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间谍(2) - 徐州三日屠:剑指仇人曹贼! - 顾逐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7章间谍(2)

“那么玄德兄,能否说一下曹军内部,他们对檄文一事的看法吗?”

我好奇地向正在悠闲喝茶的刘备问道,但他似乎并未听到我的问题,继续品味着茶香。

这时,一旁的陶州牧替刘备回答道:

“据昨天那位神秘的“线人”来信所见,曹军是在青、豫两州之后才得知檄文之事。具体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曹军的大营,在檄文发出后的第二天早晨才知晓此事。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侍卫们手捧着一份份精心誊写的檄文纸张,脚步匆匆,如疾风般穿梭于走廊之间。

他们将这些檄文加急送抵曹营的会议厅,随之扬起的灰尘宛若一场“风暴”,预示其即将来临的信息。

宽敞的行军营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来。

谋士程昱是第一个拿到檄文的人,他急忙打开信封,仔细阅读起其中的内容。

读完之后,他不禁惊叹道:

‘此人若不能为主公所用,必成大患也!’

他的声音回荡在会议厅内,抑扬顿挫的调调,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檄文,脸上的表情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这应该并非因为炎热或劳累,而是内心深处涌起的焦虑所致。

紧接着,荀彧成为第二个接触到檄文的人。

然而,与程昱截然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发出任何言语,只是静静地凝视着手中的檄文,整个面容都皱起了眉头。

看罢,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一般。

当曹操准备翻看该檄文时,荀彧立刻伸出手拦住了他,并急切地说道:

‘主公不可!’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焦急和担忧,直白的遣词造句中,不给听者留有任何余地。

曹操对荀彧的反应感到十分诧异,他不解地问道:

‘文若为何如此慌张?难道这檄文有何不妥之处吗?’

他的目光中透露出疑惑和好奇。

然而,荀彧却没有直接回答曹操的问题,而是摇着头说:

’主公还是不要看了吧……’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忧虑,似乎不愿意让曹操直面这檄文的内容。

曹操面露迟疑,对荀彧的阻拦感到困惑,但他依然坚持要看那份檄文。他觉得自己作为一军之主,必须了解所有的情况,无论是好是坏。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推开了荀彧的手,坚定地翻开了檄文纸张。

约莫几分钟后,就在他刚刚看完檄文的瞬间,他的脸色变得苍白无比,仿佛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眼中闪过一丝惊愕和愤怒。

其他在座的将军见曹操这副模样,也纷纷愣住,手却止不住地伸向那张檄文,想要翻看。

那慌慌张张地神态,就像是在说:

‘这份檄文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内容,竟然能让一向沉稳自信的主公以及谋士们,如此失态呢?’

曹操举起手中的檄文,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一双眼睛瞪得滚圆,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浑身散发出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气息。

终于,他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怒火,索性一把将手中的檄文揉成一团,然后狠狠地朝着桌外丢去。

这似乎还不足以发泄他内心的愤恨,只见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紧紧地抓住桌面,用力一掀,眼前的桌子顿时被掀翻在地。

随着桌子的倒下,桌上的笔墨文具也四处飞溅,整个场面一片混乱。

坐在曹操附近的几位将军,根本来不及躲闪,身上纷纷被墨汁沾染,狼狈不堪。”

讲到这里,陶州牧再也忍不住了,居然哈哈大笑起来,停止了自己的叙述。

而一旁的刘备则放下手中的茶杯,继续补充道:

“后面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不过,尽管曹操本人非常愤怒,但他的谋士荀彧却保持着冷静和理智。

当曹操将桌子掀翻后,四周的侍卫们吓得不知所措,谁也不敢轻易上前。

这时,只有荀彧挺身而出,走到曹操面前,对他进行耐心的劝导。

荀彧不慌不忙地说道:

‘主公,万不必如此激动。当如今,徐州檄传天下,而诸侯震动,虽实属是僵局,但并非无可斡旋之地也。吾有几见,望主公明察秋毫。’

曹操听罢,用手捂住头去消了消气,于是荀彧继续说下去:

‘今因平叛徐州一事,而天下震动,此事有利有弊也。其弊也,重在悉数诸侯响应,其利也,亦使主公名扬天下也!反而言之,已见徐州之窘境乎。’

他见曹操把手从头部挪回,继续补充:

‘臣下有一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