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对她好
怎么才算对她好
柴平受的苦,她所经历的种种,都因为他们赵家。
别人有资格道柴平的不是,但他们赵家,他们姓赵的没有一个人有这个资格。
“三叔,有些话不提不代表没有人知晓。请三叔慎言。”赵德林最后出言提醒一番,希望赵光义莫要太过分。
赵光义怎么可能被赵德林几句话吓住,微微一笑道:“别的人好与不好,坏与不坏都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你是我的侄子,我怕你受委屈。柴平再厉害,再好看,她不能让你高兴,还让你因为她忧心,这样一个女子不要也罢。”
站在赵光义的立场,他说出这样的话,其中有几分真正为赵德林,又有几分算计,无人知道。
赵德林非常知趣的同赵光义作揖谢过道:“三叔为我好,我心中有数。只是我与平儿的婚事,我喜于平儿,此生非她不娶。婚约作罢的话请三叔以后不要再提。”
言尽于此,赵德林态度表明,赵光义笑接话道:“你既然想好了自如你所愿。我们这些当长辈的也只希望你一生如意安康。”
这回赵德林再一次诚挚的感谢道:“谢三叔。”
“行,没什么事了,你回去歇着吧。劳心伤神的事少做,毕竟别管谁登上那个位子对你都一样。”赵光义意味深长的说出这话,淡淡扫过赵德林,赵德林附和道:“三叔所言甚是。”
“我还有事先忙。”赵光义来意已然达到,不曾久留,立刻离去,赵德林相送之。
赵光义笑眯眯的拍拍赵德林的肩,这才离开。
等赵光义一走,赵德林立刻道:“去柴府。”
不去都不行。赵光义怕是已经失去耐性,也意识到不能再给柴平机会,任由她不断壮大,从赵德林处没能如愿让赵德林说出让柴平回来的话,赵光义如果非要让柴平回来不可,他会怎么做?
符太后一定会成为赵光义下一个目标。
赵德林如何能够冷眼旁观,任由赵光义对符太后动手?
只是赵德林到了柴府刚与符太后道明来意,符太后反而问:“三皇子到底怎么想?”
问得虽然直接,赵德林怔了怔,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
符太后道:“这些年晋王待三皇子并不差。”
确实不差。
因为赵德林没有资格作为赵光义的对手,一个无害的人,为了彰显自己能够容人,赵光义也该对赵德林好。
“我们平儿虽然生不逢时,她的性子三皇子都看在眼里,想让她改性子怕是不成的,我这个当娘的这些年纵然对她耳提面命,叮嘱她一定要忍让宽厚,却没能养好她的性子,让她成了如今这般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模样。三皇子不喜欢争也不喜欢抢,我都知道。也没有要为难皇子的意思。但三皇子也该有所准备,我的平儿得罪了晋王,将来晋王上位断不可能不计前嫌。你与平儿的婚事,不如还是作罢了吧。避免让你卷入其中,左右为难。”符太后所言句句真心,其实未必没有试探赵德林之意,但她所披露的同样是现实。赵光义不是个能容人的,他一定会想方设法对付柴平,现在如此,以后怕也会如此。谁让柴平落他脸面,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
“太后。”赵德林知符太后有让他选择之意,于此时想解释,符太后扬手打断道:“况且,我儿被掳三月,外面多少风言风语,宫中多少不满,我都有耳闻。我是个没用的母亲,既护不住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办法为她对抗所有人。但至少我可以让她免受折辱。”
说到这里,符太后与赵德林对视道:“从前我以为,女子若能寻个好夫婿,未来一定能够顺心如意,但这些年我也看明白了,我们这样的身份地位,一退再退又如何,依然受人欺负,平儿不愿意退,她想怎么过,我就让她怎么过。哪怕她因为种种非议此生不嫁,总也好过嫁出去被人指手画脚,挑三拣四。”
赵德林岂不明白何意,终是问出最关键的一句话,“这是平儿的意思?”
“平儿从来没有对你们之间的婚事发表过意见,她不在开封,没有亲自面临过这些流言蜚语,自然不可能知道这些流言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刃。我作为一个母亲,我该为她多想想,想好了。如今她不曾嫁入赵家,不必承受你们赵家给她的责任,不必与你们赵家扯上太多联系,更不必接受你们赵家挑刺。如今陛下对我们平儿心存几分维护之意,如果将来她嫁入你们赵家,一但赵家因她而受天下非议,陛下对我们平儿的维护会逐渐减少,这对平儿何尝不是得不偿失。”符太后相当理智的分析柴平的处境,以及柴平和赵德林的婚事里,柴平会得到和失去的种种,不难看出符太后已然并不认为柴平必须要嫁给赵德林。
“太后。”赵德林一直以为符太后会站在他和柴平这一边,认为他们应该在一起,结果符太后竟然开始反对他和柴平成婚,如何不让他意外无比。
“宫中非议你一定有所耳闻,定明白我并非危言耸听。”符太后也并不想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地步,然而局势的严峻让她不得不接受,她的平儿在一开始其实已经做出选择。
或许别人认为赵德林是极好的选择,但就现在赵家人对柴平的态度,还有一个赵光义未必不想方设法让柴平吃不了兜着走,符太后越发意识到赵家如今能够作为柴平靠山存在的只一个赵匡胤,一但连赵匡胤都开始对柴平不满,那个时候将是柴平为天下人所攻击的时候。
因此,柴平与赵德林的婚事,权衡利弊后的符太后认为,大可直接作罢了事。
赵德林想说他一定可以想方设法保护好柴平。
可惜,话到嘴边终咽了回去。
能不能保护柴平是一句话的事?
柴平的处境如何,她所遭受的非议有多少,赵德林不知道?
到现在为止,柴平不在开封,故而没有人当着他的面说太多,然而在来寻符太后之前,赵光义那番话并非只是赵光义一人的意思,连赵匡胤在内或许都认为柴平被人掳t去三个月,在那三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人清楚柴平是否保全清白,他们赵家如果娶回这样一个女子,必为天下人所笑话。
赵德林护不住柴平。
“你们的婚事,我希望三皇子能够出面解除。”符太后将至关重要的一句话道出,希望在她眼前的赵德林愿意配合。
“等平儿从澶州回来,到那时候平儿认为我们的婚约应该解决,我不会强迫平儿,请太后放心。”赵德林纵然再不甘愿,但他还是愿意做出对柴平最有利的事。
“当务之急是怎么不让我三叔计划达成。他想让平儿回来,我不愿意配合,他会......”赵德林相信符太后明白他今日前来的用意,符太后是柴平的软肋,而且是最大的软肋,赵光义再清楚不过。
一但符太后病了,试问柴平还能呆在澶州不回来?
一个不孝之人,必为天下人所唾弃,赵光义未必不会对符太后动手。
“我能保全自己。你大可放心。”符太后对赵德林的感官非常复杂,不可否认他对柴平的好,同样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他护不住柴平。柴平只要跟他在一块,将来须承受更多非议,更要接受赵家的人对柴平的不满。
但凡和柴平订婚的换成另一个人,柴平都能碾压所有人,甚至还能让赵家的人站在她的身后,成为她的助力。
唯有嫁入赵家,只会让赵家的人更加可以名正言顺欺负她。
越想,符太后越发觉得,柴平和赵德林的婚事,趁早解除为好。
赵德林明明一片好心过来提醒符太后定要提防赵光义,如何能想到符太后由此更坚定让柴平和他退婚。
柴平那里很快收到符太后送来的信,无非提醒柴平别管听到任何消息,都不能随便回开封,在柴平想做的事情没能做好前,她只须安心呆在澶州。
一时间,柴平担心起符太后。
赵光义被放出来了,陈琦这个人太过无用,三年和柴平斗下来,半点上风都占不到,赵光义定然着急。
人一着急,难免不管不顾。能让柴平心急牵挂,而且一定会赶回开封的独一个符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