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她?(3)★
州牧被打断后愣住了,听到我口中的“无罪”二字,他更是懵的。
但我没有管他,也没管不停伸手拦我的刘备,而是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
“古自有赎罪并非、功过相抵之说,今曾家侄女两案,实非一语‘乱世用重典’,可蔽之。其一,曾家侄女‘叛’至曹贼,实属谬传。方才其女所述,可明察其实也,不予赘述。”
陶州牧皱了皱眉头,再次示意抄写员不要记,刘备则是惊讶地看着我。
“其二,该女非劫队案的帮凶,甚是该案的受害家眷。我本人则在场此案,甚至可谓证明人。此女之罪,绝非罪大恶也极,我以将军之职责,担保所述为实也。”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望州牧明辨是非,秉公执法!”
我一口气说完了,然后一屁股坐下来,等待陶州牧的回应。他半鱼天没正面回应,而是抬起手来,要侍卫把那位女子再带了上来。
“我问你,你要如实道来,不可虚构。今天一早,你和这位落将军可有一面之缘?”
那女子踉踉跄跄才站稳,坚定的说:
“有的,当时我弟弟闹着出门买零嘴,刚一出门,被那群贼人所胁迫。我们家里没一个人敢出去救,是这位落将军出手相救,我弟方才性命得保。”
“我就这一个弟弟,这位落将军真的是我的大恩人。我当时从自己的花园里,摘了一把鲜花,送给了马上的他,表示感谢。”
我暗自庆幸着,她一直都在说真话,并没有隐藏任何事实真相。因为要想救她出来,单靠我自己肯定是不行的,她也必须向陶州牧坦诚相待才行。
陶州牧沉思片刻后,最终决定将此案暂时搁置,等以后有时间再来讨论。
我心中暗自窃喜,自己终于救了一个自己认识的、完全无辜的人。
我原本以为只要案子被搁置,那名女子就能够恢复自由之身,但万万没想到,陶州牧竟命令他的侍卫们,将女子直接关进了官府内的监狱里——也就是我今天待过的鬼地方。
这可真是糟糕透顶!我上午还担心这样的事发生,没想到即使我一顿操作,还是发生了。
看着她一个弱女子被铐上镣铐,步履蹒跚地朝前走着,一步一顿,我心里确实心如刀绞,一股混沌的疼痛涌上心肺。
“退堂……威武……退堂……”
一阵阵雄浑的声音,宣告本次升堂结束。我强忍内心的痛苦,尽量不要表现出来。
刘备和我起身往门外走,他一路上低着头,没看我。走到大门,我们便由另一位侍卫,领到运输队驻扎地去了。
驻扎地呈圆形,离官府不远,离西北边的城墙很近。营地内,灰尘扑扑的,一副好久没打扫的样子。
刘备和我分开,他走到离官府最近的一处亭子。几位士兵为他搬来木桌,许些纸笔,他便开始坐下办公。
心里烦闷,我就独自一人围着营地转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
“恩人,你今天上午干啥去了啊?听说是刘主公亲自去找州牧,才捞到的你。”
我回头一看,那小猎人满脸灰尘,不过笑容还算可见。
我于是回答道:
“唉,那官府门口的侍卫,几个死心眼,非说我没什么通行牌,给我关监狱了。”
“哈哈哈哈哈。”
小猎人哈哈大笑起来,他那笑声回荡在空气中,让我的心情更加烦躁不安。我感到一阵无奈涌上心头,强忍着情绪,继续围着营地漫步,他也跟了过来。
当我们走到离城墙最近的地方时,我惊讶地发现,很多兄弟们正随意地躺在地上,甚至没有能铺的被子或褥子。
在这种石块的板砖上,怎么能睡得好?前几日已经够累了,现在还是这样。
很是令人心痛,毕竟是一路走来、一起进城的弟兄。近十日的长途跋涉,却换来的却是这种待遇,我为他们打抱不平。
我随即同小猎人一起,前往仓域。我想看看之前的被褥,还有城里分发的被褥,是不是还在仓域里。
一打开门,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那里除了几块破布和些许粮草,什么都没,更别说被褥了。我十分气愤,让小猎人留在原地,自己去质问下刘备。
我直冲冲地奔着刘备的亭子去,他当时还在那办公,整个人显得十分苦恼。
他见我来势汹汹,手中的笔停在了半空。我不说废话直入主题:
“玄德兄,方今士卒薄衣,无被无褥。若逢寒夜,恐损兵折将,非长远之计!”
刘备显得有点无奈,回答道:
“天成兄所虑,吾何尝未虑?盖此下邳城内,泱泱百姓,尚且缺衣少食,何况军士?此前所储之被褥,皆分与贫民也。”
“此举非吾之独断,乃众军启程之前,军令所约也。吾及其他将军,皆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未有所免。望天成兄莫儿戏军事矣!”
老实讲,我被堵的说不出话来。可我又不愿善罢甘休:
“可一墙之隔,于官府内,尚有诸多备用被褥,何不取而用之?”
他直接叉开话题:
“暂且不论此话题,今升堂之时,你为何与州牧相悖?”
我脑子一热说:
“臣认为该女子无罪,或可谓罪不至此也。陶州牧所判,实属不合法理,以致非正义也。”
刘备摇了摇头说:
“天成兄,阁下还是所历甚少,未尝做过篱下之人。诸多事,非一句正义可蔽之。还望天成兄,不要拘泥于美色。”
顿时,一股红温涌上我的脸,我感到浑身不自在,想要停止这个话题。
刘备正想接着补刀,一书急报传来,让他停止了说话的动作,低头翻看起那份急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