部队里跟吴和李一样,结婚困难的战士不在少数。吴和李的事情传播的范围太大,很多人听说后很是感同身受,他们可以为了信念抛头颅洒热血,不计较得失的奉献青春,可赤裸裸的现实还是让他们感到了挫败。

孙政委是专门做思想建设工作的,吴和李的事情发生后,短短几天,他就敏锐的感觉到了战士的士气开始低迷,甚至有些干部身上也出现了一些消极思想。

玉珍嫂子本来就觉得这是一件好事,现在经丈夫点拨了要害,她更是一刻都等不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丈夫派的两个战士到招待所去接人。这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王成达。

自从吴和李等一批排级干部被提拔,排长的名额便空出了好几个,王成达顿时看到了希望,排长多半是要从副职里挑选补充的,这样副职就会出现空缺,到时候再从下一层往上提拔,自己年年都是优秀标兵,提干的机会非常大。

因此,他最近卯足了劲儿的表现,只要领导想得起,再苦再累都不怕。

阮清刚起床,就见玉珍嫂子来了,后面还跟着两个战士。她见阵势有些大,不由问道:“嫂子,你这是?”

玉珍嫂子笑道:“爱云结婚了,你也没有个伴儿,总让你住在招待所也不是个办法。我和我们家那口子商量过了,从今天开始,你就住到我们家去,吃饭啥的也能便利些。”

“嫂子,让你费心了。”阮清道:“不过我呆不了几天就要回去了,住在这儿也方便,省的搬来搬去的再麻烦你们。”

玉珍嫂子道:“哎呀,你现在可不能回,你说要给吴连长介绍对象那事儿,我可是当真了。我看爱云性子这样好,想必你们那儿的姑娘都差不了,要是真能说和成,你放心,一顿谢媒酒少不了你的。”

她说着就让王成达带着另一个战士开始搬行李,“我房间都给你收拾好了,你尽管搬过来,家里空房间多得是,你就安安心心的住,不要有负担。”

阮清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晚上,刘爱云来看她,说道:“我原先是打算让你搬到我那里去,谁知去迟了一步,门口执勤的战士说,玉珍嫂子已经把你接走了。”

刘爱云跟着阮清在部队的这些日子,心里是真心将她当做了一个依靠。她知道了阮清要给吴连长介绍对象,肯定还要在部队待些时日,最好是能给她找个稳定的住处,一个人住在招待所到底不叫人放心。

可在阮清看来,人家小两口刚结婚,自己一个外人住进去,说不出的别扭。她道:“玉珍嫂子热情的很,我就在这里盘桓几天,先不去打扰你们了。”这些日子帮着刘爱云筹备婚礼,她跟这些军嫂打的交道多了,自然而然彼此也相熟起来了。

玉珍嫂子见阮清不再见外,心里顿时舒坦起来。她说起正事,“吴连长这事之前也没有跟你细说,他爹妈走后,就剩他独个儿一个。当了这么多年兵,部队早就变成家了。”

“他也没个兄弟啥的,一个人身单力薄的,这也是他说对象困难的主要原因。前几年,有人倒是给说过一两个,可人姑娘家里一打听,既不能随军,家里也没有个产业啥的,连面都不见就给拒绝了。”

阮清听着,在心里叹口气,就冲吴和李先前这身家背景,人姑娘看不上才正常。嫁了个男人,常年在部队上,靠又靠不上,家里既没有遮风挡雨的房子,也没有能扶持过活的长辈亲戚,看着是嫁了一家儿人,可说白了不过是换个地方挣工分,却还没有在娘家舒坦。

阮清问道:“那杨营长的妻妹是咋给说成的?”

玉珍嫂子道:“杨营长跟他老婆不一样,是个厚道人,听说是见吴连长是个有本事的,这才起了介绍的心思。再者,那会儿提拔干部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吴和李被提拔的可能性非常大,他老婆自然也乐意,便使了力气撮合。这一来二去的很快就撮合成了。”

阮清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不过还是得跟吴连长先谈一谈。”

玉珍嫂子答应道:“我来安排。”

第二日中午,吴和李就被孙政委叫回家了,说是让上家里吃饭。吴和李一路跟着去,心里其实是有些底的。

早上李有福跟他说过,孙政委很重视他的个人问题。但当时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全团那么多人,他跟孙政委隔着好几个级别呢,要是所有连级干部的个人问题都要政委一一操心,人家也没有那个时间啊。

却没想到李有福的话中午就应验了。吴和李见到阮清时,脸上更是掩饰不住的意外。

“阮清同志,你这是?”

阮清笑道:“我们现在也算是熟人了,你不用这么客气,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她请吴和李在对面坐下,说道:“我听说了你的事,想着看能不能给你牵个线,希望你不要觉得我是多管闲事。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先跟我说说你对另一半是个啥要求。”

吴和李听着心里一热,苦笑道:“我没啥要求,只要不让我转业就成。”

“那行。我先跟你说说这个姑娘的情况。”阮清道:“这姑娘今年二十岁,初中文化水平,为人爽直开朗,家里家外的也是一把好手,她家里呢就这一个闺女,一心盼望着给找个好家儿。”

吴和李听她说完,有些纳闷,“我听你说,人家这条件也不差啥,人家家里咋可能看上我呢?”

不怪他妄自菲薄,实在是经过多次拒绝,特别是这次退婚的打击,吴和李自己在婚姻这方面已经没啥信心了。

阮清也不瞒他,笑道:“姑娘是个好姑娘,就是志气有些高,寻常庄户人家也跟她不大有共同语言,她是想找个有文化,能跟她匹配的,最好是端公家饭碗的。”

原来是这样,吴和李的心突然就落到了实处。人家要的正是他能够给的起的,这让他心里稍微有了些底气。

阮清看他有些心动,又道:“还有一点我要提前跟你说清楚,这姑娘我是给李有福介绍对象时认识的,不过他们两个没有这个缘分。”

本来相看这种事,结婚前多见几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她以前在现实世界还见过舍友去相亲,两个人没有擦出火花,舍友又觉得对方各方面确实优秀,便转手介绍给了另一个舍友,结果成就了一段大好姻缘。

可这种事最怕有人爱钻牛角尖,所以该说的话还是要说在前头的好。

吴和李并不是个小心眼的男人,他只是在姻缘上过于坎坷,以致成了心病,失了自信。但他生性开朗,并没有啥莫名奇妙的情节。

他道:“先前我们又不认识,人家干啥那都是人家的自由,这也没啥好介意的。”

“你考虑清楚了就好。”阮清道:“她叫张水秀,家里有四个兄弟,就她一个姑娘,家里人只盼着她能遇上个好人,倒是不会在彩礼上挣钱。你回去准备一张全身照,最好是穿军装的,等我写好了信,就和信一起寄回去。”

“行,照片我下午就能给你。”吴和李不是第一回和人相看了,照片自然是有现成的。

阮清拿到照片后,就斟酌着给葛翠河写了一封信。一来是说明了男方的情况,请她抽空去一趟张家台,看张水秀说出去了没有,要是还没有,就问问看愿不愿意再找个部队上的,这次这个直接就能随军,完全符合她的要求。

二来,她在信上跟葛翠河说明了事情的重要性,如果这次说媒的事情能够办成,那也算是打出了名声。

事实上,从以往的经历看,许多姑娘其实是非常愿意嫁给军人的,只是两方信息不通,一方想嫁却没有门路,另一方想娶也没有资源。部队上单身且优秀的青年很多,要是能有可靠的人牵线,她们那里的好姑娘也算多了一个嫁人的选择。

葛翠河收到信后,心里虽然十分认同阮清的想法,但保险起见,她还是和丈夫商量了一下。

王大庆做了多年的队长,自然比他老婆更有见识,考虑问题更全面,看的也更长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