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冬去(二十一)
第41章冬去(二十一)“公孙长史仍坐镇凉州城。”晚云又道,“这番道理,你何不去跟他说,让他放你去沙洲和瓜州?”
谢攸宁苦笑:“我乃放走宇文鄯的要犯,说不定要押回京中受审,他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放了我。”
“故而你是越狱出来的?”
谢攸宁没有否认,挠挠头:“这城中我除了同袍,也不认识别的什么人,想来想去,只能来问问你。”
晚云目光沉沉,少顷,咬咬牙:“我可以帮你,但我有两个条件。”
*
公孙显在赤水营写完了发往京师的长篇奏折,想象着太极宫里将掀起怎样的滔天巨浪,又将有怎样的罪名扣在齐王头上,心中只觉无奈。
宇文鄯身为一方大将,叛逃乃非同小可之事。
杜襄为军饷的事都快抓破脑袋了,被公孙显猛地问起令牌,更是懵了。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晚云见他无异议,立刻着手收拾行囊。
“去吧,记住我方才的话便是。”公孙显道,说罢,挥挥手,不再多言。
奏章送出去之后没多久,护门长陈平回来复命,说起了一件怪事。
陈平和杜襄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对视一眼,忙异口同声道:“知道!”
如今常晚云提起,倒让他冷静下来。
公孙显神色悠哉:“陈平继续盯着各处出入口,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出;杜襄替我去赤水军营房传楼典军,将此事告知他,令他即刻前往张掖、交城两守捉营地,往后如何行事,他自会明白。”
她留了一封信,在里面告诉他,自己一人做事一人当,要将先前犯下的错误弥补回来。至于怎么弥补,去哪里弥补,晚云没说。
公孙显道:“内应不内应的已经不重要了。谢攸宁是何人?他做事,从来多的是鬼点子。”
陈平变色道:“护门说,当时出城的有两人,莫非小谢将军在府中还有内应?”
晚云却理直气壮:“沙洲和瓜州远得很,你光是得一匹马有何用?路上吃什么喝什么,受伤生病怎么办?我除了马,还可带上食物药品,且甘、肃两州都有仁济堂的分号,我还能给你寻个落脚的去处。带上我,你稳赚不赔。”
没多久,坏消息传来,果然是不见了谢攸宁。
陈平睁大眼睛:“那……”
等回来再赔罪好了。
“你刚才说的大宛马,还作数么?”她忽而问道。
别看身型单薄,却完全经得起急行军一般的长途劳顿,一个累字也没说。
“说了,护门当时也纳闷,京师在东边,他们却朝着西边去。”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最好是匹好马。”他摸着下巴吩咐,“就是腿长些,壮实些,最好能日行五百里……”
方庆收到之后,大约会气得跳脚,怒骂狗屁。
至于方庆那边,则是晚云唯一的心病。
众人皆惶惶。
谢攸宁当初凭着一腔热血从狱里跑出来,满脑子只想着如何找到马,提一把刀杀去沙洲和瓜州,而其余的细碎之事,全然不在考虑之内。
“护门说了他们往哪里去么?”
仁济堂时常要派人出去给人上门看病,马匹不少,都养在马厩里。晚云也大方,让谢攸宁自己挑选。
二人已然心照不宣,纷纷应下。
“此事,皆谢攸宁一人做下,你我都不知晓。”公孙显看着他,严肃道,“此事,不许任何人再提,知道么?”*
老天很给面子地放了大晴。攸宁带着晚云,两人两马从凉州赶往甘州。
可若按住不表,则更为危险。一旦东窗事发,皇帝必然震怒,将再无回寰余地。
“小人觉得蹊跷。”陈平道,“长史送出的信,明明都是由在下经手,何曾有过这么一桩?”
公孙显微微抬眼:“哦?”
“秋阳门的护门道,大约半个时辰前,有人拿着刺史府的令牌出了城门,说是替公孙显先生送信的。火急火燎,还说晚了要砍他们的脑袋。”
宇文鄯是谢攸宁放走的,朝廷如果问罪,必要是跟这边要人。而当下谢攸宁却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走了,那么……
*
晚云对谢攸宁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带上她。
谢攸宁想到自己马厩里的那些日行千里的宝马,心中长叹一口气:“那找一匹脚力好的便是。”
晚云咬咬唇,将信在案上放好之后,随即离去。
说实话,谢攸宁很是犹豫。
“谢三郎比狐狸还狡猾,你知道他走的哪条路么?这雪夜,天寒地冻,地上的痕迹顷刻就不见了,你如何追?”公孙显道,“他会回来的,不必追。”
真是个怪人,他心想,把话咽了回去。
公孙显斟酌片刻,道:“将杜襄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