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vip]军婚热 - 七零之离婚后我干起了媒婆 - 秦朝独立的榛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0章[vip]军婚热

部队家属院,孙政委一进家门,就被老婆拉到了卧室里去。

“你这是咋了?发生啥好事了?”孙政委看着她难得这样高兴,不由问道。

玉珍嫂子道:“阮清来信了。”

“哦?信上说啥了?”孙政委边解军装扣子边说道:“前两天王成达来送文件,我听说阮清又给他介绍了个对象。这姑娘厉害,部队上的好苗子全都扒拉到她们那里去了。”

玉珍嫂子听着笑道:“还不止呢,她这次来信还问我要人呢。”说着,就将阮清寄来的信抖开给丈夫看。

信纸一共薄薄的三页。阮清在开头处简单的问候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正题。

她言明因为之前的成功案例,今年他们当地掀起了一股‘军婚热’,许多有适龄闺女的人家,都想找个当兵的做女婿。他们生产队近期计划组织一场小型军地联谊会,想要请玉珍嫂子帮忙介绍一些优秀的单身军人。

说完了请求,阮清又力陈了联谊会的重大意义,认为这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好事,既为单身官兵拓宽了求偶渠道,又为当地姑娘增加了嫁人选择。最后,又附上了一些当地姑娘的基本信息。

孙政委仔细看完信后,对他老婆说道:“这是一件好事,咱们应该积极配合。”

事实上,近几年部队上一直都比较重视大龄未婚官兵的婚姻问题,之前也有领导提出过军地联谊的想法,但考虑到驻地条件以及和地方上的关系,认为各方面条件都还不够成熟,便将这个提议搁置了下来。

孙政委没想到,阮清竟会主动提出这样的计划。他道:“虽然要支持,但这件事毕竟跟个人找对象不一样,得按照规定向上面打报告,先征求意见。我明早先去师部找一趟冯科长,这事归他管。”

既然要搞联谊会,那就是官方对官方,阮清是以生产队的名义寄来的信,他们这边要配合自然也要以部队的名义进行答复。

玉珍嫂子知道事关重大,点头道:“都听你的。”

次日一早,孙政委就到师部去找冯科长,冯科长本名叫做冯长松,专管人事。他跟孙政委是老乡,关系向来不错。

冯长松见孙政委一大早来找他,先就要拉着他品尝自己新近得的好茶,孙政委喝完赞了一句,就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

冯长松听罢,道:“既然牵扯到地方,最好先向周主任做个汇报。”

于是带着孙政委去找周复。

周复听完汇报,思考了一瞬,问道:“这位阮清同志在地方上是个什么职务?”

孙政委道:“是当地生产队的妇女副队长。”说罢,顿了顿,又道:“虽说不是地方上的重要领导,但在我们一团,经过她的介绍,已经成了三对,我认为这个同志还是非常可靠的。”

“再者,这次只是一个小规模的联谊会,可以先在我们一团内部试点,鼓励有意愿的官兵自愿参加,如果后续效果不错,就可以考虑扩大范围推广。”

周主任又问:“听说你们一团长去野外驻训了,什么时候回来?”

孙政委道:“最快得到二季度。”

“既然是小规模,就由你们团自己牵头去办。”周主任答应道,“冯科长双拥工作经验丰富,你们有什么事,可以直接问他,这次联谊要争取搞出水平来,给地方上的同志留一个好印象。”

得到了上级的首肯后,孙政委先在一团内部进行了传达,然后就将具体的报名工作交给她老婆去负责。

玉珍嫂子踌躇满志,找了两个平时说的上话,为人可靠的军嫂帮忙,便就做起了部队红娘。忙活了几日,最终挑选出了十位合适的人选,汇总资料后给阮清回了信。

这十个人选中,按照职务划分,连长一人,排长三人,班长三人,普通士兵三人。

阮清收到信,一看这个阵容,就知道对方是仔细研究过自己寄去的女方资料的。

部队上的资源搞到手后,阮清又到县上去找王菊香。

最近国营饭店的生意好的不得了。阮清来的时候还不是饭点,但里面的人出出进进,一直就没有断过。

王菊香忙前忙后,阮清等了一会儿,见她实在抽不出空来,便道:“那你先忙,我到供销社去买些东西,等你忙过中午饭点了,我再来找你说话。”

王菊香见她难得专门来找她一趟,却连说话的空档都没有,就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没来得及开口挽留,新进店的一桌客人就喊着要点菜,王菊香只好先顾着饭店这一头。

阮清到了供销社,见售货员正在接待前面一个客人,她也不急,先就隔着柜台打量起里面的货柜,相比于去年还种类贫瘠的货架,今年陈列的商品种类明显变得多了起来。

就拿香烟来说,去年的时候,阮清来县上,偶尔也会给她爸买上一两包,挑来挑去只有本省产的两三个牌子,但现在,香烟区摆设的种类足有七八种。

售货员打发走上一位客人,问阮清道:“同志,你要买什么?”

阮清就指着香烟问道:“这几个牌子是新到的货吗?以前咋没有见过?”

售货员道:“是新货,香山和北海是首都的牌子,红河这几个是广东的,同志,你要买哪一种?”

阮清就指着本地的一个牌子和北海,道:“各样拿上两盒。”

不光是香烟,就连吃食的种类也增加了。阮清指着柜台上陈列的各种各样的糖,道:“各样都称上一把。”

售货员用手各样抓了一把,一一称过后混装在一起,最后装了满满的一大包。不过也不怕多,阮家三房加在一起,孩子不少,这些东西带回去,每人分上一些,也不怕会吃坏了牙。

售货员将香烟和糖统一装到一个网兜里,又问:“还要啥不?”

阮清问道:“有没有麻纸?”

这个年代,麻纸比较便宜,是许多农村孩子写字的首选。

售货员见她买的东西多,认定是个大方客人,便也不怕麻烦,登着梯子从货柜最上面取下来一刀麻纸,问道:“同志,你要揭几张?”

阮清道:“这一刀全要了。”

结完账后,从供销社出来,在附近的公园一直等到饭点快过去,才又重新回饭店去找王菊香。

这时,王菊香总算是忙结束了。

她一看见阮清,就问道:“你去哪儿了?吃饭了没有?”

阮清摇摇头,道:“我还不太饿,一会儿在你们这儿吃碗面就行。”

“那你专门来找我,是有啥事?”

阮清道:“咱们队上最近着要办一场男女相看会,计划要收集一些有意愿的单身男女的资料,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能介绍来的人,男女不限,年龄在三十岁以下的都可以考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