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虞昭帝召见
想起昔日苏陌轩的风采,如今竟有十四岁少年青出于蓝,心中感慨万千。“看来,这苏瑾瑜且有望超越前人。”
一旁侍奉的李大监听闻皇帝夸赞,亦赶忙附和:“陛下圣明,此乃天佑我朝,得此贤才。”只是不知这陛下知道他夸的人是苏陌轩的亲子,又当是何感受。
虞昭帝继续审阅着其他试卷,但苏瑾瑜的答卷始终在他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他已然开始期待着与这位才华横溢的贡士见面,想要亲自考较他的学识与品行,只是他年岁尚小,不知是否能委以重任,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为大虞的江山永固与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李大监,”虞昭帝微微抬眸,声音沉稳而透着威严,“传朕旨意,宣苏瑾瑜进宫觐见。朕要亲自考较他。”
李大监赶忙领命,弓着身子退出御书房,脚步匆匆地安排传旨事宜。
不多时,苏瑾瑜便接到了进宫的诏令。在简单整理衣冠后,她随传旨太监踏入皇宫。
一路上,苏瑾瑜尽量保持镇定,目光却忍不住好奇地打量着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前世的京城她也不是没有去过,只是如今身份不一样更觉其气势恢宏,令人心生敬畏。
来到御书房外,苏瑾瑜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在太监的通传声中,她稳步走进御书房,见虞昭帝高坐于龙椅之上,赶忙跪地行礼:“学生苏瑾瑜,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万岁。”
虞昭帝目光如炬,审视着下方的苏瑾瑜,只见他虽年少,却身姿挺拔,行礼动作规范且不卑不亢,心中不禁又多了几分赞许。“平身吧,苏瑾瑜,朕今日看了你的殿试答卷,见解独到,论述精妙,实乃难得。你且上前,朕有话问你。”
苏瑾瑜谢恩起身,缓缓上前,再次行礼后道:“陛下垂询,草民定当知无不言。”
虞昭帝微微点头,问道:“你文中所提兴修水利、改良农具之策,看似不错,只是若推行开来,所需人力物力甚巨,你可有筹算?”
苏瑾瑜心中早有准备,从容答道:“陛下圣明,草民以为,可先于富庶之地试点推行,召集当地乡绅富户,晓之以理,许以适当利益,令其出资助力。再征调附近州县民夫,按工付酬,如此一来,既能减轻朝廷负担,又可顺利开展工程。待有成效,再逐步推广至全国。”
虞昭帝听后,沉思片刻,又道:“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朕甚感欣慰。
虞昭帝听后,沉思片刻,又道:“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朕甚感欣慰。若此次朕钦点你为状元,你便是纵观历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你作何感想?”
苏瑾瑜微微一怔,随即便恢复镇定,她恭敬地俯身行礼,而后抬起头,目光诚挚而坚定地说道:“陛下,学生深感荣幸,若能得陛下如此垂青,成为状元,于草民而言,是无上荣耀,亦是沉甸甸的责任。草民自小苦读诗书,一心只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有幸头戴状元桂冠,定当以历代贤相良臣为楷模,竭尽所能,将毕生所学奉献给陛下,奉献给大虞江山。”
他顿了顿,略微提高了声音:“学生深知这状元之名并非只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天下士子的表率,是陛下对天下才俊期望的寄托。草民会以公正之心,为陛下遴选贤才,为朝堂注入新鲜血液;会以勤勉之态,参与朝政,为民生福祉出谋划策;会以忠诚之志,守护陛下,守护大虞的每一寸土地,绝不敢有丝毫懈怠,辜负陛下的信任与期许,哪怕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虞昭帝凝视苏瑾瑜良久,似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苏瑾瑜坦然相对,目光坚定而清澈。最终,虞昭帝露出一丝笑意:“好,你且退下,朕自有定夺。”
苏瑾瑜再次行礼,缓缓退出御书房。
待苏瑾瑜退下,虞昭帝钦定名次。
回到梦江南,苏瑾瑜刚踏入庭院,陆今安等人便迎了上来。众人见他神色平静,步履沉稳,并无丝毫异样之色,心中便已明了,此次面圣之行应当颇为顺利。
李云峰微微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率先开口道:“瑾瑜平安归来,且神情自若,想来面圣之事进展顺遂,实乃可喜可贺。”
苏瑾瑜轻轻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幸得陛下垂询,诸事尚算平稳。虽仍有待陛下定夺,然于我而言,已尽己所能,无论结果如何,亦无愧于心。”言罢,她举步向屋内走去,众人赶忙相随其后。
进入屋内,苏瑾瑜径直走向书房,众人也鱼贯而入。他站在书房中央,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向陈思道等人讲述面圣的详细经过:“陛下先是就殿试答卷中的内容对我进行了考问,涉及农桑、商贸与边疆防务等诸多方面。我依心中所学与所思一一作答,陛下似有认可之意。”
陈思道摸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瑾瑜之策论本就鞭辟入里,见解独到,能得陛下认可自是常理之中。那陛下可还有其他垂询?”
苏瑾瑜轻轻摇头:“回答完陛下就让我退下了,再无其他问题。”
陈思道微微点头,眼神中仍带着一丝思索:“如此看来,陛下对你的表现应是颇为满意。既未多做刁难,亦未当场表态,想必是还需斟酌考量,权衡利弊。这于你而言,亦是一个微妙的时机。”
“是啊,瑾言,我和陆兄都相信你必将六元及第。”李云峰说道。
陆今安闻言,亦是重重点头,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同样的信任与期许。
几人一时间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此刻,所有关乎命运的科举考试皆已尘埃落定,画上句号。
他们心中纵有千般思绪、万种筹谋,也都暂时停歇,剩下的都交给那缥缈难测的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