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皇帝
皇上虽是举国皆知的孝子,却也只是外孝内不孝,在他内心深处,对他的母亲、当朝太后有着深深的愤怒、排斥、仇恨。当年被立为太子之时,皇上年仅十岁,但到最终登基时,却已经二十八岁,这中间的十八年,各方势力轮番上演,朝廷最是不缺谋士人才的地方,明面儿弹劾他、背地里使阴谋诡计的人不计其数,纵使太子再谨慎低调、努力进取,他的太子之位也因各种不可控制的原因,几次旁落他人,最后要不是太后雷厉风行,关键时候力挽狂澜,恐怕现在坐在帝位上的人也不是他了。
也正因为如此,皇上才对太后毕恭毕敬,事事以太后为先,但他毕竟是万万人之上的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利,所有人都对他唯命是从,等着他发号施令,种种迹象令他产生了自我膨胀的幻想,他才是那个天下无敌的人,二十多年的本性压制,在登上帝位的一刹那得到尽情释放,他终于等到了他可以为所欲为的时代了。
太后又怎么样?他只需继续恭敬她就可以了,这个天下终究只是他一个人的。
于是朝阳殿内夜夜笙歌、醉生梦死,早朝想不上就不上,奏折想不看就不看,完全陷入不受任何人控制的极乐状态。
然而事与愿违,这种情况持续短短十日后,太后突然来到朝阳殿,命人拿走玉玺,赶走殿内一众舞姬和太监,并封锁了朝阳殿,只留下一句话:“皇帝,你如果还想呆在这个位置上,就想想先帝是怎么做的。”
偌大的朝阳殿,顿时显得凄凉无比,像是一间困住他的囚牢,进不来也出不去,皇上顿时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别说聊天谈心的人了,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这对于习惯了骄奢淫靡、众星捧月、阿谀奉承生活的皇帝,简直如同在地狱一般。
皇上很快就清醒过来,他并非凌驾于所有人之前,因为在他的头上,始终还压着另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他的母亲,当今太后。
明白这一点,皇帝只用了一日。
也就是从那一日开始,皇上心中燃起了怨恨的火苗,他发誓,总有一日,他要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而在那之前,皇上聪明地选择了投降。
皇上解除幽禁后,原先围绕在他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太监和舞姬接二连三的出事,或死或残或消失不见,其中原因至今还是个谜团,但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真相——太后处置了这些影响皇上的人。
事实真相隐瞒了所有人,只有两个人除外,一个是真正的凶手,另一个是凶手他娘。
皇上亲自除去了这些人,而目的只是是为了刺激他自己,好让他牢牢记住这些人的脸,记住这些仇恨,总有一日,他会向太后讨回来。
太后暗中察访出真相后,痛定思痛欲要废帝,但就在她下定决定之时,皇上突然消停了,变回太子时期的那个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上朝听取意见、下朝批阅奏折、夜间秉烛学习,时时虚心请教,刻刻远离小人妖女。
遗传基因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儿,太后似乎从皇帝身上看到了先帝年轻时的模样。
最后,太后下令毁去所有对皇上不利的所有证据,心甘情愿承受起诬蔑她的悠悠众口。
而皇上似乎并不知道,太后对他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正慢慢变成一个世人称颂人贤明圣德的皇帝。
就这样,皇上于韬光养晦之中,慢慢培养出一批只对他一个人忠心的侍卫队——翼党,而朝廷之中,最大的兵权虽然仍在一等大将军手中,但他暗中提拔上来的文官武将占据了朝廷的半壁江山,倚然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一旦吹响号角,即使兵符在手的大将军也不是对手。
只会成为一个以下犯上的谋逆者。
皇上觉得,是时候结束他的隐忍度日了。
“母后,既来了,就请上座,至于太子的婚事,朕觉得班阳郡主并非理想太子妃人选,需再仔细斟酌。”
此话一出,本欲搜肠刮肚想着语语圆场的皇后,立刻变得忐忑不安,眼神在太后和皇上之间来回穿梭,最后停在皇上脸上。
皇上……怎么了?
朝阳殿内的气氛一时剑拔弩张,几股势力暗中纠缠在一起,眼看着就要蓄势待发。
如此诡异的气氛中,盛微微见娄宴竟然还是一副胸有成竹、淡定如常的神情,莫名的踏实自胸腔而出,慢慢遍布全身,扶着太后的手稍稍紧了些,声如甜酿:“太后,您方才不是说要好好尝一尝番国进贡的仙酿么,这酒确实香甜,刚进殿就闻到香味儿了,微微扶您过去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