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三章合一◎
裴幼宜也不甘示弱的转过身,一字一句的说道:“你就是故意的。”
赵恂不急不慢的起身,问道:“还要钓鱼吗?”
裴幼宜摇摇头:“午膳我要吃鱼羹。”
船上鱼羹的味道和汴京以及杭州都没什么差别,不过因为是自己亲手钓上来的,所以吃起来感觉分外鲜美。
赵恂兴致好,钓上来的鱼多,还分给了姜都知和金儿玉儿。
四月份天气微微凉,冷风吹着还挺舒服的。
午睡的时候裴幼宜吩咐着给窗户打开一条小缝隙,然后她在床上紧紧的裹上被子,觉得这样才睡得香甜。
她这一觉睡得久,醒来的时候一问,太子又在书房看书呢。
她便找了过去,书房的书案上又摊了一堆的书。
裴幼宜放眼过去,什么《盐铁论》,舆图,还有不少兵法书。
赵恂看的认真,都没听见她进来。
裴幼宜也不客气,想着上船前赵恂答应好的要每日陪她的话,便走上前把书一本一本全都合了起来。
“殿下是想把天底下的知识全都学完了不成吗?”
赵恂没回答,只是笑着问她:“睡醒了?”随后起身与她一起收拾桌面上散落的书。
裴幼宜顺手拿起那本《盐铁论》,一看见上面的盐字,裴幼宜就想起了爹爹要去巡盐的事情。
自己的爹爹她是最清楚的,承袭来的爵位,除了每年的年节大宴以外,连皇城都没去过几次。
巡盐,能行吗?
她的小脸藏不住事情,赵恂一看,再看她手里拿着的书,便猜到了。
“国公夫人都告诉你了?”
裴幼宜颇有些不高兴的瞪了他一眼:“什么叫都告诉我了,我哪知道你们关起门来说了什么,娘只和我说你要让爹爹去巡盐,别的我还是一概不知。”
赵恂点点头,拉着她在榻上坐下,安抚道:“也没有别的,就是这些事,因为怕你担心,而且事情并未落实,所以才没敢告诉你。”
“我自然担心啊!虽然我在府里住着,却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凡是和钱有关的总会掺上几分风险,何况盐税那么大一笔钱,我娘又说这笔钱不知要经过多少层的盘剥才能存进国库。”
说到这,裴幼宜便满面愁容:“想想就知道,爹爹这一路会得罪多少人,也不知会有多少危险。”
她狠狠的瞪着赵恂继续道:“也不知你是如何蛊惑的爹爹,能让他心甘情愿的接下这个差事。”
赵恂耐心解释道:“凡是男人,哪有不想着干一番大事业的,齐国公虽然爱好游山玩水,但也是志存高远,不过是学识上比不过那些举子,所以才没能站上朝堂。”
这倒是真的,裴幼宜知道,爹爹虽然整日里玩乐没正行,但是偶尔酒醉的时候还是会念叨一些志在四方之类的胡话。
“而且在我看来,巡盐使一职,满朝上下,没有比齐国公更合适的人选了。”
“为什么?”裴幼宜疑惑道,朝中有志之士那么多,怎会找不出一个巡盐使?
裴幼宜看着赵恂,他却只微笑盯着自己不说话,裴幼宜略思索了一下,随后迟疑道:“因为母亲是綦家人?”
赵恂点头:“正是如此,盐商们虽都有利益冲突,但是同为盐商,互相又要都卖上几分薄面,且不论到时候盐商给你父亲拿出的账本是真是假,只怕换个巡盐使过去,连账本都见不着。”
裴幼宜惊讶道:“假账本?官家亲点的巡盐使,他们也敢糊弄吗?”
“好在有你母亲,这账本是真是假,你母亲一眼就看得出来。”
这倒是真的,裴幼宜知道她娘有能耐,还未出阁的时候便管着整个綦家的账本子,将綦家上下管理的井井有条,当年出嫁之前,外公还有过将綦家家产一分为二,分别交给母亲和舅舅,前提是找一个上门女婿,但是后来齐国公府上门提亲,这个想法便作罢了。
裴幼宜听完这些也并不觉得放心,于是继续问道:“可我父亲从没办过什么官差,官家会同意吗?”
赵恂拍拍她的头:“我亲自去说,官家一定同意。”
裴幼宜笑着调侃道:“太子殿下真是好大的面子。”
赵恂并不生气,轻轻掐了掐她的脸蛋。
手指上传来温热的触感,赵恂觉得有些不对:“怎么有些发热?”
他又用手背贴了贴裴幼宜的额头,随后皱眉道:“真是发热了,可是因为上午在甲板上吹了风?”
裴幼宜原来没觉得,现在经他一说,便觉得身体有些不适了。
“午睡的时候我贪凉,让金儿开了会儿窗……”她越说声音越小,一副心虚样子。
赵恂表情严肃起来,比刚才说盐税的时候还要严肃:“船上风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怎么这么不小心。”
随后他快步走到门口,吩咐姜都知去把随行的太医叫来。
裴幼宜回了卧房躺进被子里,渐渐的浑身就开始发烫了。
太医很快就过来看过,确实是染了风寒,不是什么大的毛病,船上也一直备着药呢,拿了几副药交给金儿,让她煎好了给病患服下,连着吃上三日就差不多了。
太医走了之后赵恂才过来。
这才过了两个时辰,裴幼宜的小脸就烧的红扑扑的,眼睛也水盈盈的泛着泪光。
看见太子过来,她委屈巴巴的喊了一声:“殿下……”
赵恂心疼的不行,但是又气她开窗着凉,于是冷声道:“到汴京之前,都不许开窗,也不许去甲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