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 首席 - 种什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首席 >

第8章

“nycb他们综合考虑,最后选了《凤仙花》,小祝,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交出这么完整的作品,干得不错,辛苦你了。”

程团长一开口就是好消息。听到这话,祝君安只感觉几个月以来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被移开了,有短暂的眩晕之感。

程团面上是欣慰的笑容,“接下来的任务不可谓不重呀,你可要做好更辛苦的准备。”祝君安还沉浸在喜悦当中,没有找回说话的能力,用力点了点头,眼里迸发出光芒来。

程团把一份红头文件给他看,“你看,文化部已经批了我们的申报了,领导已经开始关注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一定要把《凤仙花》排好,这不仅仅是咱们两个团的事情,也关乎中美文化交流,希望你能重视再重视,全力以赴。”语气颇为严肃,祝君安挺直了腰板,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程团满意地颔首,又鼓舞道:“当然,也不会让你单打独斗,整个首芭都会和你并肩作战,这样吧,这几天我们抓紧开会讨论一下,提出一个方案来,看看各方面资源如何配置。”

提及此处,祝君安想起一件事来,“给《凤仙花》作曲的邱教授表示想要亲自指挥,既然定了,我想是不是可以开始和他接洽了。”首都芭蕾舞团配置了自己的交响乐团,但是作曲家亲自上阵指挥无疑能更好得阐释作品,这也是惯例。

“当然,你的作品能被美国那边选上,和他的配乐也是离不开关系的,我也想和邱教授碰碰面,邀请他来和我们一起筹备。”程团长带上眼镜,开始翻看她的工作日志本,在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上又添记了几笔,“那先这样吧,你先去忙吧小祝,对了,麻烦你把小孟叫来,《火鸟》的排演也要开始了。”

祝君安下楼时只觉得脚步轻快,像安了弹簧,他来到西练功房,小孟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欢喜,“有好消息呀君哥?”祝君安便把nycb选中了《凤仙花》的事情告诉了他,小孟兴高采烈地和他道贺:“恭喜恭喜!我就知道你能行的君哥,这不得请客?”他看了眼旁面无人,又小声说:“我说刚才怎么看聪哥跟丢了魂似的。”两个人不约而同摇了摇头,芭蕾舞是门残酷的艺术,对于演员对于编导都是,竞争无可避免,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历来如此没什么新鲜的。

时间到了,群舞演员们陆续来到了练功房,不方便讲话了。“一打岔差点忘了,团长在办公室等着你呢,你去吧我在这盯着。”小孟把电脑给他,往楼上去了。

很快,团里做出了工作部署,兵分三路,匡副团、首席编导赵洪涛和艺术总监兼芭蕾大师刘婷负责团内接下来的演出和考核工作;姜副团和张聪负责配合美国编导排演引进剧目《火鸟》;祝君安作为总编导,和孟光耀一起完善首芭原创舞剧《凤仙花》,由团长程虹担任总策划和制作人,外聘邱律为作曲人和指挥。

原本程团是希望让祝君安和张聪联合编导,因为张聪经验丰富,而且具备深厚的中国舞民族舞功底,这正是祝君安的不足之处,但是张聪几次推诿,表示想担任《火鸟》的工作,他心意已决,程团无法,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孟光耀协助祝君安。孟光耀倒是很高兴,他对不同的舞种也皆有涉猎,中国舞尤其见长,正想找个机会施展才华,《火鸟》的编导工作,叫出来很响,但是灵活度不高,主要还是配合外国编导的工作。如此一来,众人倒是都得偿所愿。

首都芭蕾舞团前所未有的繁忙起来,编导教排们各有安排,很多人还肩负多职,演员们也在为六月初的考核忙碌,他们都知道这次的考核不仅仅是团内的审核,更是一次向美国编导大师彼得·提普顿petertipton展示自己的机会。所有人的非常重视,深夜的练功房全部亮着灯,首席主演们想更精进技艺,群演们也忙着练习节目,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首芭人才济济,等级分明,不乏实力强劲的群舞演员,彼得·提普顿向来不论品阶,选演员只凭自己的喜好,这让他们兴奋不已,都卯足了劲想好好表现一番,盼望得到提普顿的青睐,也过过跳主角的瘾,排在前面的演员自然也不想让人替代,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现在的首芭是个不见硝烟的战场。祝君安的传奇也再度被提起,激励着年轻演员们的斗志。

当时首芭刚刚崛起,在国际舞台上初露锋芒。几经交涉,丹麦国宝级芭蕾大师妮娜·延森ninajensen终于同意让中国的舞蹈演员演绎她的知名作品《红与黑》。

70岁的老艺术家延森来到中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挑选演员。

这部舞剧改编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同名小说,讲述了出身贫寒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如何凭借俊秀的容貌、超群的天资和非凡的意志力在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出人头地,这中间又和两位贵族女性先后产生感情的故事。四位女主角(ab两组瑞那尔夫人和马特尔小姐)很快都有了人选,分别是两位首席和两位主要演员,关于让谁来跳男主于连,妮娜·延森却一直没做决定。

她对剧团里的几名男主演都心存疑虑,要求看看团里所有的男演员。

当时年仅19岁的祝君安进入了她的视野,外表出众,基本功过硬,看到他,老太太就像看到了那个同样十八九岁,刚刚到市长家作家庭教师的于连,青涩却又精明,自卑却又自傲,这种复杂性和破碎感她在祝君安身上找到了。就这样,仅仅是领舞的祝君安跳上了了a组于连,团里上下一片哗然。

能进入首芭的演员都是各个芭蕾舞学院的尖子,自然谁不会甘心落于人后。有的人对舞蹈生有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傲得很,这也并非空穴来风。学舞蹈的孩子身形本来就比较挺拔,又多半容貌身材出众,放在人群里本来就比较打眼,更何况学出来的没有不是有天赋、肯吃苦的,这样的人,没点劲儿,反而奇怪了。

芭蕾舞又有他的残酷之处。舞者们幼时启蒙,能进入国内顶尖的芭蕾舞团,自身的努力和家人的培养缺一不可,他们年纪轻轻就进入了各类舞蹈院校,学习成为一名职业芭蕾舞演员所需要的本领,这中间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挨过了残酷无情的淘汰,才进入了舞团大门。

试问付出了十余年的辛苦,谁不想跳主要角色呢?但是一部舞剧里,拥有姓名的角色就只有那么两三个,剩下的不是群舞就是配角,很难让观众的目光为他们停留。《天鹅湖》当中有48只天鹅,《吉赛尔》里有32个亡灵,《葛蓓莉亚》最后一幕群体婚礼里有7对新人,观众能看清每个面孔吗?群舞是舞团的基石,群舞的英文是corpsdeballet,来源法语,而法语里corps的意思就是身体,一场芭蕾舞演出就是由若干群舞托举起几名主演。

那时身为领舞的祝君安也只是群舞里最前面那个罢了,他一下成了主要角色,无异于麻雀飞上枝头变成了凤凰,不服气的大有人在。他虽然天资过人,但是舞台经验并不多,技术也待成熟,当时私下里还有押他能坚持多久的赌局,多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呢。

这些祝君安都是知道的,年轻的舞者,捂起耳朵,闭起眼睛,整天整夜不知疲惫地加练着,训练过度导致他小腿受伤。但是他忍住了,私下打了封闭,上了台谁也没看出来。当他忍耐着痛苦跳着于连时,侧幕就站着一个男演员,画着妆,和他一模一样的打扮,随时准备取代他。

那场首演,祝君安没有辜负拟娜的信任,顶住了种种压力,献上了令人惊叹的演出,把这个充满矛盾感的美少年演绎得入木三分。首场演出结束,妮娜泪流满面,跑到台上紧紧地抱住他。于是等到来年,团里破格升祝君安主要演员的时候,否定的声音都消失了,他的出色和狠劲有目共睹。

事隔多年,这次《火鸟》的选拔中,会不会有有人接着上演祝君安的传奇?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彼得·提普顿似乎没给他们这个机会。这个四十出头的法国籍怪才编导有着老鹰一样深邃的眼睛,他默不作声地看完了考核,点出了几名女演员,一个男演员都没选。

舞团领导们不明所以,他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话,翻译解释说:“提普顿先生没有看到能出演伊万王子的演员,他决定从美国的舞团调一个演员来出演此角色。”

这可让众人慌了神,引进曲目如果让外国演员跳,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提普顿说他有一个人选,也算是中国人,让你们不用担心。”翻译又说。

这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但是张聪和姜副团好说歹说,他才勉强选了三名男演员,说等他定的人到了,让他们四个同台竞技。众人又猜测起这个“他山之石”究竟是谁?

祝君安立马想到了莱恩,心情复杂起来。如果真的是他,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

他上外网看了莱恩的社交账号,知道他最近正在加拿大巡演,他又去nycb的官网看了他们最近的演出安排,确定他最近的档期都已经排满。

“他不会来。”不知怎的,有了定论心里却空落落的。

睡到半夜,另一个名字就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祝君安猛得从床上坐起。

“难道是他?”

他问黑夜,黑夜没有回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