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不需要以美元为抵押
周秋萍没被气到吐血,她感觉自己要脑出血了。
她辛辛苦苦弄了这么多钱,居然被这家伙挪用了。她的眼睛现在能杀人又放火。
高兴同志还站卢振军,说自己女儿:“哎哟,别这么小气,钱是挣不完的。小卢肯定是有急事嘛,做生意,谁还没个手紧的时候。”
周秋萍快原地爆炸了,阿妈,你知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不是一个亿,而是十个亿啊。像深圳大牛市那样疯狂的10个亿。
这辈子估计是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余成迟疑着问:“政委是不是弄什么军火回来了?”
他要买,秋萍又用不上的,大概只有这些了。
周秋萍瞬间八卦之魂熊熊燃起,小心翼翼地问:“该不会是搞了航母吧?瓦良格还是瓦格良来着。”
余成满头雾水:“你说什么呀,瓦良格是啥?”
周秋萍清了清嗓子:“黑海造船厂的航母啊。”
余成被她吓到了,骇然道:“你怎么把主意打到这上面了?这不可能的事。我这么说吧,像这种高端的,不是普通飞机坦克,大批量生产,搞几个走无所谓。这是家底子,不管政权怎么动荡,国家都绝对不可能放弃的东西。”
周秋萍在心中翻白眼,暗道前提是还要有那个国家在。
她正色道:“这没什么好不可能的,你想苏联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我不是说他姓资还是姓社,而是它是一个加盟国。现在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选总统。就好比一大家子各有小家庭。如果大家长够厉害够强硬,大家觉得背靠大树好乘凉,那就愿意聚拢在一起过。可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过得好的不想再带日子不好过的,那说分崩离析就分了。你说建一个航母,那是一国一家能完成的吗?它需要各家提供零配件啊。大家庭都没了,大家都风雨飘摇,跟东欧的飞机厂似的,饭都吃不上,谁还能管得了这些?”
她记得好像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总统还是总理来着,视察黑海造船厂,询问造好这艘大船到底需要什么?
船长还是总工程师是怎么说的?哦,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
这些上哪儿里去找,历史的尘埃吗?
一想到这个,周秋萍就想到了那句话:覆巢之下无完卵。
时代的一粒灰,不仅仅是个人身上的一座山啊。
余成也沉默了。
说来也奇怪,大概是跟秋萍待在一起的时间久了,他也说不清楚究竟从什么时候起,他竟然接受了苏联要完蛋了的讯息。
其实现在跟完蛋也没什么区别了。苏联通过了禁共令,这个国家本来就是依靠统一的思想纲领才聚集到一起的。连舵手都没有了,巨轮还怎样往前游。
但余成还是提出了更加靠谱的猜测:“我想可能是战斗机之类的,航母目标太大,造一艘航母要20亿美金呢。”
周秋萍却扭过头,追问了句:“20亿美金?你确定?”
作为一个凭借在股市赚快钱积攒了数十亿身家的人,实话实说,20亿美金她真敢想。
余成点头:“我听说是这个数,航母的造价。”
周秋萍瞬间就有了个疯狂的念头,搞钱买下它吧。作为一艘命途多舛的航母,瓦良格还是瓦格良来着在中国可以说大大有名。
听说它停建之后,也有些国家想买它。有个国家想把它改造成海上飞机酒店,另一个国家要把它变成海上监狱。但后来因为种种因素,都没成。
她当然清楚这最终也没能完工的航母卖不掉是因为各方势力各怀鬼胎,但要是到时候她有钱,那起码有一线机会不是?
20亿美金。
呵呵,作为身价过十亿的人,她还真不是完全不敢想。
如何在短期内挣到大把钞票?搞实业不现实,唯有在金融市场上入手。好比她,起家真正靠的就是国库券和股票。
周秋萍摸下巴,20亿美金,从国内股票市场上挣这钱恐怕不简单。毕竟体量摆在那里,而我国现在外汇储备又很有限。
那就只好往国际方向考虑了。
这几年哪些东西能挣钱呢?暴跌的卢布,被做空的英镑,节节上升的美股,都是投资的好渠道。
除此之外,她真不知道了。因为上辈子她虽然因为做生意的需要,经常看新闻,但她没投资过金融业。
周秋萍在心中盘算先后顺序和各种的联系。
卢布暴跌——休克疗法。
英镑下跌——索罗斯出手。
美股暴涨——互联网神话。
一二两项谁先谁后,她不知道,但应该都很快发生,毕竟导火索是苏联解体。
第三项应该偏后,暴涨,是千禧年之前的事。
那现在她应该先朝卢布下手,毕竟是暴跌。而英镑只是惨跌。
打定主意,周秋萍直接打电话给曹敏莉:“你在莫斯科能不能搞到贷款?”
曹敏莉奇怪:“怎么,卢振军弄不到贷款了?”
周秋萍气愤道:“别提了,他那破毛病,商人不商人的,搞不好又古道热肠去了。我可不敢花钱打水漂。”
曹敏莉哈哈大笑,琢磨了会儿才开口:“行吧,我试试,尽量多贷点儿。”
结果第二天,周秋萍打电话给陈敏莉时,又开始支支吾吾,请问能不能借钱。
曹敏莉奇怪:“你的股票都卖完了吗?不是还留了不少。”
周秋萍瞬间悲愤:“天知道为什么深圳的股票会跌啊!明明之前涨幅很好。”
11月10号,深圳又发行了11支新股,因为管理严格,秩序井然,不仅没有引起市场的恐慌,反而让投资者看到了管理者的才干,对股市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