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誓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豆角开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我发誓

我发誓

绝望之际,赵德昭再也控制不住一些话脱口而出。

赵德林提醒赵德昭道:“二哥,再绝望依然不能过界。一旦我们先过界等于落人口实,彼时才是真正的败了。”

此言不虚,先动手骨肉相残的人,无论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可能让天下人相信。当然,从上那样一个位子的人,还需要别人的相信吗?

“德林,李世民何尝不是弑兄杀弟上位?可是他依然成为帝王中的楷模。”赵德林冷静之后,反而越想越觉沉下心,越发认为,别人可以,他有何不可。

落人口实又如何,如果能够开创一代盛世,立下不朽的军功,后世依然会称赞他,肯定他。

听到赵德昭的话,赵德林只提醒一句,“二哥想出手,必要做好准备,倘若不成功,二哥必将一死。”

并非赵德林吓唬人,赵光义正愁没机会解决对手,虽然在赵光义心里压根不把赵德昭当成对手。在他看来,赵德昭并不足以为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会轻易挑战赵匡胤的底线,让赵匡胤认定他不能容人。

毕竟在赵匡胤尚且在世的情况下,赵光义如果都容不下他的儿子,试问赵匡胤能允许?试问捉住如此把柄,赵匡胤不能顺势拔除赵光义所有势力,令赵光义再也没有可以追随的人?

至今为止,赵光义虽然犯下不少的过错,于世人眼中都算成大事不拘小节的人,他们看到在意的是赵光义的杀伐果断,当然也未必没有人企图通过赵光义证明他们的能力和本事。能够扶持出一个太弟,兄终弟及,这样一个不为世人所接受的继承方式,更能昭示他们的能力和本事。

当然,未必没有人认为赵光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此时赵德林道出赵德昭倘若胆敢动手的后果,赵德昭瞬间清醒过来。是啊,李世民确实是一代明君,但他别忘记最重要的一点,他确定可以解决赵光义吗?

比起他想解决赵光义,难道不是赵光义同样盼望能够有机会名正言顺解决他?

真和赵光义亮出刀剑,赵德昭怕是要死在赵匡胤前头了。

而如果赵德昭先动手,谁能问罪于赵光义?

“是我想岔了,是我想岔了。”赵德昭意识到现实的残酷,连忙开口矢口否认他那一闪而过的恶念。

“我什么都没有听见,二哥最好将方才的念头扫空,永远不要再动。”赵德昭诚挚建议,赵德昭连连称是。

赵德林叮嘱赵德昭再三,这才离去。

但赵德林的心情并不好。

为了活命,赵德昭生出杀害赵光义之心,对赵德林难道是好事?

“三皇子。”伺候在赵德林身边的人观赵德林脸色不佳,满脸疑重,难免心急。

赵德林扬起手,稍稍缓一缓才开口道:“没事。”

有事没事,赵德林有数。

事态发展到如今这样的地步是赵德林始料未及的,他何尝不在考虑,倘若将来是赵光义或者赵德昭上位,他们又将是怎么样的下场?

赵德林昂头望天,他不算有野心的人,他所求无非平安健康,此生能得柴平相伴。

可他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满足他这样相对简单的愿望。

柴平在澶州的一言一行并没有瞒过谁,赵德林由此明白,柴平企图靠自己一个人立起来。

握紧拳头,赵德林纵然并不想承认,依然无法不承认,他确实护不了柴平,甚至连他自己的这条命都未必能够保得住。

这样的他,怎么能怪柴平自己想方设法的立起来?本以为他们其实可以靠赵德昭的势,达到解决赵光义的目的,现在听到赵德昭说出为了解决后患要对赵光义动手,几乎让赵德林感受到绝望。

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他们是兄弟,是亲人,纵然为了皇位他们见识过太多人相争相斗,不择手段,赵德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的兄长会成为那样一个人。

“德林。”赵德林在不断劝自己适应,接受时,一道声音传来。

这道声音赵德林太熟悉,转过头第一时间见礼唤道:“三叔。”

“这些时日不见,怎么又削瘦了?”赵光义面对赵德林一如从前,一眼瞧见赵德林便不悦拧起眉头,赵德林又瘦了?

随即狠狠瞥过赵德林身边的人,赵光义斥道:“怎么照顾三皇子的?”

伺候赵德林的人连忙告罪低头,多一个字都不敢吭。

赵德林道:“我的身体生来如此,能活下来已经万幸,与他人无尤。”

“你的身体不是你一个人的,我也很担心你。你最是喜欢柴郡主,柴郡主在澶州三年不回来,你不想她吗?”赵光义依然不满的瞪了赵德林身边的,谁敢同赵光义对视,垂头不语,恭顺有礼。

可他前面的话听来像一个叔叔,后面的话便不太像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赵德林能不知道赵光义关心他是有,未必没有通过他达到让柴平从澶州回来的意图。

可是,柴平不能现在回来。

哪怕赵德林相当清楚的知道,柴平总是要回来的,就算赵光义不吱声,赵匡胤最终都一定会让柴平回来。

对赵德林来说,能为柴平拖多一时是一时。

“我想平儿,想她更不禁想起她在开封附近竟然被人行刺,被人掳去,这些年无论我们怎么查,竟然都查不到幕后指使者。三叔,天下竟然有这样能耐的人,明明查到一星半点的证据,总是适时断掉。”赵德林不否认对柴平的思念,再想,他都不能在柴平并不打算回来的时候让柴平回来。

澶州局势大好,柴平一番经营虽然有人看不上,在赵德林看来,只要给柴平足够的时间,柴平一定能够在百姓支持的基础上打造出一支强悍的兵马。

兵马在手,柴平不仅可以保全自己,也能够令人投鼠忌器。

在赵德林面前的赵光义,他有私心,将来他会不会不顾兄弟骨肉亲情,将他们赶尽杀绝,没有人敢保证。

毕竟赵德林刚刚亲耳听到赵德昭从嘴里说出一句要置赵光义于死地,永绝后患的话。

试问,赵德林都能生出这样的念头,谁敢保证赵光义不会。

尤其眼下的情况难道不是,赵匡胤依然坐在皇位上,赵光义想登上那样一个位子,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随赵德林提及当年柴平遇刺,更被人掳去的事,赵光义立刻解释道:“德林,无论你信与不信,此事与我无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