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酸汤稻花鱼 - 吃货的摆摊日常 - 山楂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吃货的摆摊日常 >

第124章酸汤稻花鱼

第124章酸汤稻花鱼

火轮高吐,初升朝阳暑气逼人。

晨时的日头,较于正午和煦些许,架不住一路晒着,木父随女儿木湘湘一路步行,东市“一点小食”铺子时,古铜皮肤晒得黑里泛红。

木湘湘用钥匙开了锁,进铺子里做好准备工作,木父坐在台阶歇凉,等待片刻,铺子里的其它帮工陆陆续续到来。

又一盏茶的功夫,宋荔和盼盼带来采购的食材,等两人送完食材,准备出发前往丹朱街铺子时,意外发现坐在台阶一直安静张望的木父。

见宋荔看来,木父搓搓手:“小宋啊,现在府衙推广的马铃薯,我听湘湘说你在郊外的庄子也种植了这种农作物,亩产过千斤,真有这么高的产量吗?”

对方特意一大早来寻她,自然是因为信任自己,宋荔也没藏着掖着:“亩产一千斤的说法,过于保守了,这是府衙担心因为高温季节,霜冻等恶劣天气导致减产的情况,相对保守的说法。我庄子上大概是清明节后播种的,大概亩产一千二三百斤左右。”

以前宋荔在网上查找如何消耗龙葵堿超标的土豆时,似乎看到过,管理得当,科学种植的土豆,亩产能高达三千斤至五千斤。

考虑到这里土地不似现代肥沃,肥料品种较为单一,多是人畜鸡粪便,或是草木灰,缺乏各种元素肥料,其中土豆高产最需要的钾肥,在落后的封建王朝,几乎寻觅不见。

不止土豆,其它植物生长都离不开钾肥,作为农业大国,钾肥需求量极大,从前只能依靠进口,宋荔看过《生死罗布泊》里,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开采钾肥的先辈们为此流血牺牲,在落后的朝代,简直不敢想。

而且这里的土豆种未经过改良,较为原始,在缺少肥料的朝代,这个产量十分可观。

听了宋荔的话,木父眉心的擡头纹舒展开来,笑了笑,眼角的褶皱又多了两条:“真有这么高的产量,以后大家都不愁吃不饱饭了。行,我这就去府衙报名。”

临走前,还念叨着:“正好家里的稻子收获了,今日报名,交定金,明后日就能播种到地里了。”

送走木父,宋荔钻进马车,马不停蹄赶往丹朱街。

方才听木父说起自家割稻子,也叫宋荔想起自己庄子上的水稻,约莫也到了收获的季节。

一早,青芝给铺子送来冰块,宋荔让帮忙捎带口信给她们小姐,约着午后一起去庄子转转。

得了口信,杨安慧如约而至。

担心路上无聊,杨安慧在铺子里购买了吃喝的小食,自然少不了最近偏爱的新宠——薯片。

她喜欢孜然粉加辣椒粉一起拌匀,每片薯片上裹着均匀的料粉,吃着有点类似炙烤肉串的风味,同时又具备辣椒的辛香,能给人香得找不着北。

唯一缺点嘛,就是分量太少,根本不够吃。

还没等两人前往庄子一碟子薯片,被杨安慧吃了个精光。

出于良好教养,才忍住没有嗦掉手指上的料粉和油脂。

青芝问跑堂借了木盆和澡豆,待自家小姐净手后,用帕子拭干。

等宋荔忙完,从账房出来,两人合乘一辆马车,出了城。

路上,杨安慧撚起一块萨其马,小口小口咬着,见身旁的宋荔神神秘秘,咽下嘴里的食物,忍不住问:“你找我去庄子是有什么事吗?”

宋荔卖了个关子:“等到了地方,自然知晓。”

杨安慧一面感叹坚果酥脆油香,萨其马的面胚又是松软可口,一脆一软,口感层次丰富,反差互补,一面想着好友的庄子前不久收获了土豆,现在约莫是快要收获棉花了,莫不是邀自己去看西瓜和棉花套种的情况?

不对啊,庄子上的西瓜不是上个月收获了吗?

几人挤在马车内,闷得透不过气,开了帘子,又被日头晒得慌,就这么熬着,终于到了庄子。

暑月蝉鸣,几人乘着油纸伞,在田管事的带领下,穿过了棉花地。

瞧着炸开的一簇簇雪白棉花,杨安慧咦了声,竟不是来瞧棉花的。

过了棉花地,又步行片刻,经过一大片空地后,来到一处宽广的湖泊,视野开阔,一眼望去,一片地势低洼的田地,被夏风吹着,金色稻浪滚滚,晃着人的眼。

杨安慧几乎挪不开目光,又见身旁的好友擡手一指稻田,道:“喏,就是这片稻子。”

杨安慧横看竖看,没看出哪里出奇:“这片稻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说话间,两人来到稻田前。

见走在前面带路的管事,拿着根木棍敲敲打打一番,伸手扒拉开稻穗,在里面寻找着什么。

突然管事眼睛一亮,眼疾手快的伸手一捞,扑了空。

站在杨安慧的角度,能瞧见稻子的水下有些阴影晃动,她口舌发干:“这是……鱼?”

有些不确定。

下一秒,见管事扔掉木棍,双手灵活一扑,将一尾鱼儿围堵到岸边,宋荔蹲下身,辅助着捞出。

见到拍打着的鲜活鱼儿,杨安慧惊得合不拢嘴:“以前我便听过稻田养鱼,只是引水灌溉稻田比较有难度。如今看来,在湖泊边推广稻鱼共生,似乎有可取之处。”

最近忙着采收第一批棉花,稻子即将丰收,田小桃正打算入城请示宋掌柜的意思,如今见了,省得自己跑一趟:“宋掌柜,咱们庄子要开始收割稻子了,得提前排水,将鱼儿捕捞上来,你看……”

宋荔寻思自己赶上趟了:“正好,你捞些给我们带回去。”

田小桃也是实诚人,愣是叫人捞了两只木桶的稻花鱼,给她们带回去。

杨安慧也跟着沾光,只要了几尾,打算带回去让府里的厨子烹饪了尝个鲜:“现在天热,不经存放,给我太多浪费,你们庄子才起步,养了这么多仆役,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正好将这些鱼儿拿去售卖,也好贴补庄子。”

说着话,毛驴子见到宋荔,拿湿乎乎的鼻子蹭了蹭她。

毛驴子一翘尾巴,宋荔就知道它想干什么,无奈摇头,从斜挎包里取出只油纸包,捏了块蜜饯梅子喂过去。

毛驴子囫囵吞枣嚼完梅子,又来拱她。

自从宋荔交代让好好照顾驴子,见它不愿呆在驴圈里,经常偷偷开了围栏,跑出来散步,田小桃便没有再关过,让它自由行动。

好在驴子似乎通灵性,也不走远,只在附近闲逛,要么去地里偷吃西瓜,要么去湖边啃几口清新的嫩草,吃饱了,还晓得回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