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烧烤味薯片
第123章烧烤味薯片
立秋后,庄子上的稻穗日渐饱满。
养在稻田里的鱼儿,以吃虫卵和稻花为主,长至巴掌大。
土豆地里,植株茂盛。
开过小白花,凋谢后,土豆迅速膨胀。
前日子,田小桃带人将地里的土豆挖出,得知宋荔喜欢了小土豆蛋,特意挑选了一篮子送到家里。
三块试验田的土豆都被挖出,经过称重,确定第一块试验田的产量最高。
得到充足的肥料和阳光后,平均一株植株,大概能得结出九斤左右的土豆。
宋荔同杨安慧私底下交流过心得,发现对方的庄子差不多也是这个产量。
土豆的高产量,有目共睹,做不得假。
鉴于土豆产量颇丰,又有宋荔去年白露节气种植过土豆的例子,府衙打算下半年小面积推广土豆种植。
土豆大丰收,保留了部分种芽,其余土豆一筐筐被搬入城中,搬进宋掌柜家。
炕小土豆蛋,狼牙土豆,土豆丝卷饼,土豆炖鸡块等美食,接连在餐桌上登场。
家里的土豆多到根本吃不完,想要消耗土豆,宋荔将土豆切丝,放到清水淘洗,通过沉淀,倒出清水,底部湿润白腻的粉浆,便是土豆淀粉。
土豆淀粉可以制作多种美食,除了淀粉,还可以制作土豆粉条,或是宋荔心心念念了许久的炸薯片。
去皮的土豆,切成薄片,这一步很考验厨子的功底,若是薄厚不均匀,可能炸出来薄的地方糊掉,厚的地方还是脆生口。
好在小翠刀工不错,切出的土豆片薄厚均匀,下锅焯水,晾干水分,下锅油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掉油水。
晾干土豆片的步骤,尤为重要,若是沾着水液,下锅后,油锅里噼里啪啦地溅油,容易烫伤人。
控掉多余油水的薯片,装进盘子里,能听见明显的脆响。
撒上孜然粉,或是辣椒面,便是一道美味的零嘴。
在现代,薯片贵得吓人,好几块钱一袋薯片,仅有十来片的量,根本不够吃。
自己油炸的薯片,经济实惠,量还大,用的炸油都是自家里炒菜吃的,没有反复经过高温,健康又美味。
干娘吃了一片撒着辣椒面的,被卡兹卡兹的酥脆惊艳到,又被红彤彤的辣椒面辣得直冒汗,不敢多吃。
宋荔尝了块撒着孜然粉的薯片,似肉串烧烤风味,卡兹卡兹嚼着,很脆。
如果能有番茄酱,味道绝了。
干娘担心储存在地窖的土豆吃不完,宋荔神秘一笑。
翌日,后厨帮工给一篮子土豆削皮切片,经过油炸,炸得金黄黄的薯片,自带土豆的香气。
得知铺子又要上新的小食,还是用她们地里种植的土豆做的美食,杨安慧早早到店等候着。
上回宋荔做了一种名为螺蛳粉的美食,可惜那时她抽不开身,因为相看男方,那阵子心情不好,等后来调整好后,又得知螺蛳粉下架,竟是不卖了。
今日为了炸薯片二来的,除了杨安慧,还有王福。
盼星星盼月亮,等待许久,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小薄片似脆饼般,跟他设想中的不太一样。
据说可以撒辣椒面、孜然粉,或是蘸着酸梅酱与芥末吃。
王福挽起袖子,准备好好品尝一番,哪知听了小厮带回来的话,每人限购一份,顿时蔫了。
料碟倒是不限购,王福每种料碟各来一份,先是尝了块原味,薄薄的,酥脆得恰到好处,自带一股食材原滋原味的酥香。
一时间,他愣是没吃出是用什么食材烹饪的?
蘸着辣椒面,呛鼻刺激的味道,刺激着舌尖味蕾,辣得人鼻涕眼泪齐齐涌下。
孜然粉的风味独特,与薄片炸货的结合,如珠联璧合般,相辅相成,酥脆易碎,满口生香,吃完一片,还想再来一片……
蘸芥末,则太过火,比辣椒面的辛香还要刺鼻,吃不惯的人,实在吃不来。
偶尔尝试酸梅酱,酸甜与酥香结合,竟也不难吃。
一盘子炸薯片见了底,王福咂咂嘴,只觉得怅然若失。
杨安慧也吃完了自个儿盘中的小食,庄子上的土豆收获时,她带回一些给府中厨子烹饪,沙沙绵绵的口感,拿来炖肉吃不错,或是按照宋荔传授的法子,淘洗后,做酸辣土豆丝,都不错,却从未吃过这这样酥脆的土豆片。
薯片金黄酥脆,油而不腻,有些类似薄脆的口感,不似薄脆的油酥香,比薄脆多了三分香酥,每一口卡兹脆响,敲打着人的心弦,叩开了味蕾。
杨安慧问宋荔:“你铺子里的炸薯片,明天还有吗?”
这个问题,也是其他食客所关心的。
“有啊,不过明天可能也会限量购买。”地窖里的土豆看似堆积如山,真要做成薯片,不算多,得悠着点来,毕竟谁能拒绝香酥薯片的魔力,连宋荔自己也拒绝不了。
继蜂蜜小面包、萨其马、奶油蛋糕卷火了后,唯“一间茶饮”铺子里才有的稀罕物,薯片又掀起了一阵浪潮。
刚收获了土豆,庄子上另一片棉花地里,棉花正抽条分枝,开出或米黄色,或水红的花朵,只等花朵凋谢,结出棉桃,开始采收。
棉花间隔的大片空间上,种植了西瓜藤,经过三个月的成长,目前正是收获的季节。
晚熟西瓜个头小,足有脑袋大小,田小桃装来几只竹筐,一筐子拿来孝敬宋掌柜,其余的售卖给食肆铺子掌柜。
怕晚熟西瓜与棉花争夺养分,她们庄子上仅试验了几亩棉花地,且给试验棉花地追加水肥,种出来的西瓜不多,一筐子约莫有十来个。