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刀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豆角开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补刀

补刀

一个接一个的消息,无一不逼得柴平清醒的意识到,她自以为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全然忘记世间上太多的人根本不将律法人命当作不存在。

只要能够让他们得利,纵然杀尽天下的人对他们来说都值得。

〖这事要说和赵光义没关系鬼都不信。〗

〖有关系又怎么样?谁找着证据了?哪怕找着证据,赵光义的事情闹出来多久了,审案一直在审,一直没有结果,证明赵大依然拿不定主意。赵大啊,怎么优柔寡断起来。你这个弟下狠手的时候是从来想不起你是他哥。再说了,强占臣妻,逼死人命,多大的罪名,这都不管的吗?〗

〖管?谁敢管。现在的情况就是因为有人管,管着管着看看,整个院的人都没有了。瘟疫而死,你猜继续下去,这瘟疫会发生到哪儿呢?〗

〖靠!赵光义不会把手伸到赵大那儿吧?一股作气取赵大的命,杀人不见血。〗

弹幕开始无数的猜测,更让柴平的心紧了起来。

“郡主。”站在柴平面前的人一声叫唤,无非希望柴平拿个主意,如今的情况非常不好,柴平不能不当回事。真让赵光义继续一波操作下去,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柴平并没有因为催促而神色外露,这时候符太后行来,“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平儿。”

是的,符太后前来是为了按住柴平。

事情越闹越大,借瘟疫杀人灭口,永绝后患的事真是赵光义做的,证明在赵光义心里再没有所谓的道义品德,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绝不给任何人机会阻拦他成为大宋太弟,未来的皇帝。

能杀臣子的赵光义,会不敢杀柴平吗?

反正只要没有人捉到他的把柄,杀几个人而已,赵匡胤不愿意杀他这个兄弟,赵光义等于握住了免死金牌,赵光义不为自己的前途清扫所有的障碍才怪。

柴平知道此时不宜动手,然而如果这样一个机会都没能把赵光义打入深渊,依赵光义的禀性,他视皇位如囊中之物,将来真让他当上皇帝,他们还能有安稳的日子过吗?

“你先别动手,我来。”符太后安抚住柴平,不许柴平轻举妄动,但符太后同样清楚的知道该用哪一种方式将赵光义钉死,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可是柴平听出符太后的言外之意,立刻在第一时间起身,眼中暗涌欲出,符太后握住柴平的手道:“怎么,嫌弃我了吗?”

“母亲。我只是心疼你。”柴平的胸膛阵阵起伏。多少年了,赵光义那样的人,他存的念头柴平焉能无所察觉。这时候柴平才反应过来,为何符太后会说她只管在澶州做她想做的事,她有自保的法子。

但这样的法子,那怎么算法子呢?

也怪柴平竟然从来没有想到这一层。

“平儿。欲拒还休的道理你要明白,我自有我的办法,对上他,我不会吃亏。但如今既然他狠心至此,若不能解决他,未来怕是由不得我们。平儿,你什么都不知道,剩下的事交给我。”符太后叮嘱柴平,这些事原本就不该让柴平参与,她能解决的事,理当为柴平解决。

〖靠,符太后的意思,不会是我以为的那个意思吧?〗

在柴平震惊之时,同样震惊的何止她一个。

弹幕里的人在意识到符太后话里的意思后,马上反应过来,这一刻未必没有人说风凉话。

〖果然,我就说,依赵光义的性子,她怎么可能会放过符太后这样的美人。赵光义属实艳福不浅。〗

〖你要这么说,我都开始担心起郡主了。〗

论美貌,柴平远胜于符太后,若连符太后都难逃赵光义的毒手,柴平怎么办。

柴平于此时捉住符太后的手,“走,我们去找陛下,我倒要看看陛下是不是直到现在为止依然不肯处置赵光义。我要杀了他。”

对,杀了赵光义。

柴平太清楚赵光义不是一个好人,年幼时的柴平并非没有察觉过赵光义的心思,那个时候的柴平用了她的方式保护了符太后,她以为她可以很好的保护符太后的。结果,结果终是没能做到。

此刻柴平忍不了,也不想忍,她满脑子都是要赵光义去死,一定要他去死。

“平儿,平儿。我们不能一起搭上。我去试,如果赵匡胤愿意解决赵光义再好不过,倘若他不愿意,我们也还有退路。”所谓退路,无非是赵匡胤依然将事情按下,不允许任何人对外透露半句,符太后的状告将会变成像那些死去和疯掉的人证一样,无声无息。

如果单纯只是这样还罢了,符太后更怕一个不慎赵匡胤会亲自为赵光义永绝后患。

符太后不同于旁人,她是后周柴荣的皇后,赵家夺了后周的江山,杀光柴家的男丁,赵光义竟然还对符太后下手,此事一但传扬出去,必将引起天下非议。无数正直的人会鄙视赵家,会瞧不上赵家,为天下所唾弃的赵家,失人心后,再有别的变故,江山未必不会再起动荡。

“母亲。”

选择动手的符太后考虑过最坏的结果,她要为柴平争一争,哪怕争不过,至少只要柴平能够活着,好好的活着,她这个当娘的也放心。

符太后伸手抚过柴平的头,“为娘没能护住你,让你们受尽委屈。未来为娘一定会为你千方百计的争,定不会再让任何人伤你。赵匡胤夺我柴氏江山,纵容亲弟杀人辱我,桩桩件件,赵匡胤哪怕想按下也绝不可能按得下。你记住,不管我有没有出来,你都一定要保全自己,你在,我安心。”

为人父母最希望的是能够护住自己的孩子,柴平是符太后唯一的孩子,她比谁都更希望柴平能够好。

如今赵光义已然丧心病狂到开始杀人灭口,这个时候出面的人,极有可能死在赵光义的手里。

“那我们别去,母亲别去。如果要用母亲的性命才有可能换来这样一个机会,我宁可不要。”柴平拦下符太后,根本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符太后,她可以另寻办法对付赵光义,绝不能够让符太后去冒险。

符太后按下柴平道:“我必须去。事态发展至今,如果那些事真是赵光义做的,赵匡胤心里必然有数,我在这个时候添把火,要么赵光义死在赵匡胤手里,要么他杀了我。否则他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既然决定站出来,符太后绝不会退缩。

柴平谋划至今,依然低估赵光义的心狠,那并不是柴平的错。

解决赵光义不仅是柴平一个人的事,也是符太后考虑的事。

只是之前符太后第一考虑的是柴平的安全,她不能让柴平置身于危险之中,这是一个母亲本该为孩子谋划的事情。

“母亲。”符太后做了最坏的打算,柴平依然想要阻止符太后,亦或者她们一起进宫见赵匡胤,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

最终,柴平无法说服符太后,符太后是一人进的宫,而随后,赵光义被召入宫中,柴平一直密切让人注意宫中的任何动向,纵然作为禁军统领,柴平也不敢肆意行事,更不敢让人窥探赵匡胤宫中事务,这件事便只能落在花蕊夫人那里。

花蕊夫人并没有细问事情的前因后果,柴平让她照看,她便只让人注意赵匡胤的情况。

在赵光义进入宫中时,不一会儿宫中传来消息,道赵光义下令让人迅速接管禁军,守卫皇城。同时,花蕊夫人让人送出宫里的消息只有两个字,出事。

赵光义敢将主意打到禁军头上,定然是出事,而且是出大事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